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对本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对历史教育传统的 继承和发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要把握好 该课程的定位,处理好该课程教学中的三对关系,同时要注 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思考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05方案”中的定位 “05方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调整为四门必修课,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方案的特点是有历史、有理论、有 应用,有利于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中,在学习马克 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 现出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性、整体性。

“05方案”中的四门必修课,目标旨在培养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都是为了引导学生 坚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但各自承担着不相同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 是讲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 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便整体上把握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为其他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论》主要让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 结合产生的四大理论成果,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是单纯的 历史课,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帮 助学生理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 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为理解“概论课”所讲述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实践基础。由此可见,在 新方案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 基本国情和历史发展脉络,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 系列理论成果。这门课程的设置较为合理,课程之间与课程 内部形成有机统一体系,能适应当前大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和认知水平,更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

二、正确处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三对关 系 (一)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注 意联系社会上流行的有关思潮、大学生经常关注或感到困惑 的重大问题等。作为教师要了解社会上最新发生的事情,在 课堂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去理解,教师加以引 导,当然这也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二)“史”与“论”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以历史史实为载体而引导学生 学习政治理论的,其最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这里就特别需要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根据中宣部、 教育部的要求,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 高校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这就决定 了这门课程所承担的不是单纯的历史教育的功能,更是思想 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在把握 历史规律性学习的基础上突出政治理论教育。

(三)综述与专题的关系 教材中每篇综述有统领这个时期历史全局的含义,主要 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同时 揭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规律。所以在讲述综述内容时,教 师应从宏观角度出发,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发展规 律,不要太拘泥于具体琐碎的史实,如果有的学生对历史史 实还不太了解,可在课后加以补课;
而专题讲述应从微观角 度出发,注重运用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文献等加以分析。

综述与专题是相辅相成的,决不能将其割裂开来,综述的论 点可指导专题的史实,而专题中的史实可为综述的论点服务。

三、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教学应结合现实,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将抽 象理论教学具体化。在实际教学中,仅靠抽象的理论是不行的,要注意联系 现实,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这可有效调动和激发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可把基本理论知识与当时 社会的背景有效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了解中国革命和 建设的基本经验。比如说讲到抗日战争这一专题时,我们可 以联系当前日本对二战的态度,到目前为止,日本右翼势力 还不敢面对现实,企图逃避战争的责任,在此基础上说明我 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政府对日本的态度。这样 可以有效防止大学生在对日问题上可能会出现的偏激行为, 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优越感。另外, 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热点问 题,在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恰当地与实际相结合,不仅 可以强化他们对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把握,还可以引导他们积 极思考,使得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对于政治理论教育也 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针对近些年考研情况,在课堂讲课中可加入一些 考研题的分析,加深其对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结合 当今考研题型,在每章结束后可以给有意愿考研的同学留一 些作业,比如辨析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让学生课后练 习,再次上课时可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

(二)采用多媒体立体式教学,加强课堂互动。

在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政治理论课多是大课,上课学生很多,如果单凭教师讲授,缺乏多媒 体的配合,效果可想而知。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寻找大量 相关的图片、影视作品等音像资料,同时配合以动画,这样 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例如讲述抗日战争这一专题时 时,可寻找日本侵华的大量图片给学生观看,还可以可播放 《南京大屠杀》的部分片段,这样会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具有 直观性、立体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三)加强实践教学。

为了使政治理论教学起到更好的效果,除了正常的 课堂教学以外,还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 纳入到正常的必修课程中来,比如说可获得一个学分,这样 用硬性的制度可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可通过与团委联 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并撰 写出出调查报告,社会调查的题目可以统一命题,也可以自 己定,但是不能超越政治理论课的范围。结束后,由辅导员 或者政治教师给学生打分,将调查报告与理论课成绩联系在 一起。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对学生进行党建和革 命传统教育,以期提高学生理论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M]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J],思想 理论教育导刊,2009.3 1 施乾信:1983年出生,男,江苏淮安人,本科,南京 三江学院思政教研室。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 李飞:1976年出生,男,江苏沛县人,硕士,讲师, 南京三江学院思政教研室。研究方向:政治学与思想政治教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