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浅析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在各国普遍获得确认和保护,如今知识产权已经成 为提升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截止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将提升知识 产权保护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相比较而言,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着许 多不足,以至于山寨货横行,知名品牌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刑法作为最严厉的 社会秩序规制手段,完善其对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意义重大。一、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概念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人们对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成果所享有的权利。
由专门的国家机构,依据相关的法律,对权利人的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对社会发 展有积极作用的脑力劳动成果,经过法定程序而授予的受特定保护的有特定激励 效果的权利。
(二)知识产权的特点 作为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具有如下特点:
1.权利客体是一种无形财产 。知识产权的客体变现为知识、信息等 抽象物。无形与有形相比有两个区别:第一,无体财产往往要通过特定的申请、 审查、批准或登记手续而取得或确认,而有体财产权则依据法律事实而产生,例 如购买、赠与等;第二, 对有体财产的侵害行为通常表现为毁损或非法占有,而 知识产权侵害行为往往表现为剽窃、仿冒等。
2.权利具有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表现为,得到一国法律认可和 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本国发生法律效力,而不具有域外效力。如要去的域外 效力,只能通过国际条约来实现。
3.权利具有时间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客观的理论成果,其存在是有 一定的有效期限。在法定的期限内知识产权受到保护,超过法定期间,相关的智 力成果就不再是受保护客体。
4.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即知识产权的排他性,经权利人允许外,任 何人不得擅自使用。这种专有性表现在:第一,主体具有专有性。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且是经过 法律程序予以确认的。
第二,客体的专有性,知识产权的客体表现为无形的成果,这个成果 的归属只能是一个客体,否则就被视为侵权。
第三,知识产权权利内容的专有性。知识产权的行使,除涉及国家秘 密外,完全由权利人行使。
(三)知识产权的价值属性 1.商业价值。知识产权最直接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商业价值。知识产 权的商业价值就是权利人一旦拥有某项知识产权,那么就会产生专属于权利人的 经济效益。知识产权的应用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由权利人自己来实现,也可以 由权利人收取一定费用,许可或者转让给他人来做。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企业都 有自己独创的知识产权——商标。据统计,2000年“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达到726 亿美元之巨。徽软公司紧随其后品牌价值达到702亿美元,而国内的“红塔山”品 牌价值也达到了439亿人民币。
可以说,这些知名品牌的价值,虽然是用有形资 产来衡量,但是其中蕴含的潜在价值是无法用有形财产衡量的。
2.社会价值。知识作为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知识产权其实就是用法 律手段来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人的相关权利。知识产权之于社会的价值可以理解 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识产权作为创新的手段,在创造巨大经济利益的 同时,也在推动者人类社会的进步;第二,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创造良好的贸易 和投资环境,促进科技创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二、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状 (一)国外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发展 知识产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很多国家都已经把知识产权 保护上升为本国的一项战略来实施。在推进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日本从法律层 面上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并在实践中 不断地修订和完善。现今,在《知识产权基本法》作为日本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 基础之上,还有其他的法律作为辅助,如:《反垄断法》、《不正当竞争防止法》、 《外观设计法》、《实用新型法》、《版权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等,共同作为日本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框架体系。《反垄断法》等概括性法 律与《著作权法》等专门性法律相互补充,全面保护知识产权,形成完善法律保 护链。此外,为了保证法律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知识产权 市场,日本针对知识产权法律的研究相当重视,针对新的问题及时讨论并出台相 应的文件或者及时完善相关法律,可以说,日本政府的这种做法对知识产权的保 护已是极尽所能。美国政府于1979年第一次从国家层面的角度提出发展知识产权 战略,并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大力支持企业的发展, 自那以后,美国的政府和企业都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重要战略。美国从1980年至 2000年,短短12年的时间,相继颁布出台了《拜杜法案》、《联邦技术转移法》、 《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技术转移商业化法案》等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扩 充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了发展本国 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积极推动世贸组织达成知识产权相关 协议,形成国际贸易新规则。挪威、芬兰和丹麦等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内 容也在不断的变化,针对一些特别的知识产权,还给与特殊的法律保护。例如以 往的独创性是保护数据库的必要条件,而经过发展,对数据库的保护也扩展到基 础数据本身。
(二)国内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状 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滞后性和时代局限性是 国内知识产权刑法保护难以避免的瓶颈。现阶段,国内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主要集 中于《刑法》以及各单行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纵观各国发展,在知 识产权保护手段方面,不得不承认,刑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强手段,我国 学术界和司法实践针对这一点的看法都较为一致。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目的 最终是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能够健康发展。通过正确、及时地审理知 识产权侵权案件,有效的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分子,切实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 益,从而达到警示他人,预防知识产权侵权犯罪的发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和谐发展。尽管我国具有相对完备的知识产权犯罪刑事立法,但是我们仍旧不能 忽视司法操作中面对的难题。在打击盗版、侵犯专利、假冒商标以及其他知识产 权犯罪的执法活动中,要揪出真正的制假者,使其能够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依 旧道阻且长。从实践来看,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仍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1.市场 秩序混乱,造假严重,山寨横行。
2.权利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虽然经过千辛万苦取得了发明成果,但是保护、注册意识缺乏,使得知识产权成果被他人抢注,近些年这种情况虽然 有所改观,但是仍不容乐观。
3.知识产权的刑事立法保护缺乏主动性。除去《刑法》外,就只有2001 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1次会议、2004年11月11日最高人民检 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 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2007年4月4日最 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22次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75 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 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这两个司法解释,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指定颁 布实施的,不具有前瞻性。
4.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少之又少。原因有二,其一,《刑法》关 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规定的门槛较高,一般都要求以“营利为目的且数额巨大” 才达到刑事追诉的标准;其二,很多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都以民事案件立案审结。
三、如何健全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当今世界各国都已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上文所述,刑 法作为最强有力的保护手段,其立法是否完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我国知 识产权刑法保护的效果。笔者认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 面着手:
(一)完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只有《刑法》第213-219条以及两 个两高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刑法 规定的是六中知识产权,关于新兴的知识产权,如科技成果奖励权、地理标志权、 域名权等未做规定。根据罪行法定原则,即使发生严重侵犯这些知识产权,也不 能规定为犯罪,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为适时的打击知识产权犯罪,保护正 当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仍然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司法解释,以指导 司法实践。
(二)界定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界限 目前在我国知识产权以刑事案件立案的很少,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我 国关于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界限不够明确。我国实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采取的是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相结合的双轨制,这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做 法不同。
可以这样说,虽然双轨制的做法对于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明显,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一做法也提高了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门槛。因此笔者建议, 在大的法治社会背景下,应该在知识产权领域逐步弱化行政保护,强化刑法保护, 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的执法队伍,专门负责处理知识产权案件。
(三)加强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国际合作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对外贸易日益频繁的今天。知识产权 的刑事司法保护的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只有加强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的国际 合作,在加强我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的同时,也能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在国际上 的竞争力。
综上,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 未来国际竞争核心领域。所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特别是刑法保护,打 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正当的市场竞争秩序,是当代法治社会的题中之义。
作者:李永齐 来源:法制与社会 201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