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寓言的故事精选_寓言故事的成语

关于成语寓言的故事精选

关于成语寓言的故事精选 关于成语寓言的故事精选篇一:当头棒喝的故事 黄檗[bò]禅师是古代一个有名的高僧,他有很多徒弟,其中有个叫临 济,临济想了解佛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向禅师请教。

禅师不回答他的话,就突然拿起了一根棍子,朝临济的头上打下去, 把临济弄得莫名其妙。临济被打了之后,虽然很痛,还是忍痛的问,黄檗禅师见 他再问,又是一棒打下去;这样一直三问三打,临济只好停止请教,自己专心研 究,后来终于明白佛法的奥妙,参证了黄檗禅师的宗旨。

以后,临济和他的师父禅师讲佛法的时候,总是机锋敏捷,这时,他 对佛法的奥妙,已研究到和黄檗禅师是一样的高深了。当时,喜好研究佛法的人 都向他们请教,但黄檗禅师一样拿起棍子朝那些人的头打下去,而临济还在一旁 吆喝助威;他们用这种奇怪的方法,点醒了不少人。因此,后人对于这种警醒人 们迷误的行为,说是“当头棒喝”。

因为黄檗禅师和临济研究的是佛教里面的禅宗,禅宗主张顿悟,因此, 他们想出许多法子,来点醒世人,“当头棒喝”就是其中的一种。

有无数请教的时间,不如自己好好研究,有的时候并不是知识难,而 是你自己思想上的惰性,如果你研究了一样东西,仍然困惑,这时请教,对方一 定是乐意教你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问题,一定先要自己仔细思考,不要 太依赖别人。

关于成语寓言的故事精选篇二:首鼠两端的故事 西汉武帝时,王太后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田蚡[fén]。他靠着王太后 的势力做了丞相,掌握大权。田蚡是个卑鄙阴险、骄横自私的人物,因为有王太 后这座靠山,加之汉武帝当时还年轻,所以他胡作非为,骄横奢侈,营私舞弊, 随意诬陷自己所不快的人。田蚡向窦婴要城南田,窦婴不给,又听说灌夫也替窦 婴抱不平,由此跟灌夫和窦婴结了怨(窦婴和灌夫都是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了功 的大臣)。又因为灌夫掌握着田蚡贪污受贿的事,所以田蚡欲将他和窦婴置之死 地。有一次,田蚡结婚,王太后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下了诏书,吩咐 诸侯、宗室、大臣们都到丞相府去祝贺。窦婴和灌夫也去了。酒席上,灌夫因向 客人敬酒遭到冷遇,气得破口大骂起来。为此,田蚡拘捕了灌夫。此事闹到了武 帝那里,武帝便召集大臣们来研究。窦婴坚决反对对灌夫治罪,有的大臣则赞成 治罪,有的惧伯田蚡的威势,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御史大夫韩安国说:“灌夫 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了大功,虽说酒后闹事,但没有死罪。可丞相说他不对, 也有道理,究竟如何处置,请皇上定吧!” 罢朝以后,在皇宫门外,田蚡招呼韩安国坐他的车子,而且很生气地 说:“我和你一起对付(窦婴)这个秃老头子,你为何迟疑不决(首鼠两端)” 后来,田蚡想法害死了窦婴和灌夫。不久,他自己因内心恐惧惊吓而 死。

故事里的田蚡是个卑鄙阴险、骄横自私的人物,因为有靠山所以更加 胡作非为,我想大家都是非常讨厌这种人的吧!所以千万不要做这种人,不要变 成自己讨厌的这类人。也希望小朋友们在坚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一气呵 成,不要犹犹豫豫的。

关于成语寓言的故事精选篇三:颠倒黑白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之 家,年轻时聪明好学,见闻广博,擅长辞令,无论在政治、外交或文学等方面, 都有着突出的才能和造诣,因此深得楚怀王的信赖,曾被任命为左徒,负责起草 法令和接待诸侯宾客等事宜。

屈原所处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使他在楚国的声望日益提高。但是, 由于他对内主张改革弊政,对外采取联齐抗秦的策略,触犯了贵族内部腐朽势力 的利益,引起了这些人的嫉恨。因此,他们的代表人物上官大夫靳尚和令尹子兰 便相互勾结,接二连三地向楚怀王进谗,恶意中伤和诬陷屈原。久而久之,怀王 就对屈原渐渐疏远起来。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出使到楚国,对怀王说,只要楚国同 齐国绝交,秦国愿将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割让给楚国。屈原认为这是一场骗局, 极力劝谏怀王不要上当。但昏聩至极的怀王不但不听,而且把忠心为国的屈原放 逐到汉水以北。等到楚、齐绝交以后,秦国立即变卦赖账,说割让的土地不是六百里 而是六里,怀王怨恨秦国食言,重新召回屈原,并出兵攻打秦国,结果惨败,损 失严重。后来,秦王又主动要求讲和,并约怀王到秦国相会。怀王中计前往,进 入武关后便遭到扣押,被幽禁了三年,最后病死在秦国。

怀王的儿子襄王即位以后,更加糊涂昏庸,对靳尚和子兰言听计从, 进一步屈服于秦国的压力。不久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流放到更遥远的湘水地区。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郢都(楚国的都城),烧毁楚国先王的陵墓,使 无数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屈原在湘水闻讯后,感到无限的哀痛,但他自己 负屈含冤,报国无门,只能把满腔的忠诚和悲愤,抒发在回环起伏、激越奔放的 诗篇中。在着名的《九章·怀沙》里,他写了这样两句诗:“变白以为黑兮,倒上 以为下。”对那些肆意颠倒黑白、葬送楚国的奸佞小人,进行了愤怒的鞭挞和控 诉。不久,屈原写下了最后一篇绝命诗《惜往日》,便纵身跳进滚滚的汨罗江, 自沉而死。

当屈原看到秦军进犯,国都失陷时,他选择了死。他想以死来惊醒昏 庸的贵族,唤醒沉睡的国人。然而,屈原的死并没有起到警世作用,楚国还是亡 了。楚国统治者昏聩无能,不善纳忠言注定了这样的结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有才能的人也要遇到懂得惜才的人才更有价值,在机会没有来临之前,你要让自 己变得更加优秀

关于成语寓言的故事精选篇四:轻虑浅谋的故事 赵文王3年,赵国消灭了中山国,举国欢庆,并封长子章在安阳郡, 由田不礼辅佐。由于他们二人一向怀有篡逆之心,由此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担 忧。

有一天,李兑跟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意志骄横,党羽众多,欲望 很大;而田不礼为人狠毒,贪婪无度,两人彼此合谋,一定要生出作乱的事端。

古人说‘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图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到头来互相鼓动作乱,我 们得时时提防才行。” 后来李兑又对肥义说:“依我看来,他们叛乱的中心是要权要势,你 正是灾祸集中的目标,必然先遭祸害。为什么你不称病不出,把权力交给公子章, 却偏要成为灾祸攀登的阶梯呢”肥义听了李兑的话很不以为然,告诉他:“不能这样做。从前先父把 王位托付给我时就说道,你不要轻易改变念头和你的思虑,应该专心一致终结你 的一生。” 肥义接着说:“我接受了他的委托,并记录在典册上,假如我畏惧作 乱,怎么对得起前人,变心臣子,罪大恶极,连刑法都不能容忍,况且贞节之臣 必待灾祸来临,才能显示操守;尽心之臣必待大难临头,才会彰明本色,决不违 背我的誓言。” 李兑感动得流着泪告别了肥义。此后,公子章和田不礼果然作乱,并 杀害了肥义。

故事里的肥义对李兑的话不以为然,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誓言,但是他 实在是固守成规,不懂得变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善意的劝告,我们应该 听进心里,不要一贯坚持自己不合时宜的誓言,必要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变通,只 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好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