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层走班教学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以湖北省Y市为例] 分层走班

关于分层走班教学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以湖北省Y市为例

关于分层走班教学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以湖北省Y市为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总战略方针明确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 强大动力。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 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 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湖北省Y市作出了大胆可喜的教学改革尝试,S中学和Z中学 为了更好适应新高考,因材施教,两校正式实施了分层走班 教学,为湖北省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解分层走班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现实状况,笔者于2016年9月底至10月初 对两所中学实施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期揭示分层走班 教学面临的教学管理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 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使分层走班教学得以更有效 地推进。

一、 调查概况 Y市拥有400多万人口,作为教育强市,其义务教育稳步 推行,教育改革也走在湖北省前沿。从调查目的出发,本次 调查首先以典型取样为原则,选取Y市两所高中:一所是百 年老校S中学,地处Y市市区,是湖北省首批确定办好的重点 中学,湖北省最早的省级示范学校之一。S中学从2013年就 带头尝试分层走班教学的教学改革,2015年又进行新一轮的 尝试,在湖北省起到了带头作用。另一所是Z中学,也是全省办的好的重点中学之一,坐落在Z县城,是一所极具特色 的示范高中,2015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据此, 通过对S中学、Z中学两校的调查,来分析分层走班教学的现 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在参与实施的教师及管理者中 挑选了7位进行深度访谈,分别是S中学一位年级主任兼物理 教师、两位语文教师、一位副校长(主管教学),Z中学一 位班主任、一位数学教师和一位副校长(主管教学)。最后, 在具体被试的选择上,为充分体现随机抽样的原则,笔者在 两所学校实施过的班级中分别随机选取2个班,选择200名学 生填答问卷。最后,共回收问卷182份(S中98份,Z中84份), 其中有效问卷 17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5%。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被试的两所高中还处于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中。S中学从2013年至今,先后两次尝试分层走班教学模式, 第一次是物理单科在高一年级全面展开,试验半学期。经过 总结完善,第二次以综合科目开展分层走班教学。与此同时, S中学在语文学科也在积极开展走班教学,有所不同的是语 文实施分类走班教学,为学生提供古代散文、小说、诗歌, 当代散文、写作等课程让学生选择。Z中学2015年首次进行 数学单科小范围试验。结合两所中学的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情 况来看,通过调查发现,S中学和Z中学在分层走班教学实施 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师资短缺师资短缺的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任课教师人数过 少。S中学高二年级主任(原高一年级主任,同时也任两个 层级的物理老师)认为目前教师人数太少,根本无法满足一 个班分配一位物理教师。理由是全年级5位物理授课教师, 被分到A(A1-A3)、B(B1-B5)、C(C1-C5)三个层级,总 共13个班,1位教师要带2个班,有的甚至带3个班,这就意 味着任课教师需跨班教学甚至跨层级教学,由此可见师资十 分紧张。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是因为: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一 锅端”,一位教师多个班教学,但分层走班教学后,学生有 针对性地学习,教师就得实施差异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使 得教师与教学班级从“一对多”向“一对一”转变。原来的 教师团队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人数就出现缺口。S中学 的两位被访谈的语文教师也都提到,希望有更多的语文教师 来负责走班教学,因为语文教师除了在行政班完成常规教学 任务以外,还要花一节课晚自习在教学班进行选修兴趣课的 教学,一位语文教师肩负两份教学工作,可见教师不够的问 题突出。

在Z中学,3位数学教师在3个实验班(A1-A3)小范围开 展分层走班教学的尝试。在访谈中,老师们也提到这只是小 范围的尝试,以后全面开展分层走班教学以后,教师人数是 远远不够的,无法满足一个教师只带一个教学班。从开展情 况来看,教师的教学任务加重,恰好是师资短缺问题凸显的表现。

二是优质教师资源不足。开展分层走班教学以后,学生 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满意度却大幅度下降。据S中学 的语文教师反映,分层走班教学以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多, 学生接触行政班实施常规教学的语文教师,另外还会接触教 学班的语文教师。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会被更多的学生 所熟知,自然会有所比较,教学技能有待提升的教师会受到 更多学生的质疑。此次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观 念是一次重大的考验。调查结果显示,两所中学41.5%的学 生“特别喜欢”教学班教师,32.7%的学生“比较喜欢”, 14.6%的学生选“一般”,11.2%的学生“不喜欢”教学班教 师。另外,还有很多教师的观念无法转变,坚持传统“一刀 切”的教学模式,这也是此次教学改革的阻力之一。不难发 现,在分层走班教学试验的过程中,两校在选择学科以及任 课教师时,任课教师整体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观念都是重要的 考虑因素。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一流的教学技能,还要具 有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在每次的教学改革浪潮中经受住考验。

(二)教室紧缺 S中学、Z中学目前学校用地紧张,都普遍存在教室紧缺 现象,这给分层走班教学带来严重阻力。

调查发现,两校由于没有单独的教室专门用来分层走班 教学,因此现有的每个行政班教室都被重新划分为分层走班 教学的教室。S中学和Z中学的教师们都认为目前学校教室不够,只能将原有的行政班教室用来实施分层走班教学。

由于教室紧缺,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所在教室都 放满书籍、学习用品,没有足够的空间供教学班的同学使用。

S中学和Z中学都有学生在问卷中反映“换教室容易丢东西”、 “没有地方放书包”等问题。因此,教室紧缺导致学生上课 活动空间十分有限,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其次,没有单独 的教室用来自习辅导。Z中学的数学老师也为课后辅导没有 教室而烦恼。由于教学班涉及多个行政班的学生,课后时间 有限,辅导人数有限。自习时间学生都在行政班学习,不便 于数学老师为自己教学班的同学进行辅导。没有足够多的教 室,教学缺乏有效保障,所有学生在有限时间、狭小的空间 里流动学习难免造成诸多的其他教学管理问题。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调查发现,分层走班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以下 三个方面:一是S中学对综合科目分层未遵循真正意义上的 分层走班教学。综合科目分层指:人文科学即文综分A、B、 C三个等级;
自然科学即理综也分A、B、C三个等级。人文B 级+科学A级、人文C级+科学A级、科学B级+人文A级、科学C 级+人文A级。每个学生限选1种课程组合方式。对综合科目 上午或者下午进行走班教学,将“走学生+走老师”结合, 学生在一个教学班教室上完综合科目以后,回到自己的行政 班。高二年级主任认为开展以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综合科目 情况为分层依据是不合理的。例如,人文学科包括历史、政治、地理三科,在A级还是B级都是按照学生这三科的总成绩。

换言之,所在的教学班可能和自己单科水平不符合。这样以 总成绩分层走班教学与原义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不利于分 层走班教学长期顺利开展;
二是语文学科以选修课形式实施 分类走班教学太过保守。只是按语文学科的体裁类型开展, 也是扭曲真正意义上的分层走班教学模式。语文学科分类走 班:除了必修课以外,对古代散文、小说、诗歌,当代散文、 写作等选修课开展走班教学。若高一就开始对语文进行分类 学习,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引导,语文作为必修课其综合性大 大减弱,从而不利于语文课程的健康发展。S中学的一位语 文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学生很清楚选修课有很多内容高 考不考,目前这种走班教学是否是一种宣传、一种噱头。因 此对选修课开展分类走班教学也不是长远之计,改革步子迈 得太小,学校在保守性地尝试,没有彻底革新课程体系,教 师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样很难有成效;
三是课程安排时 间和课表不合理。Z中学则是换教室上完一节课就回到自己 行政班的教室,每天上课时间很有限,数学自习也在行政班 上,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便教师对学生课后辅导。数学老师 很难与学生相互熟悉,师生关系疏远,不便于教学的开展。

S中学也有少数提及“课程安排不好,和老师不熟悉”等类 似的问题。两所学校都是采取“一班一表”,课表复杂,不 便各位同学了解自己上课的时间、地点、教师等。

(四)班级交叉管理难度大通过调查得知,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后,班级交叉管理难 度明显增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行政班凝聚力下降, 教学班学生没有归属感。S中学、Z中学的教师在访谈中都谈 到:学生流动性太大,学生过于活跃,原来的行政班出现松 散不便管理的问题。而在教学班,学生又感到没有归属感。

S中学的副校长和一位Z中学高二班主任都谈及这一点,学生 觉得行政班的同学和老师都很陌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 30%的学生认为“纪律差,太混乱,与教师同学有隔阂”;

二是教师主体责任不明。教学班的老师主要保证教学,担任 班主任也是流于形式,下课同学们再次分散去别的教室上课, 学生的管理、教育弱化了。S中副校长谈到,教师上完课就 走了,很少关注本班学生的德育发展,也没法密切关注每一 位学生的成长。这就使得行政班和教学班的教师们责任不明 确,无法落实管理问题;
三是班委设置不合理。Z中学一个 行政班为了收发作业方便,分别有3个层级的数学课代表, 但问卷中仍有21名学生提及“作业不好收发”这样的问题。

这只是3个班单科小范围的试验,若各科全面开展分层走班 教学模式,每个班设置太多课代表,班委组成将会混乱不 堪;
四是班级的物品不便管理。访谈中S中学高二年级主任 和Z中学一位班主任表明,在教学班上课的时候,坐在别的 教室里,有些同学可能出于好奇随意翻动他人的物品,物品 丢失、损坏涉及多个班的班级管理,难免会比较繁杂。

(五)评价机制不完善两所中学觉得最难突破的还是在评价机制。经过访谈得 知,两校目前没有制定出完整的评价体系。没有完善、科学 的评价体系,很难评价班级、教师和学生。首先,对班级评 价不完善。在S中学关于文明班级的评比,除了对行政班的 考核,教学班也参与了评比,而教学班和行政班的班级模式 差异大,两套评价机制的耦合性有待考虑。在试行阶段,两 校教师都反映,行政班较之前更松散,教学班没有真正发挥 班级管理效用,目前只侧重于教学。其次,对教师的评价太 笼统。Z中学对教师的评价直接由教师所带教学班的成绩决 定。这极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会误导教师只注重对学生 学业的关注,而忽略了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培 养,而全面育人的目标会变成口号,无法在分层走班教学中 落实。而且在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阶段,学生成绩没有明显 变化,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教师对此次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 利于新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行。最后,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太单 一。从学生的问卷中可以看出,有43%的学生认为以考试测 验为主的评价不科学,考试成绩不能代表自己的学习情况, 以学业考试成绩作为全部评价依据是不全面的。

综上,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的时候,评价机制是最薄弱 的,但是在实施中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两校没有完整的评价 体系,教师的积极性很难维持,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监测,教 学改革很难顺利推进。

(六)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分层走班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实践中却发现,各学校有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优等生更 优秀,基础差的学生基础更薄弱。这其中的原因大致分两 点:分层走班教学期间,一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 化;
二是分层对学生的心理有影响。

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一个挑战。能自我分 配时间,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升很快。从学生的问卷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对你学习的促进作用”统计发现,S中 学的学生认为“促进很大”和“促进较大”中C层(最好的 层级)占74%(如图1)。由此表明,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中, 绝大多数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能从 中受益,使成绩提高,而且有C层学生提出“各科应该全面 开展分层走班教学;
应该继续实施”这样的建议。

然而对于那些学习习惯、自制力差的学生,每天背着重 重的书包在走廊、教室间穿梭,疲于奔命,却毫无收获。可 能由于学生及家长对分层走班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这 是变相地分“快慢班”,这种曲解会给学生某种心理暗示, 不利于分层走班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尤其是 基础班,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所有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聚 集在一起,课堂氛围不利于教学开展,时间久了,学生的成 绩肯定会受到影响。据S中学的任课教师反映,培优班教学 开展顺利,而基础班的教学是一个巨大挑战。

从学生的成绩的情况来看,Z中学的教师也表明基础班学生的成绩没有上升反而下降。统计学生问卷发现,认为“没 有作用”的学生中A1层(基础班)占67%(如图2所示)。结 果表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分层走班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从 中受益,对其态度很消极,因此成绩反而出现下滑。

从两所中学的分层走班教学现状来看,总体与学校教师 及管理者之间的期望差距较大,学生中“非常认同”占22.8%, “比较认同”占50.3%,“不太认同”占20.5%,“不认同” 占6.4%。通过进一步分析问卷以及对开放性问题答案的统计, 可以得出分层走班教学对优等生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对基 础薄弱的学生的负面影响更明显。

三、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分层走班教学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 师资短缺;
二是教室紧缺;
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
四是班级 交叉管理难度大;
五是评价机制不完善;
六是学生成绩两级 分化严重。诸多问题,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建议 1.建立教师流动制度 分层走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不仅需要全校 师生的积极行动,当地教育部门还应该动员校与校之间的合 作,建立教师流动制度让优秀教师在各学校之间流动起来。

区域内师资较好的学校选拔出名师、特长教师、学校优秀领 导干部,让这些优秀的资源帮助师资较弱的学校,给这些教师安排好分层走班的时间,规划好交通路线,安排校车接送, 对于整个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合理费用,建议由当地政 府或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实报实销,并对他们划拨相应的津补 贴。与此一来,分层走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校内部的教师资 源活动起来,各校之间可以通过教师流动制度,还可以让区 域内的优秀资源动态流动分布更均匀。故此,当地应积极鼓 励各学校联盟,实行教师交流轮岗,扩大教师交流学习的范 围,优化教学团队、创新教学理念;
领导干部阶层的流动可 以优化学校领导干部结构,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能更好解决 分层走班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

2.优化课程体系 经过调查发现,S中学和Z中学大胆尝试教学改革的目的 都是为了更好地对接高考,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满足不同 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让学生有选择探究学习的空间,对课程的学习更科学有效, 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直接与高考科目联系。在教育资源 不断完善的同时,课程体系也要不断优化,一是各科应该全 面开展分层走班教学。把更多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这不仅 能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准确的自我定位,还能激发学生的 自主探究学习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分层走班教学是新高考的 必然趋势,个性化的选择,对选考科目的全面走班才能真正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针对性的发展自己的各个学科,使 得学习更有效。保守性地开设,分层走班教学的优势没有真正发挥,师生没有全身投入这场教学改革中去,课堂教学没 有优化,只是流于形式,效果会大打折扣。二是同一学科可 以实行大课制即连堂上,减少学生的流动性,保证授课时间 和教学质量。三是为了更好地开设校本课程,学校应该积极 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教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拥有适 合自己学习需求的教材,从而更好发挥分层走班教学的优势。

3.明细班级管理制度 首先,政教处应该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协调各位教师 之间的教学管理问题,采取协作共同管理。

其次,行政班和教学班都应该制定耦合班级管理制度, 都安排班主任、设立相应的班委。教学班各科最好只选定一 个课代表,各科的课代表每天各自固定好收发作业的时间、 地点,避免混乱。

再次,班级可以制定相应的个人平时表现奖惩制度,班 委配合各位教师做好记录,以此来约束学生在行政班和教学 班的日常表现。另外,至于物品的管理,可以让所有的教室 归学校统一管理,并在教室后面设立存储柜,腾出更多学习 的空间。

最后,每位同学应有自己单独的课表,按照自己的课表 去相应的学科教室上课。

4.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是学生的评价。学生的日常学生生活管理,可以实行 “三师一体”模式:班主任、教学任课教师、成长指导老师。对学生使用档案袋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方 法。

二是教师评价。除了用教学班的学习成绩考核教师以外, 还可以用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选择这位教师的人数以及教 学成绩的增量等来评价教师,促进教师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研能力。

三是对班级的评价。以行政班为基本管理单位,以教学 班为重要教学组织形式。行政班级有其存在的优势,行政班 的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管理来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教 学班应以学分、教学相关的标准来评价,同时还要考虑两套 标准的耦合性。

5.采取双向自主选择模式 双向自主选择是指: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层级,自 己喜欢的教师;
教师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学生和想教的层级。

尤其是让基础层的同学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任课教师,有利 于他们克服心理的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双向自主选择中渗透 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选择中促进学生 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正是分层走班教学的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邱瑶.学科分层走班教学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5,(6):32-36. [2]赵仲华,褚佰荣.农村普高分层走班教学管理初探 [J].上海教育科研,2009,(3):64-65.[3]秦聪,王阳.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探索与困惑——对实 践误区的政策学分析与反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 (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