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保学在江西推行的原因
论民国时期保学在江西推行的原因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首先在江西试办和推行保学,随 后在全国推广,对乡村基础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以 江西保学为考察对象,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保学创设的 缘由进行分析。摘 要:
民国时期;
江西;
保学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清除共产党的影响, 发展乡村教育,巩固基层统治,重新整合地方社会,在保甲 组织的基础上创办了保学。保学是以保甲组织为基础,按保 设校,依靠保甲力量来推行的一种集义务教育与失学成人补 习教育为一体的基础教育。
1、清除共产党的影响是推行保学的直接原因 早在1932年8月,蒋介石在检讨军事“剿共”相继惨败 的原因时,认为苏区“民众深受赤匪之毒害,思想错误,行 动悖理,社会变态”,是“剿匪”失利的重要因素。所以提 出:“剿匪要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要加倍地运用种 种办法,积极地摧毁土匪所有一切组织,及其在民众中的一 切潜在势力,尤其是匪化的心理更应设法更变……尤其是教 化一般民众,使他们倾向于我们的主义,以巩固我们在民众 中的精神壁垒。”[1] 蒋介石急于在收复区发展教育有其深层的原因:一是企 图通过推行教育来宣传反共,宣扬三民主义,最终与共产党争夺民心。蒋介石深谙军事上的胜利还需要政治上的巩固, 苏区民众长期受共产党的影响,如不纠正民众的“错误思想”, 就不仅难于彻底消灭共产党,也难于最终得到民心。二是由 于战争的影响,收复区的教育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2、江西新式小学教育的落后是推行保学的一种动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在全国推行义务教育。1928 年,江西省教育厅拟订《厉行义务教育规程》,计划分五期 完成,每期6 个月。但举办第一期后,由于经费难筹而被迫 停办。
教育一向较为发达的江西,近代以来竟如此落后,究其 原因,主要有:第一,古代江西是联系南北的交通要道,经 济繁荣,书院众多,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近代以来,特别 是科举制度废除后,乡绅传统的仕途被断绝。一方面导致江 西的传统教育迅速走向衰败,另一方面,由于江西处于闭塞 的内地,新思想、新观念对江西冲击很小,新式教育起步晚。
第二,经费没有保障,使义务教育举步维艰。
3、省政府为了重新整合基层社会加快了保学的推行 1934年10月,红军撤出中央苏区,江西的军事“剿共” 已取得基本胜利。但经过7年的内战,不但教育废弛,小学 停顿,而且经济也遭受了极大的破灭,人民生活极其困苦。
另一方面,共产党地方组织仍然在活动,“全省散匪尚有枪 支七千余杆,鄱阳、景德镇、彭泽、湖口,不免有匪患,” [15]赣南各县还有红军游击队。地方各势力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政府与地方士绅之间关系微妙,收复区地主豪绅与民 众的矛盾更为尖锐。
4、保甲制度的办理为保学的创设提供了条件 为了尽快消灭共产党,国民政府首先在江西推行保甲制 度。国民党人认为江西的情形特殊,“非厉行保甲制度不足 以清匪源。”[19] 1931年,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南昌 行营颁发了《保甲条例》,在江西省43个“剿匪”县试行。
[20]在他们看来,在保甲组织的基础上创办保学有众多的优 势:(1)保学可以克服教育经费难于筹集的困难。保学的 大部分经费由各保自身筹集,使义务教育经费有稳定的来源。
(2)保学可以解决校舍问题。保学的校舍,以各保之公共 祠堂或由各保设法筹集款项,择地建筑。
5、中山民众学校的办理,为保学的创设提供了蓝本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在赣、鄂、豫、皖、闽 五省推行特种教育。[23]中山民众学校是特种教育的一个重 要产物。按《五省特种教育实施纲要》的规定,在收复区每 县设12所中山民众学校,招收儿童班和成人班。儿童班招收 10至16岁的儿童,以40至60人为一班,每天上午或下午上课 2小时,一年毕业;
成人班招收16至50岁的民众,以30至50 人 为一班,每天上课两小时,得于晚间上课,4个月毕业;
妇 女满20人得另设一班。[24]中山民众学校教学内容主要针对 “匪化”教育,纠正民众“错误思想”为侧重点。教学科目 有:(1)国语(包括公民):以宣扬三民主义,宣传反共为主要内容。(2)算术:侧重于简单的计算知识。中山民 众学校成为教化苏区民众,宣扬三民主义,积极反共的重要 场所和手段。在这样的情形下,保学作为一种既能达到普及 教育又能节省经费的教育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参考文献:
[1]蒋介石:《剿匪技能之研究》,《国闻周报》, 第10 卷21期. [2] [4] [11]《江西省教育志》,方志出版社,1996 年,第484、3、105页. [3] [8] [24]《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 辑第一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第1143、1131页. [5] [21] 陈鹤琴:《江西保学的回顾及展望》,《赣 政十年》,1941年,江西省政府编. [6] [25] 程时煃:《十年来之江西教育》,《赣政 十年》. [7] 《江西地方教育》,1935年,第1期,第3页. [9] ?黄述连:《自晋考察后对于本省义教之意见》, 《江西教育》,1929年,第一卷第1期. [10] 陈剑修:《本省二十一年度教育计划》,《江 西教育》,1932年,第二卷第7期. [12] 程时煃:《检讨过去与努力现在》,《江西地 方教育》,1935年,第1期. [13]《江西教育公报》,1930年,第3卷第35期.[14]《玉山县推行保学概述》,《江西地方教育》, 1935年,第25期. [15] 程宗宣:《本省地方教育改进之路》,《江西 省地方教育》,第1期. [16] 熊式辉:《县训与教育》,《江西地方教育》, 第4期,1935年. [17] 贸鑑千:《普及教育问题》,《江西地方教育》, 第2期,1935年. [18] 秦凤翔:《保学中心地方建设》,《江西地方 教育》,第7期,1935年. [19]《江西通志稿》,第26册. [20] 程宗宣:《本省地方教育改进之路》,《江西 省地方教育》,1935年,第1期. [22] 程时煃:《写在保学专号之前》,《江西地方 教育》,1935年,第7期. [23] 详见拙文:《民国时期江西的特种教育》,江 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6] 程时煃:《在全省义务教育行政会议上的讲话》, 《江西教育》,1937年,第25期. [27]《江西省政府教育厅特种教育实验区实施概况》, 1937年,江西省教育厅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