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第1篇:产妇产后抑郁的医疗护理模式研究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4土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个医学体系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医疗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除了熟练地掌握医疗和护理技能 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和相关的社会因素问题,从促进健康的角度开 展全方位医护干预工作,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患者康复质量。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2月到201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娩的200名正 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拒绝合作、合并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多胎妊娠 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共 发放200份问卷,回收完整问卷195份,应答率为。最终纳人的195位产妇中98人 来自对照组,97人来自干预组,两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人、 妊娠种类、流产史和婴儿性别企盼等方面和居住条件均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产妇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接受常规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
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医护人员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一对一”的产前、产时和产后 心理干预。
1.2.1产前心理干预采用交谈方式给待产妇解释分娩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症 状及应对措施,消除对分娩产生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指导 产妇进行腹式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产时通过交谈,提高 患者的自信心。产后帮助产妇认同角色。
1.3评估项目(1)心理测评:产妇人院当天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院焦虑 一抑郁自评量表、出院前1d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不同组别不同产程心 理测评结果;
(2)总产程时间:用产程图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1.4评分方法EPDS量表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各项目得分累加即 为量表总分,总分13分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总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 越严重。HAD表由14个条目组成,分为2个分量表,A值表示焦虑,D值表示抑郁。
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A值和D值各项之和11分,提示为焦虑抑郁情绪, 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f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褥期间发生的抑郁,是产妇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严重 危害产妇及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尤其是产后24h内, 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4。社会和心理因素的 作用5,某些社会人口学特征(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家庭支 持、新生儿的性别以及产妇的个性特征(精神紧张、固执等)等因素也是围产期 负性情绪的发生根源。
精神心理因素不良会造成宫缩乏力,不协调的子宫收缩及子宫颈的痉挛使 宫颈扩张缓慢或宫颈水肿停止扩张,从而造成产程异常,甚至胎儿宫内窘迫,并 影响产妇的乳汁产生和分泌。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围产期不再是单纯的妊娠和分娩等生理过程,而是 由此伴随着一系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孕产妇心理活动改变的综合阶段。护理人 员在健康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疾病知识的宣教,给予同类疾病共性的健康指导, 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给予个性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心理 干预,引导孕妇正确认识分娩疼痛,消除产妇的焦虑、恐惧,可以促进产程进展 顺利,减少产科干预性治疗,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发病率。
作者:崔志清,郝兰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 第2篇: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等症状的影响 产后的女性通常处于一个充满压力并且情感脆弱的母性适应期,甚至可称 为危机期,约有35%的产妇产后都会出现"与分娩相关的一种情感综合征",即产 后心绪不良。产后心绪不良是由于女性在生产后,随着性激素、社会角色等多方 面的变化,其身体、情绪、心理等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累积就会 引发产后女性一种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一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国 外约为3.5°%33°%,而在国内则在3.8%16.7%左右。产后抑郁一般发生在产后数 天或数月的短期焦虑不安,症状包括焦虑、伤心流泪、易怒、头痛、失眠、精神错乱和健忘,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46周症状最明显。极少数严重的还会有绝望、 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对于产后抑郁的治疗,心理学家认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千预对于产 后抑郁女性改善心理状态及降低产后抑郁发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 运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全面收集相关临床对照试验,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 产后抑郁等症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产后抑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维普和CBM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 库至2012年5月,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会 1.2纳入排除标准文献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进行心理干预的产后抑郁 对照研究;
(2)研究对象:入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患者均为不同程度上产后抑郁的 妇女;
(3)数据完整性:纳入文献均提供完整的病例资料、产后抑郁评分及改善 率等数据。
排除标准:(1)病例报告、文摘、综述、讲座、述评等;
(2)与研究主题 或目的无关;
(3)纳入文献样本量小于15例;
(4)数据资料有误或数据不完整无 法提取相关数据资料;
(5)重复发表的文献。
1.3数据提取由两位研究者分别独立提取文献信息,其中包括研究作者、 发表时间、病例数、平均年龄、性别比例、诊断标准、干预措施、焦虑抑郁症状 评分及改善率等。如存在争议,通过与第三方讨论解决分歧。
1.4统计学方法Meta分析采用Collaboration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6软件 进行。采用标准均数差(SMD)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评价。各研究间的异 质性采用^检验和I2检验评价。当研究间存在异质性时(P0.1),采用所提出的随 机效应模型分析。发表偏移采用漏斗图进行评价。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在妊娠期女性复杂的心理变化中,焦虑和抑郁是最为常见的。由于机体发 生生理、病理和自身社会角色的变化而导致的心理巨大变化,焦虑、抑郁等的表 现会在临产前一直持续至产褥期。
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女性精神障碍的类型,产后抑郁症指的是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产后抑郁症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后忧郁之间的一种精神疾病,—般多 在产后2周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产后忧郁症主要伴随情绪低落,易疲倦, 厌食,睡眠障碍等表现,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于错乱或 昏睡状态。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各国报道相差甚远,在新加坡、马尔他、丹麦、 马来西亚等国家发病率仅为0.5%9%,而在意大利、智利、朝鲜、中国台湾等国 家或地区其发病率达34%~57%。
产后抑郁不仅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危及其婚姻、家庭,给社会 造成沉重负担,甚至还会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建议对出现产后抑郁的女性进行常规的心理干预措施,密切关注产后妇女 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变化,在其情绪不稳定或有不恰当认知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 来消除产后带来的一系列如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用乐观、积极的言语 鼓励引导产后妇女,从而使其积极的心理因素缓解心理应激源的冲击,消除产妇 的抑郁情绪,唤起产妇积极的应对机制。
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全面收集了有关心理干预对妇女产 后抑郁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最终有9篇临床对照试验进入本系统评价。Meta分 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干预组患者抑郁症状SDS评分明显降低,表明 心理干预可显着改善产妇产后负面心理情绪。Weissmant等研究发现,母亲持续 抑郁增加婴儿的抑郁、焦虑和破坏行为率。李素梅等研究表明,心理干预措施对 产后抑郁有着积极地改善作用,是治疗产后抑郁的重要治疗手段。本研究纳入和 排除标准严格,文献收集较全面,结果可信度高,但本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
(1)纳入研究质量不均且数量有限;
(2)纳入研究仅限于中文文献,可能导致语 言偏倚;
(3)纳入研究观察的评价指标未包括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率等重要指标, 导致患者最关心的指标缺失,从而降低了本系统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妇女的心理症状,提高患者的治 疗效果和生存质量,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由于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不均,及研 究间诊断标准、评价方法、失访描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一结论尚需更多设计 严格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414000湖南省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刘佳李宝香李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