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中提高中差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中提高中差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中提高中差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中差生的学习参与度不高,效率低 下。产生这种现象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老师的原因不容忽 视。教师应当重视小组学习中中差生的提高,在小组建设中, 营造融洽小组合作氛围,制定恰当的小组制度,使中差生能 有序的融入小组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分配 任务时,过程引导时,采取一些能给与中差生支持的有效教 学策略;
评价小组学习成果要重视集体评价。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
中差生;
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 它集中体现了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认知工具、社会构建和认知 分享的观点,它能使每个成员获得的机会均等,而且通过合 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 目的。尤其是对中差等学生,更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增强 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 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所以,《语文课程标准》“积 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 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 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 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下,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常规模式,教师和学生已越来越熟悉和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实 践和摸索中,教师就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 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都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

但这么多年,反思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我 认为有一点是我们大多数老师都做得不够完善的,那就是小 组合作学习中,中差生的收获没有好生多。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等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宠儿”, 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他们的才干得到了更多的展 示,他们也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他们就像是一出戏的“主 角”。而部分中差生则成了合作学习中的“配角”。有很多 的原因造成如此现状,近几学期,我观察了部分课堂,以及 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我觉得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差异。面对同样的任务,学 优生因为基础好,能力强,他们总是能较快较好地完成任 务;
而中差生完成任务时总是相对较慢,完成的效果相对较 差。其次,有部分学生合作意识差,缺乏合作的内在需求。

其突出表现是:有的善于表现的学习优秀学生“以我为中心” 独霸话语权,不知尊重他人只关注自己展示,不倾听,不配 合;
有的学习表现差的学生消极退缩,不论讨论如何激烈, 总是呆坐观望;
即使轮到他参与,仍然是推委推脱,消极应 对。第三,学生不知合作方法,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规范,只顾形式,不顾实质。

其主要表现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员七嘴八舌,凑热闹。

瞎起哄,不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有的不能耐心等别人 把话说完便大声插嘴、抢话;
有的不能相互帮助、纠错、补 充;
有的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仍表达自己意见,难以完 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二、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没有领悟小组合作学习 真正内涵。有一部分教师以为在环境上建构了小组合作学习 形式,桌椅摆成适合小组学习型,课堂上让小组讨论讨论问 题,课后让学生合作找找资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而真正意 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小组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讨论、 意见综合、生成问题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 理解;
在小组学习者交流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者为解决问 题而进行的实践训练中解决共同的问题,提高小组中全体学 习者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 种教学理念。

其次,教师缺乏教学智慧,教学策略简单。许多教师在 讲授式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虽然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教师很多时候依然按“一对多” 的提问方式来与学生单向交流和对话,忽视小组的存在。教 师或在分组上,或在设定小组任务上,或在时间安排上,或 在评价上,缺少恰当的教学策略,无法使优等生和中差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分工,互相依赖,共同提高。

近两年来,我就如何通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来提高学生对学习参与面,如何提高中差生在小组合作学习 中的学习收获,从而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作了 一些自己个人肤浅的尝试。我的尝试主要是围绕以下几点展 开。

一、小组建设应有利中差生 1、营造小组融洽的合作氛围 建立小组愿景。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学 习共同体的学习特征是一种有集体愿景的团队学习。教师要 组织学生认真探讨团队学习愿景,这个团队愿景既要符合课 程标准又要结合小组实际情况。使学生个体愿景与小组愿景 结合起来,让学生齐心协力为实现团队愿景而努力奋斗。使 中差生树立团队责任感和荣辱感,从而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 学习力,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建立团队文化。良好的团队文化也是团队充满凝聚力重 要方法。因此当小组组建完成之后,一般我会要求每个小组 设计小组口号,小组标志。通过参与设计让每个小组成员增 加团队归属感。学优会更加包容,而中差生会更加自信。

2、制定科学的小组学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是充满动态感,因此容易造成小组学 习秩序混乱,从而造成中差生在混乱中要么消极逃避,要么 制造一些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件。有一个科学的制度是小组学习取得良好成效,是中差生得到提高的重要保证。

制定小组学习公约。小组学习公约可以规范和约束小 组中每个成员的学习活动,小组公约的制定应该明确具体, 使本小组成员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成员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制定公约时,老师可以参与引 导,组内成员要充分讨论,达成最大的共识。

小组学习组织者采取轮换制。大多数老师在组织小组 合作学习时,常喜欢指定学优生作为学习的组织者。这种做 法虽然能使学习任务看似非常圆满的完成,但学习成效确是 要大打折扣。学优生在一个班级只是极少部分,学优生的知 识能力是远远超出大多数中差生,只由他们引领小组合作学 习,最后的结果就是表象好看,但中差生由于跟不上节奏, 学习收效甚微,小组两极分化严重。因此,我觉得小组学习 的组织者不应指定学优生,而应采取轮换制。我们应该相信 绝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对部分责任心不够,或组 织能力不足的学生,我们应该加以教育指导,帮助他们完成 任务;
而不是因噎废食,剥夺他们锻炼的机会。

二、过程引导应倾向中差生 1、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 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只能是组内优等生的独角戏,中 差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 动性受挫,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形式而不具有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中差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 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这样一来,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 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

总之,只有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才能保证合作的成效。

保证时间最好的做法就是保证合作学习的合理频率,比如有 些老师在一节课时间里安排多达三四次小组学习,曾经听过 一节课《皇帝的新装》,老师共安排了四次小组合作学习, 分别是:1、品味语言,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写旁批, 然后小组交流。2、你觉得本文的主题是什么。3、你如何评 价这两个骗子?4、请你就童话中小孩敢说真话谈谈作品的 现实意义。这四个学习内容既有语言品味的,又有主题理解 的,还有学生情感体验的,如此复杂的高频率的合作学习可 能会让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多数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蜻蜓 点水。我觉得,还不如大胆取舍,只侧重于一方面内容设置 一个问题,或围绕同一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系列问题。

2、搭设有梯度的学习台阶。

首先,合作学习尽量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基础,教师要 运用直观、形象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 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象,或使 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降低合作学习入门台阶。激发 中差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研讨的台阶,使学生能一步步地深 入探究。这首先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在每个 小组之间来回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合作时发生的阻碍,而不 是只站在讲台前,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同时,教师要能用自 己的教学智慧,在动态的课堂里为学生生成问题提供合适的 解决方法。疑难点拨对老师能力要求高,而一个优秀老师和 一个平庸老师的根本区别可能也就在此。我们不能保证我们 每次的点拨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我们可以要求自己的点 拨注意适时、适量、适度。

最后,成果交流时采用成员分工汇报或成员轮流汇报。

分工汇报时每人负责阐述自己负责的那个部分,并力争将这 个学习成果融入整个学习小组的成果中,为提升整个学习小 组的学习水平而努力。分工汇报是学生学习进程中知识建构 的过程,他们除充分准备自己的任务之外还需认真倾听、组 合、分析他人的意见,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扩展知识。

通过分工汇报,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的“作战能力”,也培 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轮流汇报应要求汇报本小组成员共同 的成果,而并非是他自己个人的看法。汇报时要尊重小组成 员的话语权,要明确本小组各成员所作的贡献,并应该点名, 而不要把个人埋没在集体中,使中差生永远只能充当影子。

三、评价成效应重视中差生 小组合作学习的追求是达到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体 目标,即追求基于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和个人进步基础上的团队进步。因此,教师必须建立一个合理、能持续激发小 组每个成员学习热情的评价机制以体现合作学习的教学效 果。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估时一定要把对合作小组集 体参与的评价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评价相结合,而且要 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

集体评价是以合作学习小组或班级为整体进行的评价。

这种评价以集体的活动组织工作即整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整 体工作评价为主,从中反映学生集体及个人素质状况。评价 内容可包括:1、组内成员是否明确了解本次合作学习的目 标;
2、是否有明确分工;
3、是否所有成员都能表达自己的 思考;
4、是否有不尊重他人的言行;
5、集体工作效率等。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本组的小组公约制定集体评价量表,评价 以小组自评为主,这样可以维护中差生的自尊心,增加团对 内部的合作精神,促使每位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

对小组合作结果的评价,主要以汇报内容为评价对象。

为保证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合作结果评价既可由教师评价, 也可以由学生小组讨论后产生。但为了避免各个小组因汇报 学生水平差异而造成的不公平,教师可以给不同水平的学生 分级,汇报时可以同级汇报,即每个小组汇报者都属于同一 水平分级。可以不同级汇报,但低级别的汇报者所在的小组 可以奖励加分,就象围棋中的让子一样,补上一定奖励分, 使他们具备竞争的可行性。这样评价,中差生就会消除因自 己汇报不好而给小组拖后腿的顾虑,就有可能获得与优生同等的展示机会,从而也可以杜绝优生占据课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