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课堂【新课改背景下个性化语文课堂之构建】

新课改背景下个性化语文课堂之构建

新课改背景下个性化语文课堂之构建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 师,就要充分理解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正确认识新课改 背景下的新语文观,并能结合新理念来审视传统课堂教学所 存在的弊端,进而把新课改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构 建个性化的语文课堂。

摘 要:
新课改;
语文课堂教学;
个性化 一、 新课改背景下的新语文观 1、新的语文教学观 新课改强调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并 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这就关注了学习者在现实生活和日常实践中的活生生的经 验和体 验。

新的语文教学观认识到语文教学是一个多方的会话,强 调教师的主导、学习者的体验、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于是,达到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打破 了传统只强调学科内容这一单因素的局限性。

2、新的语文学习观 新课程提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语文学习观, 具体表现在:
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控,对学习效果能够做 出恰当地自我评价和反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唯师命是从的 现象。

合作学习方式将原来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变 为有效合作的关系,将传统师生之间的控制关系转变为师生、 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有效互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

新课标强调学习者的体验,这种体验较易通过探究学 习所获得。探究性学习方式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 自我探索、自主实践,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3、新的语文评价观 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改变了以往评价过程只有教师 的参与而忽视学生的倾向。倡导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 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式呈现多样性,改变了以往只把考试作为评价 学生语文成绩的唯一手段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多种 评价方式相结合,诸如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 终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传统语文教学中单一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造成了 单一的评价功能,即过分地强调选择和甄别。新的语文教学 评价功能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过程的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

[2]二、 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审视 通过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我们可由此来审视传统 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可总结出其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 语文教学目标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仅仅关注知识方 面,把知识的传递作为自己唯一要完成的职责,而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缺失,导致了对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重视,而忽视 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教师对存在差异的教学对象实 施同一教学目标,这样导致教学目标的模式化也漠视了学生 的个体需求;
教师严格限定课堂教学目标,钳制了课堂教学 丰富的动态生成性。

2、 语文教学内容的弊端 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只强调单调乏味的 理性活动,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少应有的人 文关怀;
教师热衷于传授那些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 而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以及 知识的产生过程等涉及甚少,以至于学生对不少知识处于懵 懵懂懂的状态。

3、 语文教学方法的弊端 课堂中过多地运用授受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大多是在唱 “独角戏”,他们在上面喋喋不休地讲,学生在下面安安静 静地听,从而使学生缺失了自主性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普遍缺失自己的体验和主动的探究, 导致缺少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的生成性。

4、 语文教学评价的弊端 教学评价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单一性方面,具体有以下 几方面的表现:
过分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注重分数、名词等 量化指标,导致评价方式单一;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地位导致评价中教师成 了唯一的主体,没有形成多元的、互动的评价方式,导致评 价主体单一。

三、 新课改背景下个性化语文课堂之构建 在明确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理解了新课改背景 下的新语文观,审视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以后,我们可在 此基础上构建个性化的语文课堂。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堂就是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将个性化的 教学内容和学生共同实现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1、 语文教学目标的个性化 首先,对于知识和能力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知识 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对于这一点,教师就要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从而较为 容易地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

其次,对于过程和方法目标,教师要把这类目标渗透 在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时,不应只把眼光聚焦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面,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的 方式自主地获取知识,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 生走向知识”。

再次,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师要把这类 目标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关注到学生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不 仅让他们对语文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要通过语文这 门课程特殊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特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语文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首先,尊重学生的认知需要,合理地依托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的 具体化和再创造。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就是教科书,它 所选的内容都是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的文化美文。作为语 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需要,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资源。

教师要立足教材,尊重教材,依托文本,充分理解文本内涵, 把完整的并且自己内化了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 正学有所得,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合理地变换教材。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情感具有不稳定性这一特点,不要 一味地把教材中所有内容一成不变地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做 到在不脱离新课标理念的前提下,依据现实需要和学生的情 感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地取舍和变换。教师既要“教 教材”,又要“用教材教”,这样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再次,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合理地延伸教材。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 静态的语文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教师在心中要形成一个“大语文”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挖 掘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从文本教材走向生活资 源,让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既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 渠道,又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原来教师的“一言堂” 就会变成学生独立学习的无数课堂。

3、 语文教学方式的个性化 首先,革新传统的讲授法。

其次,基于问题的合作探究学习 “问题”是课堂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没有问题的课堂 是没有教学意义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必 须与问题相结合,所以,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不仅自己要带着“问题意识”来组织教学,最为关键的是在 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引导学生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到解决问题 等一系列环节,使学生独立思考,努力探索,从而提高学生 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 协作能力,让课堂成为共同合作、探究新知的课堂。

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焕发出个性化的光彩,就要在全面充分地理解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以及了解传统语文 课堂教学弊端的基础上,由新理念作为支撑,与传统形成对 照。

参考文献:
[1] 严先元.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M].四川大学出版 社,2009:188. [2] 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 出版社,2011. [4] 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 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 眼中的理想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 熊生贵.《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M].四川大 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