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起始阶段习作教学的问题和方法
小学起始阶段习作教学的问题和方法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 而习作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 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 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消除小学生习作中“开头难” 的心理障碍,消除了“言之无物”的恐惧感。一、培养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 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 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 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 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习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三年级习作5让学生描写一 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 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 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籽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 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 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 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 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 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 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 得难了。
二、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 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习作的。
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 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 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 队课、体活课、困难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 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 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 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 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 人,在旅游或学校实践活动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 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 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 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习 作也能生动起来。
三、培养学生想象素材的能力 首先,让生起好题目。其次,让生会用素材。
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 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 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 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 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 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习作4中让生描写 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 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 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 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 很快地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让生有感而写。
有感情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 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 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 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 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 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习作都要引导学 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 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比如学完了三 年级上册《三袋麦子》后,学生觉得写童话并不难,很多人 跃跃欲试,就可以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这样写出的习作,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第四,师用评语激励。
另外,习作的修改也很重要。修改习作不光教师改,更 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改。每次让学生先修改,老师后改,老师 先把修改习作的方法交给学生,由教师指导改到放手改,学 生的修改能力提高很快,会判断文章的中心是否与标题一致, 修改病句,标点等内容,这对修改小日记、周记、也很有帮 助。有利于整个语文成绩的提高,学生改后老师再改,避免 了学生中随意批改的现象。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习作教学应从提高学生 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 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 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 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 不断探索、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