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技术价值
新课程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技术价值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 用进行了研究。协作、主动和探索的教学形式,能够给语文 教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于进行中老师需要提供正确的引导。需要构建融洽的老师和学生关系,教师便要蹲下来,立足于 学生的位置看问题,把权利放开留给学生,使其主动地学习, 提升主动学习的技能。协作学习需要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 自主参加、主动探究,使学生于快乐轻松的环境里学习语文 知识。探索是于主动、协作的基础上的探索,探索的学习形 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技能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尽可 能多地展现学生的主导作用,发挥学习兴趣,维持积极的学 习热情。传授给学生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于此种融 洽、民主的学习气氛中主动探索,找到问题,处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11-0013-01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有十年左右了,笔者于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中, 越来越感受到新课标倡导的主动、协作和探索的教学观念对 现在的学生培养学习技能是相当关键的,此种新的教学观念,为语文带来了教学课堂新的生机,老师们经过积极主动地实 践,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接下来笔者联系教学实践研究新 课标给出的教学方法,即主动、协作、探索形式于语文教学 里的应用状况。
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技能 什么是“主动”,“主动”便是自己主观行动。主体是 自己,于学校情景下,身份为学生。则自己进行什么行动呢? 学生必然需要做学习的主宰者。第一,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 爱好,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欲念。假如学生对自己做的探索 任务拥有很大的欲念与追寻,此种动力便可以将学生内在的 热情尽可能多地发挥出来,进而很好地投入到学习里。创造 较好的学习气氛亦是非常关键的。于教学里,需要构建融洽 的老师和学生关系,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教师于教 学里需要蹲下来,立足于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仅有如此, 方可以创造较好的老师和学生气氛,不断发挥学生主动得学 习。老师需要“指引”得适当,“权利释放”得得当,尽可 能多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教材,使用每一种好的教 学方法,创造融洽的课堂气氛,把权利放开留给学生,使其 主动地学习,提升主动学习的技能,培养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学生协作技能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提出:“协作学习有助于在交流里提升 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培养协作思想与组织精神。需要激励学 生于自己探究的提前下,主动参加探讨和别的学习形式,擅 长聆听、吸取别人的建议,学会大度与交流,学会写作与共 享。”协作的目的是为了信息与资源的共同分享,经过沟通, 增大处理问题的角度。协作亦为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 一种扩展了的、几人参加的、自己的、“外向”主动学习方 法。协作学习,需要科学地分配学习小组,按照学生的独特 区别,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特长,科学地实施分组,其中小组 长应该轮替担当,使每个学生均获得锻炼,让学生互相启迪、 互相弥补、一起提升,使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积极参加、积 极探究,使学生于快乐轻松里学习语文知识。
四、学生探索热情的培养 新课程里对学生“探索”技能的培养,不仅需要使学生 主动、协作地“探究”,找到问题,还需要主动地、协作地 “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比如于讲解《行道树》的时候, 笔者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做深刻详细探索,使用“协作探索、 互相提问互相回答”的方式,将无法处理的问题提出,再一 起探索。老师这样组织,一些容易的问题,学生协作,互相 提问互相回答便能够处理了,无法处理的则是很难弄懂的拥有讨论意义的问题。老师和学生加强协作探索,让问题得以 处理,由此使学生在无意中获得锻炼,能够看出探索是于主 动、协作的基础上的探索,探索就是主动、协作全面的高级 方式。探索需要讲究主体、讲究方法,讲究流程。通过多年 的实践应用,大多数学生已拥有了探索的思想,笔者坚信再 需要较短时间的实践,学生的探索热情能够进一步提升、加 大。
五、主动、协作、探索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的教育不但只是学习知识,更关键的是 于学习的时候培养学生的技能与创新研究的精神。课堂为培 养学生综合技能的主要平台。新课程主动、协作和探索的学 习方法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技能的前提。语文课堂教学需要 尽可能多地展现学生的主导作用,发挥学习热情,维持积极 的学习兴趣,传授给学生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于此 种融洽、民主的学习气氛中主动探索,找到问题、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1]张晓梅,张英宏编著.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7. [4]吴维宁主编.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李志厚等主编.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6]钟启泉等主编.解读中国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