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 第1篇:探索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的实践方案 实验诊断学是发展最为迅猛、集中高新精尖技术最多的医学学科之一,是 一门重要的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 必修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又称中西医结合专业,该专业既要学习传统的中医 学理论,又要学习西医的新成就、新技术,还要学习中西医结合课程,比中医或 西医临床专业的课程要多出很多,时间非常紧张。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无法跟上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

为此,我们将微课引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微课是微型 视频课程的简称,一种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 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利用微课建立 一种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授课模式,拓展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 由被动转为主动,探索出更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案。

1微课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特点 1.1微型化 微型化是微课的典型特征,即时间的微型化和内容的微型化。首先,微课 时间简短,一般不超过10min,适应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时间紧而任务重的特 点。其次,微课内容精简,重点突出,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 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一个课程一个主题,适应于实验诊断学涉及学科多、涉及 临床多、知识点零散、概念抽象复杂等特点。微课将每一个零散的知识点、每一 个抽象的概念升华为简短课程,使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重点内容,且 不易产生疲劳,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2视频化 视频化是微课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没有视频就没 有微课。视频展示法本身即为大班授课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而微课 的视频化使其魅力十足。视频化适应于实验诊断学微观性、定量性、数据化、抽 象化[5]等特点,使静态的数据化为动态的影像,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画面, 微观世界生动地呈现。实验诊断学本身即为实验学科,口述实验操作枯燥乏味,而视频演示却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乃至心灵感觉,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 大化。

1.3网络化 网络化是微课重要的现代化特征。微课不一定是网络的,但网络的微课更 具魅力。网络化使微课具有随时性、重复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作为支持多种学习 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有效缓解了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生的学习压力,使 实验诊断学课程的学习由课堂学习,变为随时随地学习。网上包含相关的微教案、 微课件等教学文档,便于课后复习的微习题、微思考题等教学资源,以及相配套 的交流论坛。

2微课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应用 2.1微课与课前预习 以基础理论知识点为核心内容的预习微课,为实验诊断学课堂教学奠定良 好的基础。实验诊断学是桥梁课,在教学中,我们做到以基础理论为铺垫,紧密 联系临床,注意医学知识的连贯性及其内在的联系,避免讲授内容的孤立性和片 面性,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如血液学检查,其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知识点繁 多不易记忆,因此可以制作关于血细胞起源的微课,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看到血 细胞的来源、分化及功能;
针对肾功检查,制作尿液生成和肾脏结构功能的微课, 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肾脏结构,容易理解尿液生成的原理,进一步联系相关的检 查项目等。这样在课前,帮助学生直观地回忆起相关的基础课程,减弱基础差异 性,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使其更容易理解建立这些检查项目的原因及临床 意义,强化实验诊断意识,学会正确选择检查项目。

课前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于实验诊 断学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现代的教学强调启发 式,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性。课前,教师利用微课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 问题,对即将要讲授的内容展开思考,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以活跃思想,加深理解, 深化认识。借助问题鼓励学生发现和利用学习资源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能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对我校200名中西医结合专业 本科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同学认为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这个环节, 能够更好地帮助回忆相关基础知识,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2.2微课与课堂教学 以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主题制作成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使难学难 记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易于记忆理解,同时强化、突出重点内容。如针对红细 胞参数检查,将红细胞指数制成微课,将3个红细胞平均值的来龙去脉利用视频 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其基本概念和临床意义变得易学易记。微课与讲授法相结合, 利于学生把握重点难点。课堂则成为知识内化的场所:教师答疑解惑,组织讨论, 学生深入探讨,总结汇报等。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 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

以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主题寻找或制作成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及平时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 归类和积累,通过寻找或制作相关的微课作为教学资源,供学生反复学习观看, 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创作,共 同合作探究,营造出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学 生的主动性有所增强,对于暴露出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积极主动思考,提出 问题,深入理解,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和相互 理解。调查结果显示,75%的同学对微课的课堂教学满意或基本满意,对于课堂 学习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

2.3微课与课后复习 微课的网络化可满足学生们随时随地学习,视频化使知识易理解易记忆, 微型化使学习内容简洁而重点突出。将实验诊断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制成视频,形 成微课系列,传到网上,使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自主 学习,对不理解的内容反复研习,可满足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 教学质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讨论的平台,定期回答学生问题,对较为集中 的问题可以展开针对性的讨论。完备的基本资源,丰富的拓展资源,以及学生丰 富多彩的原创作品使学习方式更加立体多元化,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调查 结果显示,79%的同学认为微课的应用能够使课后复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2.4微课与远期学习 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教师不断的学习进步。医学生即 便步人工作岗位,也需要主动学习以获取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完成工作的需要。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现有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医学知 识和技术在不断地更新进步,微课的内容也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因此,教师要在 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录制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前沿知识的微课。这就要求教 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能力。同 时,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增进交流,相互学习。

3微课教学的不足 微课教学的不足主要是其“知识点”形式的讲授。实验诊断学内容多,知识 点多,单一的“知识点”讲授缺乏连贯性,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而中西医临床医 学专业学生课程多,时间紧,能够利用的课余时间较少。大班授课使一个教师面 对几十甚至上百学生,师生之间难以充分交流,导致微课教学难以成为学习的主 流模式。故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微课教学仍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但可以作 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总之,微型化、视频化与网络化使微课适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 学教学;
微课在实验诊断学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复习以及远期学习 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当然,现阶段微课尚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如何合理利 用微课逐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将是在今后的发展和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也 是现今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后续任务。

作者:杨帆,梁文杰,张园园,张楠,何莲,徐红俊(河北中医学院中西 医结合学院石家庄050200) 第2篇: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院同其他5所医学院校首批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 专业五年制本科。为了办好该专业,我们在此前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反复的论证, 近3年来又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探索,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课程体系构建方面 作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作一介绍。

1专业设置背景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医学专业基 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我院自1992年起,在中医学专业内设置“中西 医结合方向”,招收五年制本科生,在国内率先试办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到2001 年止,已连续招收10届学生,培养出毕业生近500名。根据我们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此项改革受到普遍欢迎和肯定,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 中西医课程的比例问题,究竟应侧重于中医还是侧重于西医,常常出现一些争 议;
又如毕业生的定位问题,是中医师还是中西医结合医师,在某些地区报考执 业医师资格认定时存在分歧。我们认为,这些均与在中医学专业内设置中西医结 合方向的局限性有一定关系。为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促进中西医结合本科教 育的发展,有必要分化出新的专业,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教育部批准设置中西医 临床医学专业,为我们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

2人才模式设计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以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人才的类型、规 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了设计,使学生能更好 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2.1人才类型定位 根据培养人才“能中会西、临床适用”的知识结构特点,我们将中西医临床 医学专业人才类型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力求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 划分。同时根据社会对某些专科人才的特殊需要,在专业内设置某些柔性的专业 方向,打造“通用专长“的人才模式。

2.2专业培养目标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兼备中、西医两套专业知识与技能 的医学人才,中西医结合应是其必然归宿。因此,本专业虽无“结合”之名,而“结 合”却自在其中,应以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主要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注重于结合, 立足于临床,着眼于应用。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中西医结合通科医师或专科医师工 作。

2.3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比较系统地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技 能,具有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 作的基本能力。以中、西医两套专业知识与技能并重为特征。其主体、重点为中 西医结合临床知识与技能。专业方向则是在此基础上,培养侧重于掌握某一临床 专科的业务能力。3课程体系研究 3.1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规格出 发,实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以期培养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强、适应 面广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宽口径、大基础、复合型、应用型,前期同步,后期 分化”的培养要求,强化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调应用,突出能力,培养 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

(2)构建原则:在构建新课程体系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与21世纪对 医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相适应)与21世纪需要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 应)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和学生就业需要的大局出发,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和重组。课 程设置保持与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科目衔接,并以一专多能为特色规划 课程,以学生就业所需为立足点增设本专业特色课程。按照模块组合、整体优化 的原则,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3.2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根据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现状和特点,本专业课程结构应逐步从“H”型模式 向“A”型模式发展。早期的中西医结合教育,课程模式基本上呈“H”型,即中西 医两套知识的平行相加,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两 个基础,一个临床“的培养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构建了“A”型的培养模 式。即基础课中西医相对独立,分别开设,由中医学基础和西医学基础两套课程 构成宽厚的基础,共同支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主体;
临床课程力求中西医整 合一体,渗透融会,优势互补)在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之间设置作为过渡的 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从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上帮助学生进行沟通。

至于专业方向,则是在前三学年执行同一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从第四学年起,根 据个人志向对一部分学生进行后期分流,着重进行某些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3专业课程模块设计 本专业课程设置是在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 优化整合,设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西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 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专科方向分化课程等5个有机结合的知识模块,构成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1)中医基础课程模块:突出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 学与针灸学等主干课程,教学时间与内容同中医学专业持平。对中医经典课程进 行改革、整合,开设仲景杂病学与外感热病学必修课。

(2)西医基础课程模块:在“中西医结合方向”课程设置基础上开设的人体解 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主干课程教学内容接近于临床医学 专业的水平。由于该模块课程门类较多,其课时总数与中医基础课程模块之比约 为5.8:4.2。

(3)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模块:基于中西医基础课程分别独立开设,尤其 是中西两大医学体系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中西医结合桥梁知识对初学者来说 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中医和西医各自的特点、优势及不足, 有必要增设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比较医学、中西医结合思维学等中西医结合 桥梁课程,给学生提供中西医结合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4)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模块:改革过去中医、西医临床课程分离的模式, 使之一体化。课程内容不仅包含中西医两种知识,还着重介绍各病种中西医各自 的优势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与优选方案,将中西医结合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学 生。合并后的基本临床课程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 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5)专科方向分化课程模块:根据近期市场需求预测,拟先设置皮肤性病、 骨伤与眼耳鼻喉3个专科方向,分别开设各专科基础及临床课程。皮肤性病方向 设皮肤性病基础、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等;
骨伤方向设骨伤学基础、骨伤手术 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等;
眼耳鼻喉方向设眼耳鼻喉基础、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等。从第四学年起以必修课或选修课方式陆续进行,在毕 业实习阶段亦对相应专科的临床实践学习予以加深加强,以确保专科临床技能的 掌握。

作者:王明杰,刘克林,吴绍华,尹思源,王全(泸州医学院 泸州646000) 第3篇:分析中西医临床医学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西医院校设置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 学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培养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发扬祖国医学的一个渠道。尤其是近年来许多中医院校和西医院校均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向,为培养 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优越的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对 这类人才的培养,西医院校与中医院校在培养模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普遍存在缺 乏整体优化模式、培养方式针对性不强、培养质量欠理想等状况。现结合当前我 国西医院校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做粗浅探讨。

1当前开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学中”模式,在党和国家“走 中西医结合道路”的倡导下,培养了一批适合中国卫生事业需要的中西医结合人 才,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科学、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尤其是随着现代疾病谱的改变,促使现代 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所谓“纯中医”或“纯西医”已难以 适应时代的需要,中西医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扩展和加深。比如在现代综合征、 医源性疾病、SARS等疾病方面,中医西医临床医生都在不同程度地应用中西医 学的诊疗手段从事治疗工作,并取得了比单纯采用中医药或西医药更好的疗效, 显示出了中西医明确指出:“坚持中医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为建设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而奋斗”,“加快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为中西医结合 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为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已纳入国家教 育体系。

2001年经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业委员会评议,结合高等学校扩大 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实际,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中西医临床 医学专业”。当前,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也将中西医结合列为与西医、中医并列的 一个类别,使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

2如何确定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模式 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我国新世纪卫生事业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 业人才的切实需要呢?西医、中医院校开办的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 应该相同还是应该各有特色?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在 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故有人认为,当前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面临的是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111。我院于2004年开始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是较系统掌握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防治疾病的复合型高级医学人才。

然而,中医和西医是在两种异质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科学,属于典型的不可培养绝非简单的将知识相加。中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 与疾病,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大差异。中医治疗重视的是得病的人,西医治疗 强调的是人得的病;
西医侧重于研究作为生物体的人,常常借助于动物实验对人 体的研究;
中医学侧重于研究自然、社会与身心一体化的人。

就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状况而言,现阶段仍处于临床结合阶段,尚未建立 较系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因此,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 应当强调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要中西医并重,重点着眼于临床技能的结合。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弄清楚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能够建立中、西医两套思路, 以更好地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及技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毕业后可以更快地 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就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言,传统的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包含 30%—40%的西医课程内容,而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由于其中医教学 力量雄厚但西医教学力量则相对薄弱,故其课程设置大多只是増加了西医课程的 内容和学时,仍是以系统的中医学课程为主。与此相对,西医院校的中西医临床 医学专业,由于其西医基础及临床教研室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仪器设备先 进、齐全,而中医教学力量相对薄弱,故其课程设置则西医课程为重、中医课程 较中医院校相对少些。问题是,中、西医课程的比例究竟是多少较为科学合理, 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可谓摸着石头过河。

无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在学制未延长(一般为5年)的情况下,要 完成中西医两套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确实给教与学双方都増加了较大的困难,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正是由于中西医两个学科体系的紧密相联和碰撞,才有 可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领先世界的创新和成就,才有可能不断地推进中西医的 学术发展及其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升华。

然而,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 主要分为四大块,即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这样结合的课 程设置,由于课程多、培养时间短,学生难于达到理解和汲取两种理论体系之精 华的目的,造就了一批专业知识不精、专业思想不稳、专业能力不强的毕业生,在中医专业方面不及中医院校培养纯西医专业的毕业生,出现西医不深、中医不 精的局面。有人将这样的毕业生的中西医能力比喻为“两个专科生”甚至是“两个 中专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难以将所学的中医、西医两种知识融合运用的, 也难以找到中、西医的最佳契合点,更难说发展与创新了。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 教育课程设置应该克服的问题。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到中西医结合生力军的前途和命运。

目前该专业的学生均为理工科的考生,他们此前所受的教育是以数、理、化为主 导的科学体系,建立的是因果联系、可量化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与中医理 论的随机辨证、抽象化的、宏观整体的思维模式格格不入。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对 中医的理论、经典、概念、逻辑往往抱一种怀疑的态度,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看 待。西医比之中医,更容易应用现代科学阐明,概念比较明晰,临床诊治也比较 规范,常常使一些学生倾向于学习西医,影响其对中医的深入学习。为此,笔者 认为,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精减课程门数,増加课程内涵,优 化课程结构,并注意调整中西医课程顺序,注重开设中医经典必须让学生信仰中 医,要真正学会中医的思维方法,具备辨证思维能力,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这 是中西医结合型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

4如何培养中医思维能力 中医学在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时,吸收了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数学、 生物、社会、心理、哲学等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文、自然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并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遇到中西医学本质差 异与中西医课程并设的矛盾,而且还不得不让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自己的大脑 中相互迁移。

目前我国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入学后,多数与西医其他专业 一样首重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课,专业课则侧重于西医,所谓的“前期趋同”。

其实,这对中医思维的建立是很不利的。应该改变目前先开西医基础课而后中西 医课程同时并进的现状,在第一学期就让学生接触到中医基础理论,如《中医学 基础》、《医古文》或《内经选读》等课程,让学生先建立中医的概念。主张中 医授课教师在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 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贯穿其中,让学生在掌握中医知识的同时,逐 步形成中医的思维方式。

5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考虑到较短的培养周期和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改革的关键环 节和核心内容则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由整合后的中医基础课程、西医基础课程、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后期临床各科 课程、公共课程五部分构成。以下四个方面值得重视。

5.1优化中医基础课程 为精减课程门数、优化课程结构,建议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优化、整 合,可将《中医基础理i论〉、《中医诊断学》合而为一,《中药学》、《方剂 学〉合而为一,压缩理论课时,精简教学内容,做到减少重复,突出重点,相互 衔接,有机联系,达到整体优化。既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又使 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系统学习西医知识。

5.2扎实西医基础课程 应充分发挥西医院校师资及设备的优势,要求西医基础课程系统、完整、 扎实,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西医基础知识,一方面为中西医双方的优势互补打下良 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将来在科研、临床等实际工作中适应“求生存、求发展” 的现实。

5.3开设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 开设具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如《中西医比较医学》、《中药药 理学》等,构建起中西医结合的桥梁,开发学生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中西医比 较医学〉应该在学生己系统学习了中、西医课程之后开设,实际是一门中西医比 较的总结课,可作为选修课开设。从中西医的起源、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 地域差异、生理学、病理学、病因学、发病学、治疗学等不同角度和方面对中西 医进行客观深入的比较,分析它们的同和异,特别是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找出 二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科学地认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色、优势、弱点,开 发学生改革、创新、突破的能力,将来利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问 题,使之成为新一代中西医结合人才。

5.4结合实际合理选择临床课程教材 有的学校对临床课程进行中西医一体化改革,采用《中西医临床内科学》、 《中西医临床外科学》、《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中西医临床儿科学》等教材,使中西医临床技能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然而这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教师同时精通某分科的中西教研室的教师 来讲,无疑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搞不好会讲得不伦不类、杂乱无章、深浅难定。

为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就目前西医院校的师资情况,笔者建议中、西医临床课程 分别开设并分别采用中、西医专业的国家统编教材。再者,如前所述,中、西医 学的理论框架是不可通约的,中、西医两套思路截然不同,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 一体化临床教材,对学生来讲学习的难度也是很大的。应该让学生在分别掌握西 医、中医临床各科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去分析、探讨二者之长,使中西医临床知 识和技能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在以后的实习与工作中形成独特而 宽阔的思维方式,成为能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知识防治疾病的复合型、创新型中 西医高级医学人才。

6科学安排临床实习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应分阶段进行,选择省内外具备条件的综 合性医院和中医医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重视培养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中医学实习阶段:共20周,在中医医院进行。主要实习中医内、外、妇、 儿、针灸科,旨在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综合运 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辨证论治的能力,培养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知识诊治常 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西医实习阶段:共30周,在综合性医院或西医医院进行。主要实习西医内、 外、妇、儿科、急诊科,着重培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综合运用西医基础理论和专 业知识的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知识对常见病、 多发病进行恰当的诊治,对急、难、重症能进行初步处理。

总之,有关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 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尚需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补充和完善。中 医西医两个专业的教师都要为探讨和实践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 养模式、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继续努力。

作者:孙冰,程刚,孙春燕(山东省济宁医学院 山东济宁272013) 第4篇:思考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培养模式及发展方向 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疗事业的3个组成部分,而中西医结合应是我国未来医学事业的发展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中医与 西医工作者的努力,中西医结合业已成为我国特有的医学学科。与西医、中医相 比中西医结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相当缺乏,而人 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本科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培养模式的不确定性。目前, 大多高校米用“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 床)”的教学模式气其中“两个基础”的模式较为明了,而“一个临床”的模式是不 确定的,是制约中西医临床医师培养以及中西医事业发展的瓶颈。中西医结合人 才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核心的问题应是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等本科教育的临 床培养模式,构建怎样的临床培养模式?如何培养成为了培养卓越中西医临床医 师所面临的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

1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经过10多年 的发展,目前全国有30余所中医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开设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院或系部,培养了一大批中西医临床人才。

通过访问全国30所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院校及综合性大学 的网站,对各个学校的培养计划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各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本 科的培养模式普遍为:
1.1学制 30所高校均开设了5年制中西医临床本科,部分高校还设置了7年制长学制 本科。国家“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提高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继续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2015年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广大的基层医师培养应以5年制本科为主, 大力发展5年制,本科符合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方针。而7年制应以培养高级中西 医结合人才为目标,丨首养方式应戈出精尖。

1.2教材 临床医学学习阶段普遍使用全国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教材是培养模式的 核心内容,目前编写的临床各科中西医结合教材遵循病证结合的编写思路,突出 中西医的优势互补。但是,在学生不具有中医和西医临床知识的前提下,一套中 西医结合临床教材能否实现学生既学通中医又学懂西医的培养目标,还有待教学实践的观察。可探索先分别学习中医与西医临床课程,具有了中医和西医临床基 础,再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的学习,尤其是7年制本科。

1.3教学模式 大多尚校米用“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 合临床)”的教学模式,“两个基础”的模式较为明了,而“一个临床”的模式是不 确定的,是制约中西医临床医师培养以及中西医事业发展的瓶颈。没有扎实的“两 个临床(中医临床、西医临床)”,很难有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思维的“一个临床 (中西医结合临床)目前可能更适合的模式是:打好“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 医基础)”;
字好“两个临床(中医临床、西医临床”;
升华为“一个临床(中西医 结合临床)”。

1.4师资 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的师资以中医、中西医结合师资为主,缺乏高水平的 真正意义的中西医师资队伍。可选拔优秀的中青年中医和西医人才,进行“中学 西”、“西学中”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培养。

1.5人才培养类型 各高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中西医临床 人才。教学实践证明5年制本科以培养临床型人才为目标,而7年制长学制本科应 培养学生成为既通中医又懂西医,既能临床又能科研具有中西医临床思维的研究 型人才。

2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探讨不能脱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客 观现实:(1)中西医结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展还不成熟,还没有成熟的学科 体系;
(2)中西医结合模式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实践都还不确定;
(3)具有 扎实中医与西医医学知识理论及临床功底的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 缺乏。

中西医结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学科的发展是有层次的,有阶段的,是动 态的,故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应立足于:(1)中西医结合无 论教学、科研、临床都是有层次的;
(2)培养模式是动态的,是随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基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客观现实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 立足点,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应遵循:
2.1中西医结合是有层次的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是有层次的,既要培养服务基层的临床型人才,这是 5年制中西医临床本科的培养目标;
也要培养既能临床又能科研具有中西医临床 思维的研究型人才,这是7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

中西医结合学科是有层次的,有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中西医方法上的基本结 合,这是战术层次的结合;
也有认识疾病,诊治疾病的中西医思维上的高级结合, 这是战略层次的结合。

2.2教学模式是发展的 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是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肖I[可米 用“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两个临床(中医临床、西医临床)”的 教学模式,探索“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 临床)”的教学模式,不应不根据实际都米用“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 “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教学模式,而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 的教学模式。随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最终应是“一个基础(中西医结合基础)”、 “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教学模式。

2.3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应深入思维水平 有规划地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 的基石,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中西医相互融合, 绝不仅仅是技术方法上的,更主要的应当是中医的整体思维与西医的分析思维的 逐步融合”。吴咸中院士强调“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思维方法很可能比解决一二 个具体诊疗问题更为重要。”这些论点从理论上指出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培养模 式发展的方向。

中西医结合的高级目标应是中西医思维的结合。培养具有中医与西医的知 识、理论、技能,又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思维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应是中西医临床 医学临床培养模式的追寻方向。为此目的,本课题下一步准备在进行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研究设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成战鹰,蓝文蕖,逯晶,刘惠娜(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 第5篇:完善中西医临床医学的课程设置 我校自1996年开始招收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方向本科专业学生,截 止2015年7月,共毕业16届,约4000人,就业率良好,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 遍好评,但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本专业毕业生对课程设置方 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本专业课程设置,对我校近3届毕业生进行了 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13、2014与2015年毕业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343人为 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