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应用现状模式研究本科论文(共6篇)
病理学应用现状模式研究本科论文(共6篇) 第1篇:法医病理学鉴定对处理医疗纠纷的作用 法医通过病理学鉴定能够查清死亡者死亡的真正原因,为解决医疗纠 纷提供科学准确的证据,已经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法 医病理学参与尸检的优势以及法医病理学尸检的作用进行分析,有力的说明实施 法医病理学鉴定能够有效处理医疗纠纷。一、法医病理学及医疗过失参与度分析 (一)法医病理学重要性、内涵及局限性 1.法医病理学尸检重要性 目前,即使使用科学先进的检测手段与技术,也很难借助病人临床症 状、体征或理化检验结果,对某些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因此,病人如果在短时间 住院期间出现死亡,临床医生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判断是十分困难的。资料显示, 医疗纠纷实施尸检中,有近一半临床死因诊断与尸检诊断不符合。在医疗纠纷中, 法医会经常通过尸体检验对死亡原因进行确定,准确性较高的病理检查能够为判 断死亡原因提供客观、公正的科学依据。
2.法医病理学内涵 法医病理学认为疾病、暴力以及生理因素是形成死亡的原因,并依据 各种原因导致死亡作用的不同,把死亡原因归纳为:直接死因、根本死因、辅助 死因以及死亡诱因等四种情况。法医病理学是一门科学,主要通过尸体解剖与组 织病理学检验方法,对个体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方式以及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因 此,医疗纠纷中个体的死亡原因,经常通过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能够得到准确 判断。目前,在我国法医、病理解剖人员均有资格实施医疗纠纷死因鉴定。同时, 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以法医病理学及临床资料为基础,正确分析与鉴定死因,才能 够发挥医病理学尸检的作用。
3.法医病理学尸检的局限性 虽然法医病理学能够对个体死亡原因做出准确鉴定,然而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死亡个体只有在死亡48小时内或冻存七天内进行法医病理学尸检,才 具有意义。如果死亡个体超过尸检有利时间,就会增加鉴定的难度,法医就应根 据情况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个体死亡原因是机能性造成的, 而且病理学的观察还会受到尸体自溶与腐败的影响。因此,法医病理学尸检并不 能够解决所有的医疗纠纷问题。因此,医疗纠纷的鉴定需根据尸检材料、病历以 及调查结果等进行全面分析。
(二)医疗过失参与度分析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不仅仅对个体死亡原因进行明确,还必须明确医 务人员是否有过失。通过法医病理学尸检,如果确定医务人员存在过失,还必须 明确其过失是否与个体死亡有关联,或者有多大关联。因此,医护人员的参与度 必须明确,医护人员的参与度程度决定了其所负担责任的大小。在我国,依据《道 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对医护人员不同医疗过失参与度所承担的 责任进行了分类,包括完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以及无责任等 五种情况。
二、法医病理学参与尸检的优势分析 (一)法医参与医疗纠纷的合理性 法医具有现场勘查、物证检验等经验,能够对提取的检材以及原始数 据进行完整的保存,有利于对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因此,法医病理学鉴定就更具 有科学性、公正性以及合理性。同时,鉴定结论能够与行政处理、法律诉讼保持 一致性,避免了重复鉴定。目前,医疗事故医学鉴定通常采取集体鉴定,不仅推 脱了鉴定参与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而且使被鉴定者失去了提出异议以及追究偽 证责任的权力。而法医学司法鉴定结论书上,有所有参与鉴定人员的姓名,每个 鉴定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能够有效保证鉴定的公正性。
(二)法医病理尸检的优势 1.行业优势 医疗纠纷中的死因鉴定涉及很多敏感问题。尸检比普通病理学尸检要 严格,而医院病理学工作者没有实施尸体解剖的经验,因此常难于胜任医疗纠纷 中的法医病理学尸检鉴定工作。法医病理学尸检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 尸检工作相关程序及法规非常熟悉,因此具有一定优势。2.参与死因鉴定的优势 法医病理学工作者,能够通过法医学与临床病理学的有机结合,正确 认识个体死亡后的变化特征,能够从感性与理性方面正确认识尸体的自溶现象, 因此,能够对医疗纠纷中的死亡个体做出科学正确的死因鉴定。同时,法医病理 学具有丰富的病理学内涵,能够有效提高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3.对暴力性死亡、猝死与医疗纠纷进行区分 法医病理学尸检能够有效分辨暴力性死亡与猝死情况,进而与医疗纠 纷中的死亡进行有效区别。因此,法医病理学尸检能够对个体死亡是医生的过失 造成,还是死亡个体自己的原因进行正确陈述,进而有效解决医疗纠纷。
三、法医病理学尸检的促进作用 病理学尸检与临床病理讨论,对疾病谱、病种以及病理变化进行分析 研究,对医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法医病理学需对不同领域的医学实施 研究,才能有效参与并解决医疗纠纷,因此,法医对临床诊治以及病理生理变化 必须具有独特的理解。法医病理学家在具备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基本素养情况 下,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积累工作经验,才能够更好的胜任法医工作者的职责。
四、结语 法医病理学鉴定能够为医疗纠纷中的问题提供科学、客观以及公正的 依据,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过程中,实施法医病理学鉴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提高社会公信力的重要体现。
作者:王红梅 第2篇:成人教育病理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探索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病理学科作为桥梁学科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中受到重视,涉及多学科 知识,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病理学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 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的关系,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 供理论基础[1]。病理实验教学正是医学理论教学与医学技能训练的桥梁,也是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掌握医学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在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总 课时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学生 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国外采用PBL教学法,PBL教学法的历史及特点PBL医学教育方法是 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 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2-4]。我国于20 世纪80年代引入这一教育理论,我国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封闭式实验教学向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转变。
二、成人教育病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模式单一 病理学实验教学由复习理论、教师讲解、学生观察三部分构成,基本 上传承着传统的灌注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3]。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在有 限的时间内全面复习理论课内容,但却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 活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开拓型人才。
2.实验场地不足 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实习轮次增多,现有的实验场地、 病理标本、切片不能满足病理学的实验教学任务。
3.实验课时少学生操作少 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中,课时少、学生动手操作少,严重影响了教学 效果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使病理学实验教学适应扩招的形势,让学生有机 会动手及提高自学能力,发挥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4.学习内容多 目前,传统实验主要是演示型和验证性实验,实验课要取得预期效果, 需要看到齐全、典型的病变大体标本和切片,看清每个标本上的病变特点,看懂 静止的病变。但是,由于实验指导书内容难以详尽,实验指导教师不足,观看实 验操作演示受到限制,标本陈旧不易观察或视野不清,显微镜下病理图像不易掌 握,实验教学效果不佳。5.远程教育不完善 在知识经济时代,医学信息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因为远程教学地 域、时效、设备状况的差异,长期以来只限于课件和图谱的学习,对于显微实验 教学,学生无法实际操作,只能通过标本照片及文字描述学习,影响了学生远程 自主学习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成人教育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以下几点进行 改革。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病理学实验课的前提 力争做到备课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教师备课时,除了要以病理学实 习内容为主外,还应根据教学需要增加一些相关的基础课内容,如解剖学、组织 胚胎学等。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复习正常的组织结构而真正理解和掌握病 理学知识。虽然根据教学大纲和进度已经安排好每次实验课的内容,但每个教师 在上课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补充一些相关图片等。
2.充实实验内容,强化大体标本与组织切片的观察 病理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观察病变的大体标本和切片)得到感 性认识(对病变的认识),加深对基本理论和临床表现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独 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大体标本与切 片的观察是病理学诊断的主要手段,也是病理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逐步 进行观察,最后做出病理诊断。为此我们按照课程标准,准备了豐富的大体标本 和相应的组织切片,并配以自制的照片和相应的实习指导,帮助学生能从宏观和 微观角度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建立相应的感性认识。
3.采取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相结合的方法 在病理学实验课中虽然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加深了学 生对疾病病理变化的理解,但由于都是静态的改变,学生往往会感到脱离实际, 枯燥无味。为此我们在实验课观察病变的过程中,适当结合临床表现,使理论与 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我们讲解大体标本或切片时, 对一些疾病的典型病理变化适当地和临床症状、体征和治疗联系起来。这样使学生在理解病变的基础上,能活化所学的病理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 际、分析思考的能力。
4.应用PBL教学法引入病例讨论,增强学生横向联系的能力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 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 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把PBL教学法引进 病理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让学生真正理 解本学科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