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动手做主题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动手做主题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动手做主题教学研究 陆卫英1,韩一飞2,杨雪青3(1.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教师发展中心,213200;
2.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朱林 中心小学,213200;
3.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 验学校,213200) 摘要:“动手做”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特色栏 目,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数学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提升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实践中,通过 设置“长课”与“短课”、“即时”与“长程”、“练习” 与“拓展”这三类对比课型,引导学生在“动手做”中激发 学习兴趣,积累活动经验,磨砺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一、行动:从一次调研开始 “动手做”栏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目 的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数学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提升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015年春学期末,我们随机对所在的金坛区全区33所学 校的3906名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动手做”调研。调研题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练习十一”后安排的“动手做”为原型,稍作延伸(如图 1)。

此题满分10分,全区的平均得分仅3.4分。其中,全校 平均得分在2分以下的有7所学校,2~3分的有12所学校,3 ~4分的有7所学校,4~5分的有4所学校,5~6分的有1所学校,6~7分的有2所学校。显而可见,学生得分率较低。这 是否表明,“动手做”栏目是我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薄弱 点? 为此,我们又分别对79位教师和326位学生展开了随机 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日常教学中开发“动手做”课 程的难度比较大,相关素材和课例比较少;
另一方面,虽然 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颇感兴趣,但是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 指导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动手做”栏目大多停留在“读 一读”的层面,较少去“做一做”。“动手做”似乎成了一 个被师生遗忘的角落。

二、路径:从内涵解读到课例打造 自2015年秋学期起,我们以区小学数学“潜力教师团队” 学科中心组为主力,辐射全区各校数学学科组,在全区范围 开展主题教研,旨在全面促进区域教师对“动手做”栏目的 理解与把握。研究工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内涵解读 “动手做”由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昂·利德曼 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为了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 式,让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学习,他提出了“Hands -on(动手做)”的学习计划,尤其强调学生在学习方法、 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后来,法国教育部派出 了以乔治·萨帕克为首的代表团考察、学习美国科学“动手 做”教育改革,在此基础上,推出法国的科学“动手做”教育计划,并逐步在全国推广。

在我国,较早研究数学“动手做”的是上海师范大学的 杨庆余副教授,他申请的“小学数学学习中 Hands-on(动 手做)的探索与实践”项目于2002年正式被确立为国家“十 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在实验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和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则在《小学儿童如何学数 学》一书中提出,“动手做”教学大致要经历以下过程:(1) 情境探索;
(2)提出问题;
(3)动手操作;
(4)观察记 录;
(5)整理归纳;
(6)解释讨论;
(7)得出结论;
(8) 表达陈述。

(二)教材梳理 “动手做”栏目的内容与“综合与实践”活动比较相似, 都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区别在于:“综合与实践”内容关涉点比较多,有时不能一 节课完成;
而“动手做”内容针对性强,着眼点小。苏教版 小学数学12册教材中共安排了37个“动手做”(一到六年级 分别是1、8、6、8、5、9个),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 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其中,“图形与几何”领 域的“动手做”最多,共计22个,占59.5%;
“数与代数” 领域安排了11个“动手做”,“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4 个“动手做”。我们对37个“动手做”进行了分类:(1) 游戏型——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相关数学知识,或 者进行相关数学技能练习,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学习与同伴合作交流;
(2)方案型——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要 求创造性地进行设计,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取长补短,体会方案可以优化完善;
(3)操作型——引导 学生测量长度、面积,拼摆图形,活跃形象思维,发展空间 观念,提高动手能力;
(4)统计型——引导学生运用统计 的思想,通过测量、实验、调查来获取信息,经过分类、比 较,整理信息,得出数据,利用数据进行判断、推理,回答 问题。具体分布见表1。

(三)系列研训 在内涵解读和教材梳理的基础上,我们还特别设计了 “动手做”栏目的系列研训活动。主要分如下三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团队实践,规范“动手做”栏目的编写体例。

每个“动手做”的教学内容虽然不同,但我们在第一轮教学 设计时就统一了编写体例,每个“动手做”的教学设计包括 “教学内容描述”“活动主题自拟”“教材分析”“学生分 析”“主题目标设定”“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 流程”“活动过程记录”“板书设计”等内容。通过一学年 的“主备”和“复备”,《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动手 做”栏目主题研究课例全集》汇集成册,全区资源共享。

第二阶段:骨干引领,凸显“动手做”栏目的研究重心。

在一年的初步尝试后,我们围绕“动手做”栏目,在全区范 围内开展多场次、多角度的,层层深入的系列教研活动,每 次主题活动形式都是“公开课+理论讲座”。并且,每次公开课都是指定的不同知识领域或是区域教师普遍感觉较难 把握的内容,每次讲座也都是紧密结合区域教师在实践过程 中的困惑与思考。

第三阶段:成果辐射,打造“动手做”栏目的典型课例。

通过一次次有计划、有组织,多场次、多角度,层层递进的 深度研究,我们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动手做”栏目 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研究出若干个比较成熟的典型课例。

近两年里,我区不断推出骨干教师在省、市级教学研讨活动 中执教“动手做”研究课,在一定范围内辐射我们“动手做” 主题研究的成果。

三、探索:“动手做”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一)课型设置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对“动手做”设置了三类对比课型, 分别是:“长课”与“短课”、“即时”与“长程”、“练 习”与“拓展”。

1.以完成时间为标准,设置了“长课”与“短课”课型。

需要用一节课时间完成的“动手做”,属于“长课”;
而有 些“动手做”只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便属于“短 课”。

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的 “动手做”(如图2),旨在让学生用初步认识的平面图形 拼图案,主要是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只需要一 节“短课”,即可达到教学目标。2.以实施场所为标准,设置了“即时”与“长程”课型。

“即时”课型,是指通过校内课堂进行“动手做”教学,这 也是实施“动手做”栏目目标的重要路径。而为了更好地满 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做” 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还可以设置“长程”课型,如:制作 微视频,供学生在线自主尝试,循环学习;
利用学校数学教 学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选择性学习;
利用班级和学校开设的 学生讲坛和名师讲坛,进行互动分享学习,和家人、同学一 起进行探讨式学习。通过构建没有固定“圆心”和“半径” 的学习圈,让“动手做”随时发生、随处都在。

比如,完成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 单元的“动手做”(如图3),首先需要学生去收集关于日 晷的资料,属于“长程”课型,可通过学生讲坛,让学生分 享学习过程。其稿件征集要求如下:(1)先讲清楚这个计 时器怎样制作的;
(2)再讲清楚利用这个计时器怎样计时 的(可以连续观察2~5天);
(3)从立杆测日影开始到我们 现在的手表计时,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查阅一些古代的 计时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计时原理,并与大 家分享记时法的演变过程。

3.以目标达成为标准,设置了“练习”与“拓展”课型。

针对教材中“动手做”栏目的编排特点,我们将有些“动手 做”和练习课、复习课进行整合,即为“练习”课型;
有些 “动手做”内容需要多次循环,并且要与其他知识相互结合进行教学,就是“拓展”课型。

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单元的“练习 十三”后的“动手做”(如图4),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刚刚 学过的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等知识,感受圆在图案设计中的 作用,因此可以与练习课整合,让学生了解圆图案设计的方 法与步骤;
而其“整理与练习”后的“动手做”(如图5), 是让学生学习“用直尺画曲线”,同时感悟极限思想、直角 坐标系等,因此,它的教学可分三部分展开:(1)集思广 益,尝试用直尺画曲线——课始直接提出开放问题,放手让 学生尝试用直尺画出曲线,初步理解曲线的意义;
(2)呈 现画法,学习用直尺画曲线——首先通过微视频,让学生理 解用直尺画曲线的方法,接着相机介绍直角坐标系的四个象 限,通过三位学生画法的对比,让学生初步体会极限思想;

(3)拓展思维,体会“化曲为直”——与所在的《圆》单 元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化曲为直”思想在研究圆周 率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今后学习提 供了初步的经验和数学精神的熏陶。

(二)实施流程 “动手做”课堂是开放的,主题内容是丰富多样的,这 就决定了主题内容不同,相对应的活动、形式也不尽相同。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动手做”的内容特征,吸 收他人的研究经验,结合区域主题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比 较完整的“动手做”栏目的教学实施流程(如图6)。下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两、三位数的加法 和减法》单元中的“动手做”(如图7)为例,对教学实施 流程加以说明。

第一步:教师组织设计,学生自主开展活动。课前,教 师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排卡片——把相同颜色的3张 卡片从上往下排成一列,共排成整齐的三列;
(2)写数字 ——在卡片上任意写出1到9的数字,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3)标记号——为了活动的方便,在同种颜色卡片的上方 分别写上“百”“十”“个”。有了这些充足的课前准备, 课堂上学生的操作活动井然有序。

第二步:教师引导激趣,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课始,教 师用一则魔术表演引出问题:“每颗魔术柱的四个侧面都贴 有四个数字,任意抛出它们,就会出现不同的四个三位数。

(出示图8)老师不计算,鼻子闻一闻就能知道四个三位数 相加的和。想知道老师怎样练就如此高超的‘闻算’本领的 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加法》,去探寻魔术的奥秘 吧!”学生跃跃欲试。

第三步: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自主研究交流。教学过程 中,教师借助“记录单”指导学生逐层展开探究活动。主要 有两个探究环节:一是探究两个三位数之和的规律。学生通 过操作、记录、观察、比较、交流(图9是学生完成的“记 录单”),发现“不管是比较一人多次,还是多人多次的记 录,每次操作的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二是探究三个三位数之和的规律。学生在启发交流中(图10是学生完成的“记 录单”),进一步发现并明白“三个数相加,得到的几个一 不变,得到的几个十不变,得到的几个百也不变,所以和是 不变的”的规律。

第四步:教师评价激励,学生自主运用拓展。课末,教 师抛出一个激励性问题:“如果有12张卡片,我们能组成四 个三位数相加,和又会怎样?”学生想象这些数字卡片贴在 小木块上的情形,就再一次“看到”课始老师出示的“魔术 柱”,明白了“老师为什么不用计算,闻一闻就知道结果” 的道理。“是啊,魔术看似神奇,其实在百变之中蕴藏着不 变的道理!许多魔术都用到了我们数学的原理,暗含着数学 的变化之美!只要掌握了其中的道理,老师相信你也可以成 为一名神奇的魔术师!”教师的一番激励评价,让学生“做 数学”的热情从课内延续到课外。

(三)教学价值 1.化静为动,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 单元中的“动手做”(发现书本封面的长除以宽的商都是 1.4),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中安排的“动手做” (发现“五角星”中的黄金比),结果都是学生经过测量对 比而发现的,这些发现让学生无不啧啧称奇。

2.避虚击实,积累活动经验。

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动手做”(如图11),我们设计的学生活动主要分三个层次展 开。第一层次:2个肥皂盒包装纸的面积怎么求?哪种最节省 包装纸?学生量出每个肥皂盒长为10厘米、宽为6厘米、高 为4厘米,先摆一摆,然后再说一说,怎样的包装不计算也 能判断是否节省包装纸。第二层次:4个肥皂盒的摆法有哪 几种?让学生先叙述摆法再分类。哪些面重合了?在比较中, 明确重合的面越大、越多,表面积就越小。第三层次:探究 24个肥皂盒可以怎么包装、怎样最合理,记录设计方案。

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思考中,对不同的 包装方法展开分类研究(图12所示是4个盒子的不同包装方 法),自主设计并不断优化包装方案。

3.借形言事,磨砺数学思维。

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单元的“动手做”(如图13),我们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 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经历“猜 想—验证—结论—运用”的过程,揭示其背后的数学本质。

活动环节一:方法呈现。

生我用举例计算的方法,发现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面积 的四分之九。

生(出示图14)我是用画图的方法。

活动环节二:方法对比。

师这样画图,能一眼看出现在长方形和原来长方形之间 的面积关系吗?生不能。我们可以将它平均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图形 再比较。(出示图15)这样才可以直接看出现在的面积是原 来的面积的四分之九。

生比较发现,画图更清晰明了,而且与具体数量无关。

活动环节三:方法提升。

生除了举例计算或者画图,还可以将原来长方形的长和 宽分别作为单位“1”,用(1+1/2)×(1+1/2)的积,表示现 在的面积是原来的面积的四分之九。

师回顾这道题不同的解决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现在长方形的长是原来的几分之几,乘现在长方形的 宽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就可以得到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 之几。

师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想,仅一个例子就下结论为时过 早,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 4.做中思法,解决现实问题。

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 单元中的“动手做”(如图16),我们从生活场景——玩跷 跷板(如图17)引入“臂长”和“物重”:两个小朋友一个 重一个轻,如何使两边平衡?学生初步感知出,可以改变重 的一边的“臂长”(如图18),或者轻的一边增加“物重” (如图19),都能保持平衡。接着,在跷跷板基础上再抽象 出杠杆模型,引导学生利用杠杆尝试平衡。然后,导入问题:在杠杆左侧第4个挂钩上挂2个重量单位,要想使杠杆继续保 持平衡,怎么办?学生在“动手做”中发现并验证“左臂长 ×左物重=右臂长×右物重”,进而领悟到杠杆能保持平衡, 其实就是运用了反比例知识。最后再回到生活,学生自然联 想到运用了杠杆原理的杆秤、剪刀、老虎钳等现实物体。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沈重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 [J].小学数学教育,2016(6). [3]蒋守成.放大“思考题”思考的价值[J].河北教 育(教学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