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态生成演绎课堂精彩
让动态生成演绎课堂精彩 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 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在预案设计 时不妨“简单”一些、开放一些,给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 间;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要善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要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 行反思和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才能不断地生成思维 火花,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演绎精彩。
一、催化“课堂生成”,营造“生成”空间 随着新课程的实践,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的逐步增强, 学生质疑、争论、反驳的能力逐步提高,这就更需要教师洞 察课堂中的一切,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 在倾听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困惑,这些“困惑”或许会影响我 们的教学进程,打乱我们的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 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例如,“江畔独步寻花”一课原先教学 思路是:读诗题,了解背景;
想诗境,体会感情;
诵诗篇, 赏析特色。可刚出示课题后,一位学生举起手:生1:“老 师,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 师:谁来说说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 生2:桃花、李花、水仙花…… 师:诗中写的花可能有水仙花吗 生3:没有。诗中所写花“千朵万朵压枝低”,而水仙花是草本植物,不可能“压枝低”。
师:不错,诗中的花还可能是什么花:
生:是桂花。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生4:可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 句看出。
师:那么,这些花组成的画面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 只有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再现“原汁原味” 的课堂生活情景,追求真实、自然,才能实现学生生命的灵 动,个性的张扬,体现教学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实实在在 地发展。老师的课堂,看似无形,却浑然天成。
二、激活课堂智慧,创造“生成”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信息的存在是多样的,信息的容量是丰 富的,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处理完这些信息,显然不现实, 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如 果我们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 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新契机,课堂将走人“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新境界。例如,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他的新作 ———《二泉映月》教学中,就阿炳得的一生锁定了“坎坷” 两个字。
师: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坎坷”这两个字的? 生1: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倒小摊时,即使他说“对 不起”,摊主也不肯放过他,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 拿走了。
生2: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 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是被人毒打了一顿。
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
生3:我还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 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 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 枕头。…… 在这情感喷发点上,王老师激情小结:“孩子们,刚刚 我们看到了多么漫长的坎坷,看到了令人心寒的坎坷,看到 了悲惨痛苦的坎坷,看到了寒冷饥饿的坎坷……就在阿炳的 身上,写尽了他的全部———”(生异口同声说:坎坷—— —) 三、掌控课堂生成,拓展“生成”空间 教学流程是由许多环节共同构成的,每个环节互相关联 着。尽管我们对每个环节可以进行充分预设,但随着课堂教 学的推进,预设的流程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方向。例如,教 学“林海”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大兴安岭‘岭’字,可跟 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这句时,学生把“大不一样”读 成“不大一样”。“不大一样”与“大不一样”虽然只是一 个字的字序有误,但意思出入比较大。教师立即抓住这一细节展开教学:
师:他刚才读的正确吗?有没有读错? 生1:他把“大不一样”这个词语读成了“不大一样”。
师: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呢? 生1: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不一样。“大不一样”是说差 别非常大。“不大一样”是说差别并不是太大。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一下秦岭与兴安岭差别究 竟大不大? 生2:它们差别很大。秦岭“ 云横”,而兴安岭是“那 么温柔”。
生(齐):太不一样…… 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即时增补、拓宽,深化了教学目标。
在实施教学方案时,教师善于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及时对 预设的进程反思和调整。这样,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和激情, 焕发出鲜活的创新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