【浅议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 什么是听障儿童

浅议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

浅议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 特殊音乐教育是音乐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教 育又是特殊音乐教育的一个主要分支,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但由于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很多音乐教育者都对特殊音乐教育避而远之, 导致特殊音乐教育教师匮乏。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特殊音乐教育中的听障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让更多的音乐教育从业者关注特殊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从而普及我国儿童 的早期音乐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一、学前特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1983)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是:在 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一 般或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而这样偏离的情形,得靠学校教育设施 的调整,或特殊教育服务的提供,才可发展其最大潜能程度。

学前教育指的是0—6、7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 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尤为重要,其重要性表现为:1.有 利于尽早填补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2.有利于改变和优化特殊儿童的大脑结构;3. 有利于正确引导和提高特殊儿童的形象思维;4.有利于保护和促进特殊儿童心理活 动的正常发展。

二、听障儿童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学习语言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听觉障碍 也称为听力残疾,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听觉困难,听不到或是听不清环境及言语声 音。

儿童正处于听觉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严重的损害了儿童的语 言功能,影响了儿童的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发展,导致许多听障儿童的心 理发育不完善,常出现自闭、内向等性格缺陷。

需要注意的是,听障不完全等于聋哑,听障儿童是可以通过助听器去感知 和认识这个世界的,也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去练习发声和正常交流的,这些儿童更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不少听障儿童在学龄阶段虽然进入正常小学,但在二、三年级以后成绩不 断下滑,不能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最后父母还是选择了聋哑学校,造成这类现 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听障儿童在学 前阶段,其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抽象的思维能力方面没有 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发展,因此,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升高,知识层面的学习越来越 抽象,他们无法理解,加上个人身体和心理的缺陷,导致成绩直线下滑。

因此,听障儿童的教育应该比一般正常儿童的教育更早,而音乐教育可以 更好地开发儿童的大脑发育,刺激和训练其听觉、语言表达和认知等各方面能力 的全面发展,如果错过了某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会对儿童的康复造成很大 的困难。

三、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 对听障儿童进行音乐教育,这听起来好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 事实上,虽然他们不能完全获取和理解音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音乐元素对 他们进行音乐启蒙教学和训练。

例如:一般的儿童早期教育,教师会选择歌唱、韵律和欣赏等手段对其进 行启蒙教育,但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音乐活动对听障儿童来说却是很困难的。换个 角度看,要让听障儿童开口歌唱或许很难,但只要方法适当,韵律活动、倾听感 受音乐、音乐欣赏等活动还是可以应用到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启蒙教育中的。

(一)韵律活动。一般的儿童进行韵律活动是训练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而 在听障儿童的音乐教育中,韵律活动是为了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听辨能 力。

孩子可以通过助听器去听辨节奏的变化,在音节数量、音型、强弱、音色 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听辨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节奏感,这 样的训练有助于孩子对身边声音的捕捉能力,并快速地反应出来,同时也可促进 大脑的发育。

(二)倾听感受音乐。倾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听障儿童养成良好的听觉 习惯。教师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播放不同的音乐片段,让孩 子告诉老师听到了什么。音乐可以是动物的叫声、乐器的演奏声,也可以是儿歌。通过这样的游戏 教育形式,孩子会知道声音有大小、强弱、长短等差别,能够寓教于乐。

(三)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聆听不同的节奏、情 绪的音乐来感受音乐的内涵。

这时,教师要注意音乐的选择,教师需要选择一些结构简单、节奏明显、 易于理解的音乐,还可以带领孩子编排音乐剧,使其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体验 音乐的结构,建立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小结 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是特殊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进行学前 音乐教育帮助孩子感受环境、生活和音乐的美。

但需要注意的是,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在教育活动 过程中,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孩子,不要把学前音乐教育活动变成机械的康复 训练。

作者:梁冬玲 来源:戏剧之家 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