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如何进行诗意教学
高中语文如何进行诗意教学 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教师应用诗一般唯美的语言演绎 着课堂,用诗样的精巧锻造着课堂,用诗样的意蕴营造着课 堂,用诗样的激情澎湃着课堂。一、注重“养气”,让课堂迸发诗意 “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诗意的前 提。“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一个优秀的语文 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人性,必须有高超的教 育智慧支撑起灵性,必须有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活性,必须 有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诗性。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 诗意,主要是老师“气虚”。语文教师如果不贯通古今中外 读书,就很难成“气”;
语文课堂如果不纵横千里去勾连, 就很难为“诗”。
语文老师如果“情感沙化”,内心苍白, 感情麻木,知识匮乏,又怎么能从万物众生中得到启示?又 拿什么传授鲜活的文章呢?因此,教师必须在不断的学习中 提高自身的魅力,拥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语文教 师的个人素养才可能像诗人一样宽广丰厚,才可能在教学中 左右逢源、纵横自如、妙语连珠、游刃有余。
同时,语文教学的诗意要求语文老师的语言不但要规范、 严谨,更要求文雅、精致,最好能字字珠玑。著名特级教师 于漪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 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语文教师要 努力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善于以情染景,善于借助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让教学语言像诗一般生动隽永, 给学生如沐春风的艺术享受。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高 质量的教学情境,让课堂变成学生享受诗意的乐园。
二、关注生活,让课堂流淌诗意 三、文本对话,让课堂激发诗意“教育不是灌输,而是 激活、而是唤醒。”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师 不断唤醒学生精神生命的过程。“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 漪;
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诗意的语文,是心灵对话 的语文,是学生感悟文本的音律美、形象美、情趣美、意蕴 美的过程,是获得文本精神和言语智慧的过程。这是精神的 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碰撞中让学生体验人生的 种种况味,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 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
因此,研究文本、品味语言是语文课的关键。我们的课 堂应着力让学生经历生命感悟的过程,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 意的“因子”一一捡拾起来,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 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以平视 的姿态去审视文本, 把文本作为观察和认识的对象, 动用全 部的感官和心智去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文化积淀、情感体 验,并以此来获得对文本的深层感悟。应摆脱“多余的情节 分析、繁琐的提问应答、僵化的章法讲解”等传统教学弊端, 彰显“读书为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等学科个性,将静 态的文本转化为自己心中灵动的文本,注重唤醒与催生学生美好的心境,使语文教学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档次,进入 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体现生命的灵动。
四、追求生态,让课堂呈现诗意 “生态化的语文课堂”,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顺应学生 阅读后自然产生的求知情趣,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 自由呈现个人观点。高中语文课堂要成为一个绿色的生态环 境,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要有说话的自由,要有抒情的自 由。教师不能刻意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规范或环节的完整, 在非预设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力求呈现语文教学中教师 和学生真实的情感态度,追求真实的学习效果。因此,生态 的语文课堂,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形成个性观点的课堂, 是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的课堂;
是自然、和谐、开放、 创新的诗意的课堂;
是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课堂。能够让师 与生、人与文、情与理、思与悟等方面达到平衡、统一、融 洽。
古人云,军无定势,水无定形,文无定法。生态的语文 课堂,没有刻板的教学程序。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即时生成的 问题,确定课时学习重点难点,根据学生鉴赏文本时对具体 内容的兴奋、困惑等情绪变化,随时调整教学预案,使课堂 教学的过程,成为不断激发学生热情,唤醒学生自主自信意 识的过程。生态化的诗意的语文教学能让学生敏锐感知学习 中的美好,他们可以自由地拥抱自然,看海的咆哮,听风的呢喃,赏雨的缠绵,聆听智慧的声音,感悟睿智的光芒,寻 觅心中的期盼与生命的渴望,使心灵得到休憩。引领学生卸 掉尘俗,载着纯净的灵魂,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总之,诗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 教学,就好比一片荒野没有鲜花的点缀,苍凉而无生机。诗 意的课堂是价值引领的课堂,是文化传承的课堂,是生命唤 醒的课堂,是个性高扬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心灵对话 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智慧演绎的诗篇,是心灵流动的乐 章,是人性弥漫的天堂,是文心流泻的诗章。目前的高中语 文教学亟需诗意灌溉,语文教师亟需诗意涵养,这是新课程 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正如高万祥所说:“只有当我们的语文 课堂变得绿意葱茏、鲜花盛开之际,才是我们教学进入一个 崭新的境界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