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部件性能试验实验课程的实践的路径分析]课程实施的路径

机械零部件性能试验实验课程的实践的路径分析

机械零部件性能试验实验课程的实践的路径分析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 重要环节,对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 是学生学习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进行工程实践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开拓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 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多以验 证性为主、实验学时设置不合理等弊端,我院针对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课程的内容、特点及要求单独设置了机械零部件性 能试验实验课程,相比以前的课程实验增加了学时数,为48 学时,实验内容也做了很大的调整。

1 编写机械零部件性能试验教学大纲,合理设置实验项 目及内容 根据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内容及以往的实验设置情 况,我们主要开设1个认知实验、3个大实验项目。每一大项 中再设置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内容,以 达到巩固专业基础知识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设 计及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1 机械认知 这个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参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 创新设计陈列柜,通过观察分析各类机构、零部件及创新方 法等,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知,同时激发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1.2 机构分析实验及创意设计 实验主要内容为:(1)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要 求学生分析机构,画出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主要目 的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及机构自由 度的计算方法,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2)机构创新设 计及模拟: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机构运动方案,并进行机构组 装、调试、运行及改进,最终确定方案。目的在于通过实验 使学生灵活运用机构组合、机构演化与变异,创造性地设计、 拼接机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对方案 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实际测定,检验设计 的方案是否满足工作要求,培养学生对各种常见机构的综合 运用能力及创新设计能力。通过机构的方案设计、机构的组 装调试及模拟运行等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团结协调能力得 到较好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 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及参加各类机械 创新设计大赛的热情。

1.3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分析及创新组合 实验主要内容为:(1)各种典型机械传动装置并测试 参数曲线及分析比较:要求学生分别组装带传动、链传动、 万向节传动、蜗杆传动、齿轮传动等测试装置,并测试在传 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分析比较运动特点及优缺 点。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组装各种典型机械传动装置,并测试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进一步分析比较各类 传动的运动特点、优缺点及使用场合。(2)优化创新设计 组合传动系统:要求学生创新设计组合传动系统,进行组装 调试并测试各类参数,分析比较各类组合的优缺点,最终确 定最佳组合传动系统。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优化创新设计组合 传动系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动系统的合理布置及优化、 传动效率的提高等的创新设计意识,巩固学生的机械设计能 力与工程实践能力。

1.4 机械零部件性能试验 实验主要内容为:(1)减速器拆装及轴系结构分析:
要求学生正确拆装各类减速器,画出轴系结构图;
了解减速 器整体结构以及零部件结构特点和作用;
测定减速器主要参 数,如中心距、齿轮齿数、传动比、传动方式、判定输入、 输出轴;
确定斜齿轮或蜗杆的旋向及轴向力;
观察轴承代号 及安装方式;
等等。目的在于通过对减速器的拆装、结构分 析和对轴系结构测绘的过程,全面细致地观察齿轮减速器的 整体结构以及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并了解它们是如何综合考 虑满足功能要求、强度刚度要求、加工工艺要求、装配调整 定位要求、密封润滑要求以及经济性要求的,以达到理论联 系实际,加深关于结构方面的感性认识,为能设计出较为合 理的减速器打下良好基础。(2)渐开线齿轮范成及齿轮参 数测定:要求学生用范成法原理加工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

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用范成法制造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
了解渐开线 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
巩固并熟悉齿 轮的各部分尺寸与参数的关系和渐开线的性质。(3)刚性 回转件的动平衡测试:要求对刚性转子进行动平衡测试。通 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动平衡知识,熟悉刚性转子动平衡的方法。

(4)滑动轴承性能测试与分析:要求学生测试动轴承的特 性曲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与承载量曲线等。目的在于 使学生了解滑动轴承的动压油膜形成过程与现象;
了解滚动 轴承、滑动轴承的特性、使用场合及各自的优缺点。(5) 轴系结构创新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轴系结构并组装,分析 轴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若发现错误或是不合理之处,应修 改轴系结构设计方案,并重新组装轴系结构;
绘制轴系结构 装配图。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与其设计,弄 懂轴及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能、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 要求与常用轴系结构;
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 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等。

2 充足的实验课时,促使学生能深入到每个实验中去 传统的课程实验都是依附于课程的,实验学时往往都很 少。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实验总学时为14学时,分两 个学期完成。由于课时少,只能安排一些最基础的验证性、 综合性的实验。在实验中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按照教师 的指导完成实验,给学生思考摸索的机会很少。现在的机械零部件性能试验课程有48学时,一学年内完成。在设置上增 加了一些创新性、设计性的实验。学生对每个实验都能充分 投入,对实验仪器、实验原理等都能充分地熟悉了解,实际 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在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上也给予充分的 思考时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形式, 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实验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指导的实验 教学形式。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对实验中一些零部件的 作用以及较为复杂零部件搭接方法采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演 示,使学生快速了解零部件功能,同时增加了学生设计方案 的时间。每个实验都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检 查认可后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实验中教师给予学 生最大的自由度,放开手脚,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当学 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以帮助或提示,并引导学生主动查找 相关资料,从多角度、多渠道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不断进行 探索和创新。

4 教学实践效果 两年机械零部件性能试验实验课程教学,已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4.1 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也深化 对本专业的感情 传统实验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造成许多知识点学生未能完全理解。通过机械零部 件性能试验实验课程,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大大增加,能充 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并促使 学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同时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提高了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4.2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的设置由简单到设计性、创新性的过渡,促使每个 学生都能投入到实验中去。通过方案选择设计、传动系统优 化设计、综合性能测试等,使学生将多门课程(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控制理论、计算机语言等)的知识或多项单独开 设的实验合成一项综合实验,所学理论知识得到全面系统的 复习,同时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通过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创新优化,能较好激发 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4.3 大大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及实验室的使用率 实验学时和实验项目的增加,让以前闲置的实验设备都 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实验室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实践 活动条件,促使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各类工程技术创新大赛, 并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进行方案的模拟运行。

4.4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 精神 由于大部分实验的实验条件和方法都由学生自己拟订,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理论上可行,但实际做起来困难的情 况,有的学生会出现急躁、心灰意冷的状态,指导教师应给 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使其及时调整心态,正确对待挫折, 并积极思考。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分工明确、互相协作,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5 结束语 机械零部件性能试验课程实验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实验设备 的维护与保养等问题。今后我们将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进 一步完善实验学时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胡宏佳,王世刚.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 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29):
233-234. [2] 吕宏,刘大力,杨春梅.谈“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 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森林工程,2012,1(28):
87-88. [3] 郭淑芳,吴健,刘红俊,尹中伟,徐斌.机械原理及 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教学实践[J].中国现代教 学装备,2009(13):84-85. [4] 陈霞,温彤.机械设计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237-237 [5] 高良凤,胡伟蓉,何向东.开设创新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