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方式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方式 无论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或是从对学生的发展要求, 还是学生个人心理诉求,都表明信息技术给高中语文阅读教 学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 学是一种必然,师生实实在在深享其益。信息技术渗入生活很多领域。商品出售统计更方便,阅 读方式更多元,通讯工具功能更强大,银行存取款自动化。
而银行的自动柜员机,更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极致。同时, 不难发现,以往的科技产品如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等从 生活用品都成为教学手段,如今又逐渐被信息技术替代。这 些现象都说明一个事实:信息技术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手段。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中是这样表述的:“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学习利用多种 媒体,搜集处理信息资料。”这样的要求与时俱进。面对网 络时代信息爆炸的特征,学生不掌握这种能力,是跟不上社 会发展的步伐。在中学阶段开始培养这种能力,有助于学生 在高等学府了解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有助于科技文 化的创新。
从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看,趋于理性的他们不只渴求了 解外面的世界,更追求对自己喜欢领域的深层认识。必修与 选修、课本与读本,已不能满足他们兴趣爱好或是求知欲望。
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已有一定基础,学习态度比初中生更能 自律。而网络环境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又增加了同学交流学习效果的机会,学生学习心理更加放松。网络课堂的 模式更受学生欢迎。
信息技术的确给教学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学的每个 环节都已离不开信息技术。备课找资料、上课用课件,课后 写反思;
视频、音频等生动又活跃气氛、PPT幻灯片显示鲜 明又快捷,反思电子化便于归纳修改。教研活动可突破传统 形式进行网络式沙龙。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确是现代教学的新宠。很多教师 对它的利用极高,但对大纲要求的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资料” 却视而不见,不尝试运用网络技术到课堂。上世纪末开始引 入信息技术,当时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语文课堂,不知吸引了 多少目光,跃跃欲试者很多,但吃螃蟹的人不多。十年都过 去了,独木难成林,形不成气候。这是什么原因?仅有的“独 木”能不能秀于林呢? 一、阅读资源的多而无当,杂而无用。
教师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能“吃”得多一些,即使“吃” 的不多,那能多看一点也是好的。这种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
但试想一桌满汉全席,看都来不及看,更何况叫出名字?叫 不出名字,影响也不大,只管让人选择挑自己喜欢吃的。但 有时间吃了自己喜欢吃的,却无暇回味出这菜的味道,那岂 不是可惜了?如果吃了,却不吸引,那真是浪费了!因此, 宁愿少吃一点,吃好一点,吃出味来,吃到营养。
有人可能要反驳,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培养学生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吗?这么多信息资源不正是绝佳的途径吗?网 络课海量信息的优势不正好充分体现了吗?产生这些疑问, 不足为怪。因为他们都有一蹴而就,一口气吃成胖子的急切 愿望,却不知“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网络课的优势只 是服务于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手段,目的是完成阅读的目标, 而不是为了体现网络优势。所以有点舍本逐末的嫌疑。
我们并不否定信息技术的优势,只是建议在发挥其优势 时,能够先计算学生的阅读速度,以高中生的要求是每分钟 不少于600字,不超过800字,那么课堂上以安排学生阅读的 时间乘以阅读速度得到的阅读容量才是最适宜的。而素材的 质量则是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有关的为宜,不能沾到一点 边就装进筐里。
二、交互探究的纷而无序,收效不丰。
交互探究的表现形式多样而杂乱,有QQ、MSN、Email、 论坛、博客等交流形式,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与在线网 友等人的交流等多线性,是教师无法控制的。即使有教师机 控制,但效果也不佳。其二,学生讨论的某些内容,可能游 离于课堂,教师也无从得知。其三,关于某一问题的讨论过 程与探究结果混杂在一起,一个符号、一个字、一个表情都 被学生作为一个成果跟帖,是无多大意义的,有碍教师发现 的精华。其四,特别是初试的教师容易对学生的交互放任自 流。
有人认为网络交互的优势是促成了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也促使学生敢于发言。多加限制,是违背平等原则的。
再说学生走出校门后,难道还要教师在一旁督促指导吗?这 样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虽然高中生比初中生更有自控 性,适合开展语文网络化的阅读教学,但他们的自控性不及 走出校门的成人的自控性,所以还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现 场指导督促,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探讨,使交互的活动更规范 更合理。
由于交互的表现形式纷乱而无序,探究的主题不适量, 学生上课的精神集中不够,学生对问题的探讨通常不够深入。
讨论过程与讨论结果混杂,师生如从跟帖中觅得几个精华帖, 较费时。而对学生的探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很难做到及 时的针对性的指导,而只能是普遍提醒。此类现象,导致探 究合作的效果也是不太明显。
这就需要教师在构思网络课堂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选择适量的有意义、有价值、有吸引力的问题,一般3 个为宜。既有选择性,耗时也不多,指导相对到位点。(2) 固定反馈形式,不拘交互形式。要求学生探讨成熟的结果反 馈在提供的地址,而其他的交互形式相对可宽松一些。布置 任务,并辅以奖惩机制,激发探究的热情,能减少一些无意 义的交互。(3)安排合理的交互探讨时间和评价时间。
三、学科意识的含糊不清,本末倒置。
本人在尝试中,曾经制作关于《二胡情韵》的课件。上 课步骤如下:师先准备两段音乐《梁祝》《二泉映月》,由学生猜测 是什么乐器,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在“二胡情韵”资料库中, 有“FLASH欣赏”“散文阅读”“名家介绍”,所以学生可 以根据兴趣各取所需要。根据教师的引导“寻找材料之间的 相同点”,自由分组,选择其中一版块进行学习,学有余力 的学生可进行多版块的思考。探究结果反映在论坛对应位置。
师归纳学生的答案类型,拉二胡是平民的,生活大多很艰难, 二胡的名家多数都是江南的。师再激疑深入探究,并发帖子 鼓励学生思考:二胡为什么与平民有关?二胡为什么与江南 有关?二胡为什么经常表现为悲凉? 曾有一人问我,你这堂课能作为语文课吗?我深思之后, 终于获得了如下感悟:作为研究性学习,这课件是完全可以 的。但本学科语文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在语文探究中,涉及到学科渗透或融合,是有利于学 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但如果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其 他学科如音乐、政治、历史等现象剖析上,而置语文本学科 的教学特点而不顾,放弃文字之韵、文章之美、情感之真, 这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四、阅读课程的零星点点,无系统性。
语文阅读教学网络化在高中阶段的突出现象是零星点 点。搜索网络上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资料,绝大部分是 教师用的教案,且多要注册还要点数才能使用,而没有适用 学生用的学案。即使搜索到一些课件,往往是某个主题式的探究,或是几篇课文。网络上很难找到一个平台能够真正系 统而全面地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式学习。
网络课程的系统化是一个耗时长久工程。它不仅需要教 师对高中语文教材有个宏观的把握,还要对不同体裁中哪些 适合制作网络课件有个深入思考。除此,周围高考的压力与 个人计算机能力都与这有密切的关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所 要达到的目标是对不同文学体裁初步鉴赏的能力。这就需要 教师针对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不同体裁建立不同的网 络教学范例,一堂课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掌握 学习的方法。如散文类,可分叙事类、抒情类、写景类等;
诗歌可分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也可把必修中的板块模式, 每个模式选择一篇,进行主题式探究。
五、结语 回顾以上几点,不难发现,这几点是有密切联系的。信 息资源多而无当,影响了交互的深入,所以探究式学习收效 甚微。虽然信息与交互都处理得当,但如果高中语文学科特 点不明显,对阅读教学也无多大益处。虽然将资源、交互、 阅读特点等综合考虑,但如果不持续、不将网络课系统化, 那么真正培养出来的一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由于得不到 巩固,也会退化,那么信息技术真正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也就成了昙花一现。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如资源、 交互用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刃上,并且能坚持下去,才能 使教学真正优化。由于使用不当,而没有让信息技术成为辅助,竟成为束缚,这也是始料不及的。由于这些吃“螃蟹” 的人,也许吃相不太好看,也许吃了还腹泄,总之让其他围 观的人敬而远之。改变这种现象,还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青年教师加强业务素质。
青年教师有冲劲,有干劲,同时也有革新的意识。除了 鼓励他们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要多培养对青年教师的 业务素质。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达到 哪些要求,高考中的阅读教学有哪些注意点、规律等,在具 体的教学中应该如何贯彻,青年教师还需向老教师请教。
2.教育部门开展交流活动。
由于这种模式比较新颖,大多数人都未熟练使用。有哪 些经验值得借鉴,有哪些教训应该注意,我们都在摸索着。
专家的讲座不少,组织参赛的不多。这样下去教师的实践能 力得不到提高。所以应该多开展示范课交流活动。小到一个 组、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市区、一个省份,一个学期开展一 次,大家评评议议,扩大影响。否则,这种模式会慢慢地淡 出视线。
3.教研组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网络化、系统化,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需要教研组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虽然网络上的课件眼花缭乱, 但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需要教研组可以根据年级组分派任 务。各年级组可根据教学任务,建立相关的教学资源库。可 根据板块意识,有些篇目采用PPT,有些篇目采用网络化,制成之后,再集体备课,讨论其中的欠缺之处。上完课后, 根据课堂的状况,可再作修改,使课件与网络设计不断完善。
4.师生合建博客团队。
博客是极具个性化的空间。学生的博客可以记载他的生 活感受,学习心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学习的脚 印更加清晰,既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也可以赢得关注度。
而教师的博客可以记载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感悟等,可以 吸引学生去关注。在相互来往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交流阅读 中的感情,能够解决课间不能解决的问题,使评价更加深入。
当前形势逐渐有利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行。因为随着江 苏省教育厅提出了“五严”规定实施,周六和周日实现双休。
学生从“应试教育”和“高分低能”中解放出来,学生的身 心健康得到时间上的保证。学生有了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通过信息技术去选择自己的爱好,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信 息,从而去发现问题,更易激起语文的探究性学习的热忱。
怎样让学生的时间变得充实,就呼唤着新型教学模式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