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和谐型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和谐型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和谐型分析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 活动获取知识。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 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 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 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学习《学棋》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学习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 线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 动嘴读、动手划、动脑想,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 学生,能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 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二、全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呢? 1、当好良师益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人 意识,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 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把教学活动看成是 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

2、教师妙用表扬,学生激活课堂。教师如果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但教师要学会如 何去评价学生的回答,不要只是简单地说“好”、“不错”、 “真棒”。比如在学生朗读课文时,如果他的感情不是很投 入,但他的声音很响亮,教师就不能一味地否定他,而可以 这样评价:“你的声音很响亮,如果再投入点感情的话,那 就更棒了!你能再来一次吗?”相信这样的表扬方式对提高 这位学生的朗读水平会有很大帮助的。

3、挖掘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 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 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 重要的意义。老师应特别注重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放在 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 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 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 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

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 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 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 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 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 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 口语交际能力。

四、创设课堂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 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 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爱因斯坦说:“学 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 成为科学家的。”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更懒,碰到 一点点难题就跑来问老师。这个时候,老师不要直接告诉学 生答案,应该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或者可以适当地做些提 示,哪怕多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自己能解决。

有了一次的成功,相信他们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 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 共同合作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了。在小组合作 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 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熟练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 略,做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