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成语【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篇一: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 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卧龙’、‘凤雏’, 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卧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 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便专程到隆中去拜 访。

他前后一共去了三次,头两次诸葛亮避而不见,第三次才亲自出迎, 就在茅庐中和刘备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如何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

刘备大为叹服,愿以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诸葛亮深为刘备“三 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离开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此 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 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秉承刘备遗志,继续出兵伐魏。他在向后主刘禅 上的一道奏表中写道:“先帝不嫌臣卑微鄙陋,屈尊枉驾,前后三次亲自登门, 访臣于草庐之中……”流露出对刘备给予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的感激之情。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比喻访贤求才,真心诚意地邀请别人。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篇二:大器晚成 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yǎn)的人。他从小喜欢舞枪弄棍,不好读书。

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求师爱学。由于他很有灵气,再加上学习刻苦,所以他后来 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受到曹操的器重。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性情沉默,不好讲话,人看起来也不很 聪明,所以很多人看不起他,甚至贬他才智不足,认为他没有出息。崔琰却不这 么看,他常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显露头脚,崔林年纪大些的 时候,一定会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做了很大的官。

成语“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 比较晚。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篇三:割席分坐 汉朝时,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管宁,一个叫华歆(xīn)。他们感情很 好,不仅在同一个地方读书,而且形影不离。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到院子里 锄草,忽然发现了一块金子。当时,管宁视若无睹,仍旧挥动锄头,而华歆却动 心了,立刻拾起了金子,放在一边。

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一同坐在席上读书。忽然有坐着轿子的官员 从门前经过,管宁照常读书,华歆却忍不住放下了书本,跑出去看。管宁见华歆 这样不专心,又羡慕做官的人,再加上发现他见到了金子动心的事,就坚决地割 断了并坐在席子,把座位分开,面色严肃对对华歆说:“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 我的朋友了。” 后来人们常用“割席分坐”这个成语表示跟朋友绝交。

东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精选篇四:梁上君子 东汉时期,在颍(yǐng)川有个县官叫陈实,他办事公正,很有声望。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溜进了陈实的家里,躲在房梁上,被陈实发现了。

他没有喊叫,装着没有看见一样。他穿好衣服后,就把儿孙们叫醒来到自己住的 房间里,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长大了一定要爱惜名声,从严要求自己, 不能做那些损害别人的事。有些人原来并不坏,而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染上了 坏习惯,慢慢地变坏了的。这些人如果严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君子的。”陈实 说到这里,马上用手指向房梁上边说:“你们看,梁上的那位君子堕(duò)落到了 这般地步,是慢慢地变成的啊!” 躲在梁上的小偷听到后,又惭愧,又惊慌,连忙从房梁上跳下来,向 陈实磕头认罪。陈实的儿孙们要找绳索捆绑小偷,但被他制止了。陈实见小偷苦 苦求饶,便说:“看你这个样子,并不像个坏人,你大概是因为生活上贫困,才 不得不这样做的吧”说完,让家人取出两匹绸缎,送给小偷,劝他改邪归正。小 偷痛哭流涕,感恩不尽地一再表示今后绝不当小偷了,要重新做人。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梁上君子”这句成语。“梁上君子”被用作 小偷、窃贼的代称。后来“梁上君子”还用来比喻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脱离 实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