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媒介素养教育
理工科院校媒介素养教育 一、理工科大学生媒介利用的现状 (一)大学生都是资深网民 调查问卷显示,在“请问您最常使用的媒介是什么(可 多选)”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互联网和手机,占 有绝对优势,比重分别高达95%和84.7%,而报纸、电视、广 播的使用率加起来也不足互联网的三分之一。“每天使用网 络的时间约为多长”时,有超过30%的人选择了“5小时以上”, 25%的人选择了“3~5小时”,42%的人选择了“1~3小时”, 只有不到2.7%的人选择“1小时以下”。而每周接触网络35 个小时以上也被很多专家视为患上“网瘾”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在接触网络较多的人群中,大部分学生人上网的主要目的 是聊天,或者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还有相当一部分 学生主要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等娱乐活动,而媒介的学习 功能的竟然仅仅是社交功能和娱乐功能的一半,这不禁让人 感到非常遗憾,这也说明,新时代的大学生受知识水平、年 龄结构、工作和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互动 性强、传播速度快、娱乐体验较多的新媒体。在手机普及的 今天,当问到“你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时,一半的学 生都选择“1-3个小时”,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小于1小时”, 少量学生甚至每天使用手机超过6小时以上。随着信息爆炸 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害怕被瞬息万变的时代所抛弃, 这种焦虑的一个现实表现就是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大学生手不离手机,甚至上课时也会时不时打开手机看看。手机的方 便快捷和强大功能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很多 负面影响,比如现实交流能力变差、生活圈变窄、孤独焦虑 等这个数据充分显示出手机作为新兴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 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了考察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取舍能力, 我们设计了“面对疑似虚假信息你该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
有13%的学生选择会去“核实求证”,27%的学生表示”随手 转发,无所谓”,有7%的学生选择“恶作剧式可以转发”, 大部分学生则选择“不转发”。
(二)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强,而且还在继 续加强,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个别学 生甚至混淆了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分不清虚拟社会伦理和 现实社会伦理,痴迷于成为网络英雄,渴望成为舆论领袖。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更 加迅速、更加快捷地获取信息和媒介资源。当然,享受便利 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各种影响,包括不良影响。
目前,学生的网络行为和道德上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可 以归纳为:第一,网络学习、远程交流、资料共享的广泛使 用,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新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其中 新技术带来安全性的进步,使得大学生网上消费越来越盛行。
此外,在网络信息浏览方面,绝大部分学生主要是用来社交 或者消遣娱乐,搜索资料及了解新闻信息倒并不是最主要内容。第二,网络社区火爆,大学生“网络推手”、“意见领 袖”频繁出现,如即时通讯工具的一对一聊天、群发信息和 全国爱心接力、口号接力活动等。第三,沉迷于网络,过分 依赖新兴媒体。有部分大学生自制能力差,沉迷于网络游戏 之中。在虚化的世界中失去了理性,部分学生发生网恋,而 往往以分手甚至人财两失告终。手机成为每位大学生随时随 地随身必备物品。第四,刻意追求刺激。网络刻意抛开现实 社会的种种规则,部分大学生在网上猎奇,刻意搜索一些色 情、暴力信息。网络平等、自由、刺激的感觉让大学生体验 到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惊险和新奇。而这种刻意寻求感官 刺激的行为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不健康的行为,对个人和他人 产生危害。在“如何对待媒介传播中的黄色、暴力等不良信 息”这个问题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偷偷浏览,或者虽 然认为不道德仍然偶尔浏览。第五,对传统媒体的选择有所 减少。普遍大学生认为传统媒体的事实报道枯燥沉重,缺乏 趣味,不符合大学生的消费品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采用订 阅手机报等方式,代替了传统报纸。第六,道德自律缺乏。
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出现人身攻击、粗语谩骂等道德失 范行为。第七,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犯罪较多属于高智商 的行为。大学生容易掌握新技术,开发新手段,利用新媒介 进行犯罪行为。大学生网络犯罪以侵犯财产型居多,盗窃企 业数据、虚拟财物、账号和密码等。因此,新媒体为当代大 学生提供了非常的资源,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但是也必须看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过量的、冗余 的信息充斥以互联网为主的媒介,也存在部分媒体为了市场 利益盲目迎合受众,发布低级趣味的、有危害性的信息,造 成信息污染。这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在面对海量的媒介信息时, 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性的选择,甚至做出有违道德以及 社会价值的非理性的举动来。同时,技术安全漏洞也存在个 人信息安全的威胁,而大部分大学生则对此疏于警惕。
二、通识教育应成为理工科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方 式 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倡导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 出,并在1997左右年被引入中国,进入21世纪年开始普遍受 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而且媒介素养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消 极抵抗大众传媒信息,而是着眼于批判能力和辨识能力,协 助受众通过日益泛滥的媒介信息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2004 年左右,很多高校相机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大 多数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校一般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作 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对新闻传播专业、中文专业或者文秘 专业也有设为专业必修课的。而没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校 或者理工科院校开设媒介素养专门教育的很少。理工科院校 一般人文学科相对薄弱,文化氛围不及综合类大学,但是理 工科学生一般思维敏捷、侧重理性分析,对网络新技术掌握 得快,应用得多,他们对网络的使用率可能较之文科学生更 多更高效,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比如为媒介信息的判断、对媒介商业属性和政治属性的理解等等还需要积极的 引导。很多理工科高校并没有开展相应课程,河南理工大学 只是在某些选修课中适当涉及了相应内容,没有专门开课, 没有专门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师也基本为兼职。
《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一文提出,将媒介(体) 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的一门通识课程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大学 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对专业教育有积极的促 进作用。通识教育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 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 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这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旨所 在。当然,根据新媒体的特性,还应当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教 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在未来将成为各行各业精英的 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应当提出高层次的媒介素养 要求。除了做到自觉抵御媒介的不良影响之外,还要掌握从 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迅速准确地找到有用信息,并且做出 正确的判断,从而更有效的利用媒介,并学会保护自身信息 安全。此外,还应当积极参与公共讨论,培养公民意识,正 确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三、理工科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 展、迅速普及,让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每天都有信息 扑天盖地潮水般涌来,甚至让人来不及选择,或者不自觉就 选择了接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益的,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只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素养,都可以通过因特 网获取任何信息,但是如果缺乏自控能力,再加上人与生俱 来的好奇心等原因,如果缺乏信息筛选的能力,很容易被错 误的、有害的信息引入歧途。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抗拒网络, 毕竟互联网是最先进的工具,是未来的趋势,各行各业对互 联网的依赖使得我们社会生活不得不沉溺其中,就像水和电。
既然我们无法切断和新媒体的联系,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已经 成为大学生基本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技能,那么就应该顺应历 史潮流,与时俱进,正确引导,变封堵为疏导,学习如何更 好地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让科技创新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而不是让我们受制于他,这就是媒介素养教育重要的现实意 义。总之,高等教育不能仅仅是专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最终 目的是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人,落实在新媒体 时代,媒介素养的教育是一个自然而言的举措。高等院校、 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应该积极应对,不断拓宽教育途径和方法,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通识,培养新 媒体时代高素质的媒体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