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演进]

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演进

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演进 摘要: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计 算机实验课程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形成阶段和信息技术课程 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其间,课程思想从最初的“程序设计 语言是第二文化”发展到信息素养的培育,现在还在不断地 演变及进化中。本文抓住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线索, 厘清了课程思想演进的脉络,揭示了课程思想发展的方向, 即计算思维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思想,有思想的 信息素养才是真正的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 (2016)12-0038-04 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机实验课程阶段。学习内容为Basic语 言编程及常用工具软件,时段从1980年至2000年。第二阶段 是信息技术课程形成阶段。信息技术被纳入课标,信息素养 被列为培养目标,学习内容为“基础必修+5门选修”,时段 从2000年至今。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将在“立 德树人”总方针的指导下,借鉴国际前沿发展成果,厘清信 息技术教育的实质内涵,明确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形 成稳定的学科概念体系,这一时段将从2017年秋季开始。由于各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时期不同以及人们对信息技术的 认识不同,所以课程思想也在不断地演进发展中。

● 第一阶段: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 1981年,在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WCCE)上,苏 联学者伊尔肖夫院士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 化”。受此影响,在我国部分高校学者及教育专家的建议下, 教育部于1982年决定在5所大学附中进行计算机选修课实验, 并编制了第一个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试验性教学大纲,由此开 启了我国普通高中计算机教育的历程。

1985年,在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WCCE)上,美 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系科尔教授提出,“计 算机课程的目标必须使参与者使用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 工具”;
198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了第二个计算机课试验教 学大纲,引入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等应用软件, 开课年级向初中发展;
1994年,又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 程指导纲要(试行)》,并确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等18所学校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实验学校;
1997 年,又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进行了修 订,把计算机课程分为可选的若干模块,开课年级从高中到 初中,一直延伸到小学。一个以“计算机工具论”为主导思想的普通高中计算机课程架构,在我国正式成形。

而此时,国际上已经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且基于信 息素养的教育正在世界各国逐步兴起。早在1983年,美国信 息学家霍顿(Horton)就提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 程, 提高人们对电子邮政、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 用能力。从此以后,信息素养教育就逐步成为美国基础教育 的重要方面,信息能力、媒体素养和ICT能力成为要达成的 三大核心目标。英国在1988年将“信息技术课”列入国家统 一课程,并在1998年拟定了中小学信息教育目标和课程评价 标准。日本在1999年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 教育的发展方向,其每年一度的信息学水平考试已成为仅次 于高考的全国第二大考试。澳大利亚也提出培养七项“学以 致用”的关键能力,其中包括搜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 以及表达想法与分享信息的能力。印度在1998年制订了要成 为“全球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和“信息革命时代先驱”的目 标,十分重视信息教育和信息产业。

面对国际上信息素养教育的兴起及我国中小学计算机 课程发展的现状,国内一大批专家、学者纷纷为普通高中信 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建言献策,力求发展。

南国农老先生认为,“教育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是信息能力,也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 德,但是要特别重视信息能力的培养”。

李克东教授提出了信息素养的三个基本要点:信息技术 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能够运用信息 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他认为,“信息素养是 传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信息素养主要由信 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 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 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利用”。

王吉庆教授把信息素养诠释为“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育 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等的修养 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 识以及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 评价”。

李艺教授等学者则把信息素养进行了分解,认为“信息 素养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其中,知识为其他五个部分提 供基础准备,评价调控为其他各个部分(包括知识部分)提 供必要和重要的形成保证。因此,知识和评价调控这两个部 分组成了其他四个部分的共同承载;
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三个部分有机相联并呈现一定的层级;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是一种精神的领航,渗透于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中 并相互影响,六个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尽管学者们对课标中提出的信息素养的内涵有不同的 理解,但其中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成为共 识的要素,为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信息技术课程思 想确立了基调,为这一时期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会议,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通知》《中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将“计算机课” 变更为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的更国际化的“信息技 术课程”,并要求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 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之后,随着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发生 了重大变化: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其中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作为综 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
而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列为技术 课程之一的独立学科。之后,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理念,即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 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 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 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 养的公民。并由此设计了以《信息技术基础》为必修,以《算 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 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为选修的“1+5”模块的内 容架构,一个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较为完善 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就此建立。

在此阶段,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提升学生信息 素养”的目标符合本世纪初教育的主流思想。课标的实施在 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规范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从2002年至2012年,我国普通高中共毕业7600余万学生, 目前他们已逐步走入社会。这些学生受到的信息技术课程熏 陶及普通高中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 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统计局信息化发 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中国信息化 发展总指数仅为0.494,处于信息化发展低水平阶段,而到 了2012年,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上升为0.7560,接近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并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我国的第一类地 区(信息化发展高水平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浙江、 广东、江苏6个省市)在2012年的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平 均达到0.922,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2倍,在世界主要 国家的比较中属于中高水平行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的建立及实施在客观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 第三阶段:“立德树人”框架下的信息技术学科核 心素养培育 2012年,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2013年5 月,林崇德教授领衔5所高校96名研究人员经过一年的研究, 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报告》,研究认为,课 程应从社会参与、文化修养、自主发展等多个方面共同作用, 促进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教育部于2013年组织的一项关 于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也表明:明确规定不同学段的学 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应达到的素养水平是目前各国研 制教育标准的共同趋势。近年来,美、英、德、日、俄、韩 等国纷纷制订了新的基础教育课标,以此来强化学科核心素 养,强调科学技术应用。

2013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实施现状调研”,其 调研的重点之一是课程的定位,其内容包括信息素养的内涵 如何理解等问题。对此,有80%的受访者认为,虽然课标有 信息素养的定义描述,但大部分人对信息素养的内涵掌握得 不够确切。课标中对信息素养的叙述过于笼统,不细致,没 有准确的标准来判断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在实际的课堂教 学中可操作性较低。

不少受访者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使用这个工具去做什 么东西,而是理解技术背后的一些分析能力,这有助于学生 以后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问题,但困难的是,无论是课标还 是教材,都还没有真正引领教师、学生去挖掘技术背后的东 西。信息技术课程要重视技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培养本学 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得其他学科无法获 得的知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对信息素养的内涵表述及挖掘 技术背后的思想,已经引起了基础教育界教师和教研人员的 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课程及课程思想的局限。

这一时期,国际上的信息技术教育思想正在发生变化。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 真(Jeannette M.Wing)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概念,即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 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一观点立即在国内外信 息技术教育领域引起极大反响,学界开始思索信息素养与计 算思维的关系,并开始思考把计算思维引入信息技术课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先生认为:科学思维主要分为理 论思维、实验思维和计算思维三大类。计算思维无处不在, 当计算思维真正融入人类活动的整体时,它作为一个问题解 决的有效工具,应被人人掌握,处处都会被使用。自然,它 也应当有效地融入每堂课中。2010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九校联盟(C9)计 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这开启了以计算思维为 核心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基础教育领域,计算思维的思想和方法也引起了专家、 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09年7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李 国杰院士表示,计算思维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它 不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还应当使每个孩子在培养解析能力 时除了掌握阅读、写作和算术之外,还要学会计算思维。2013 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李锋博士也认为:发展学 生“数据抽象、模型建设、自动化实现”的计算思维、提高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课 程的一种重要内在价值。2015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任友群 教授指出:现代学生要掌握学科背后的思维,让他们从学习知识技能走向培养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目标不再是教会学生使用一种或几种工具,而是让他们成为 “数字公民”,对数字、系统、计算、数据库等概念的理解 更加透彻。201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钟柏昌博 士指出:以计算思维为指导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内涵的建设, 不仅有利于克服“狭隘工具论”的影响,而且有利于将计算 思维塑造成一种基本的学科素养,凸显其基础教育的价值。

国内外教育思想的变化,促使人们不断地拷问:信息意 识、信息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全部内涵吗?这 样的内涵能不能真实反映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想?是否 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能不能形 成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信息技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仅以意识、能力和伦理道德来衡量 信息素养,会缺少信息技术课程最为重要的核心,即课程的 思想、科学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因此,信息技术课程 应在发展计算思维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能力方面进 行改进,让计算思维成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思想, 让信息素养充实而丰满,从而在“立德树人”框架下的基础 教育课程架构中,完整地构建以理论思维、实验思维和计算 思维为基本思维的科学思维的培养体系,真正确立信息技术 课程的核心地位。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艺,钟柏昌.信息素养详解[J].课程·教材·教法, 2003(10). [4]董玉琦,解月光,孙启林.信息技术教育国际比较研 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张家军,张兰.国外中小学信息素养课程设置及启示 [J].基础教育,2009(9):56-6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
//www.moe.edu.cn/. [7]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 组.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研究报告[R].2014 (04). [8]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J].中国大学教学,2011(01):7-11.[9]李国杰.应使每个孩子学会“计算思维”[N].光明日 报,2009-07-27. [10]钟柏昌,李艺.计算思维的概念演进与信息技术课 程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15(07). [11]李锋,王吉庆.计算思维: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内 在价值[J].中国电化教育,2013(8). [12]任友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中国思考” [EB/OL].[2015-06-30].浙江教研网. [13]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科调研组.普通高中学科 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研报告[R].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