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效率|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效率

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合理取舍课堂教学资源,研究创新习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课堂中受益,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 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5-057 课程标准倡导“以学定教,教是为了促进学”。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 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高课堂 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三方面谈谈如何以 学定教,提高课堂效率。

一、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行为习惯 和思考方式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 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地将知识渗透和拓展,促进学生更好 地吸收知识。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倒数的认识”前,我调查发现:
多数学生认为倒数就是把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颠倒,并 且只有分数和整数才有倒数,小数没有倒数。因此,教学前 我先让学生自学“倒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列举 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乘结果等于1的例子。通过交流总结, 学生得出结论:两个乘积是1的小数也互为倒数。我从学生 的已有经验出发,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学生对倒数概念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学生已 有的经验出发,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 与奥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合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教师在备课时,通常会对课堂进行预设,但是面对千变 万化的课堂,活跃的学生,往往会有始料不及的情况发生。

教师如能及时地捕捉有利的课堂内容并合理利用,既给教师 的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利的机会,又能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如在教学中有一道题:一辆小汽车行驶千米用汽油升。

(1)行驶1千米用汽油多少升?(2)1升汽油可供这辆汽车 行驶多少千米?部分学生阅读题目后,思维定式的用“÷”求出第(1) 问,用“÷”求出第(2)问。虽然在前后两个量的单位名 称不同时,学生的正确率较高,但他们并未真正掌握解题思 路。

于是,我给出另一道题练习题:用吨小麦磨吨面粉,求 1吨小麦可磨多少吨面粉?磨出1吨面粉需要多少吨小麦? 学生读题后,发现前后两个量的单位名称都相同,一时 无从下手。之后,我发现有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了如下对应关 系图来帮助理解。

于是我把对应图画在黑板上让学生去讨论理解。学生通 过对应图,很快就理清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他们先找出条 件中的对应关系,再求出问题中所对应量的值。为了让学生 熟练的运用对应法解题,我给出一道练习题:一块地有公顷, 用2台拖拉机耕,小时可以耕完。平均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 地多少公顷? 学生分析题目后,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如下对应图, 然后用÷2÷得出答案。之后,遇到类似习题时,学生也能灵活运用对应关系图 来解答,如:王师傅小时耕地公顷,照这样计算他小时耕地 多公顷?学生画出如下对应图后,很快用÷×得出答案。

当学生在课堂中有个性化、创造性的见解时,教师要及 时进行梳理并加以提炼,合理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 资源,让课堂生动有趣且形式多样化。

三、研究创新习题,激活学生思维 习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知识巩固 的重要载体。许多知识点隐藏在习题中,教师要仔细研究, 对一些内容进行适度的挖掘和延伸,丰富教学课堂,激活学 生的思维。

如教学中有一道练习题: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4×0.8 ○ 1.4 1.6×1.3 ○ 1.6 0.63×0.8 ○ 0.63 0.85×1.3 ○ 0.85 在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后,我并没有就此中止这道题,而是带领学生一起挖掘中隐藏的规律。于是我提问道:“通 过先计算再比较是做此类习题的常用方法,但你们能否不计 算,直接得出下面这两题的比较结果呢?之后再讨论总结出 做此类习题的规律。” 1.4×0.8 ○ 1.4×1.2 0.85×1.23 ○ 0.85×0.23 学生在完成练习并相互讨论后,总结出规律:比较两组 数的乘积的大小时,如果两组数中有一个因数是相同的,则 比较另外的一个因数,因数大(小)的积就大(小)。

这时,我再提供下面两道题。

A×0.8 ○ A B×1.23 ○ B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第一组数中右边的A可以看 作A×1;
第二组数中右边的B可以看作B×1,同样适用上述 总结的规律来比较得出结果。

之后,我再次提问学生:“你们通过上面的练习发现了 什么?”学生互相交流,总结得出:当一个数与大于1的数 相乘时,积比这个数的1倍(也就是这个数本身)大:当一 个数与一个小于1的相乘时,积比这个数的1倍(也就是这个数的本身)小。

对于学生总结的规律,我欣慰地说:“你们真棒!但是 这样的说法有没有不妥帖的地方呢?”学生都疑惑地看着我, 开始思考。

之后,我发现学生依旧愁眉不展,没有得出结论。于是 我给出练习题:0×4 ○ 5×0。

学生恍然大悟,情不自禁地说出:“‘0’除外。”课 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习题一步步地研究得出结论, 大大提升了习题本身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点,更培养 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 性,使数学面向学生,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相应的发 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合 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研究创新习题,激活学生思维这几方 面入手,以学定教,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