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校农村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微探
中职卫校农村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微探 针对本校开设农村医学专业现状分析,就《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进行探索, 以促进学科建设及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有限的医 疗卫生资源80%分布在城市,只有20%分布在农村。为解决农村地区卫生技术人 员不足的问题,卫生部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增加 了农村医学专业,主要目的是为边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培养执业助 理医师(乡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通过对本省基层农村卫生技术 人员现状的调查结果,制定该专业的招生计划。我校在2011年增设农村医学专业, 并于同年秋季开始招生,三年来招生人数逐年增加。
在农村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医学基础》是学习中医学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的职业能力和 服务水平。而中医学中的一些常用中草药、临床操作技能、急救技术等,在农村 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因此,面向农村培养的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尤其需要掌握《中 医学基础》课程。
1 教材分析 《中医学基础》教材涵盖了基础理论、养生防治、中药方剂和临床技 能等知识,在内容上体现出深奥抽象的特点。整个中医学体系的内容浓缩在一本 教材,用几十个学时完成教学,内容多而不精,加大了教师讲解的难度;对学生 而言,由于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容易对学习感 到失望,甚至厌学。
2 学生素质分析 从农村医学专业三年来的招生情况分析,由于学校扩招几乎不设置入 学门槛,导致该专业的学生素质令人担忧:大多数学生为“中考淘汰生”,文化基 础知识极为薄弱,学习能力低下;另一方面,大多数中职学生年龄较小,没有主 动学习的观念,甚至完全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读书,自控力、自律性不强,容易 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此外,在入学后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具有孤儿、 单亲、留守等背景的学生数量在50%以上。这部分学生中不乏聪明好学、接受能 力强的孩子,但是由于家庭及社会的因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与人沟通等因素也成为学习上的障碍。
3 教学探索 3.1 整合教材内容:
目前所用的教材,只是大专、本科的缩略版,不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 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此,势必对教材进行整合,在基础理论模块以“必需,够用” 为原则,不追求面面俱到,较难的内容不必“深讲,精讲”;在临床技能模块,教 学大纲参考的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为4∶1,根据我校情况调整为3∶2,通过适当 增加实践课,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工作过程的充分体验,强化学 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
3.2 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
虽然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学校已广泛使用,但在中医学方面的精品课件 还是比较少。这主要与中医学内容深奥抽象,缺少视频、图像资料等因素有关。
笔者坚持运用多媒体教学且不断改进,通过视频、图片等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又 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此外,还可以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 “望诊”中用大量临床图片展示舌诊图片,既解决了挂图、模型失真的问题,又避 免枯燥、乏味的讲解,节约了时间;在“中药”内容中将原药材与饮片对比展示, 使学生意识到身边处处有中药,激发了学习热情;在针灸、推拿、拔罐等实践教 学中循环播放视频,使学生查缺补漏,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任务,突 破重、难点。此外,针对学生经常用手机上网、QQ的情况,教师可以提供中医 课程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学习浏览,并在QQ上答疑解惑。
3.3 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联系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纽带。教师以案例为教学手段培养 应用型人才,而学生通过对案例的主动探索,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典型案例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采用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教学、临床经验,通过 定期到医院进修学习,收集有效病案,促使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 的目的。
3.4 运用兴趣教学法:中医学既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医学应中华 民族生息繁衍的需求,融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文化的重要部分[1]。
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接触了大量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学 知识,但这些知识是比较零乱的。因此,当学生接触中医学课程以后,会发现生 活中的自然现象,长辈们处理疾病的方法,甚至日常的饮食保健等,都是中医学 理论的运用,进而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兴趣 教学法”,设置知识链接,将课本知识进行拓展,例如: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可 以用“阴阳”归类的自然现象;列举自己家乡常用的草药及功效;平时的饮食中体现 “药食同源”的例子等等。
3.5 强化技能培养:
中职教育要培养的是符合就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因此, 在教学中要树立“贴近岗位”的观点,强化实践技能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的能力。在课时设置中加大实验课的比重,临床技能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罐 等则尝试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采用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职业情感。
3.6 改革考核模式:
传统的考核模式,往往是期末考试定终身,过分强调了应试能力而忽 略了操作技能的培养,这种考核模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对成绩 的考核标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向,所以不应该把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 考核标准,而要将实践技能操作强化训练和达标考核相结合[2]。教师是课程的 设计者,是学生学习的策划者,在考评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标 准及评价指标,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4 结语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而成 的医学体系,至今仍然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是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不可缺少 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探索与改革,使学生能更好掌握中医学基础知 识与实用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 的职业理念。
作者:李兵 来源:赤子 2014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