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项目管理质量提升的困境及对策
培训项目管理质量提升的困境及对策 本文通过健全培训项目管理制度,构建培训项目管理长效机制、突出培训 项目管理针对性,力求培训项目管理实效性、当前企业在员工继续教育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分析以及投资项目精细化管理保障进行简要分析。一、健全培训项目管理制度,构建培训项目管理长效机制 1、落实培训项目负责人职责。培训项目负责人是培训项目实施的核 心,是培训项目高效实施的关键。培训项目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培训项目总的牵 头人,对本单位教培中心主任或培训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制定培训项目方案;选配 项目实施人员和教师;调配培训条件,协调后勤服务;组织培训项目实施与控制;
组织培训项目考核评价;制定有关奖励办法,奖励有关有功人员。培训分管领导、 教培中心主任负责对培训项目管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确保取得实质性效果。
2、制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培训项目方案包括:培训需求确认,培 训对象和培训目标确定,培训课程设计,人员和教师选配,培训机构选定,培训 条件调配,培训组织与实施控制,培训效果评价形式选择与实施等。
3、进行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研究。组织有关培训项目管理人员学习 培训项目管理理论,掌握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在先进理论指导下落实 培训项目管理试点工作,促进培训项目管理研究成果的形成,以提升培训项目管 理能力,推动培训项目管理健康发展。
4、对项目管理有关人员采取鼓励政策。开展培训项目管理试点,是 一项创新工作,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推动培训项目管理试点工作开展, 根据试点工作成效,对有关人员给予适当鼓励。
二、突出培训项目管理针对性,力求培训项目管理实效性 1、坚持责任到人,发挥了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培训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管理负责人制度,对本单位教培中心主任或培训分管领导 负责,责任到人,赋予项目负责人一定权利,对项目管理有关人员采取鼓励政策, 责、权、利一致,有利用于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培训中心对 培训的管理。
2、结合培训管理体系过程管理,增强了培训项目管理的针对性。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结合培训管理体系要求制定,特别是培训需求的确认,通过考试 考核、问卷调查、与员工面谈、现场观察等手段,掌握员工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 “短板”,了解员工缺什么,哪些员工“缺”,然后解决补什么,对哪些人“补”,怎 样“补”的问题。职工经培训,学到的知识、技能立马“派上用场”,增强了培训的 时效性。职工“喜闻乐见”,水平“步步高升”,“何乐不为” 3、重在实践操作培训,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井下电钳工主要负责 本单位的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这对其提出了比设备操作使用者更高的技能要求, 设备出现异常、停运必须能及时查出故障并排除,我矿有的单位不止一次出现了 设备产生简单故障却停止运行几个小时不能恢复正常,查不出原因,其他生产人 员只有在那里等着、看着的现象,影响了生产,受到矿领导批评、通报罚款等情 况,基层单位领导也着急,“恨铁不成钢”。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培训重在实践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利用机电设 备库存放的设备,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担任教师,对设备逐一型号拆解, 边操作示范、边讲解。目前的成人培训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一讲就会,学员一 听就懂,事后一考就忘。为防治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学员掌握培训内容,讲解结 束全部学员进行操作练习,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逐个指导,确保人人过关。
4、开展形象直观教育,增强了培训“亲和力”。形象直观教育就是通 过现场、实物或模拟演示(练)迅速抓住学员的注意力,使学员有一种身临其境、 课堂与现场零距离的感觉。井下电钳工培训通过实物拆解、示范讲解、动手操作 演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员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取得了理想培训效果 5、开展事故案例教育,增强了培训“说服力”。事故案例教育在培训 中对学员有极大的震撼力和说服力,学员听起来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在这次电 钳工培训中充分利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作活教材。
例如,利用我矿在2008年发生的带电打开开关柜致人伤亡事故,结合 到所学的理论,发动学员一起积极主动参与对案例进行分析,给其诊断,找出“病 因”,总结教训,收到良好效果。培训管理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职工队伍安 全生产素质、操作技能,促进了安全生产周期不断延长,经济效益、职工收入的 稳步提高,体现了“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当前企业与院校在员工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1、企业与学校合作存在“走过场”现象。许多企业已经发现了员工在 工作中能力或整体素质上的差距,并积极地寻求各种途径,想方设法与学校取得 联系,希望双方达成共识,实现人才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而事实上,真正从实质 上实行双方合作的为数不多,更多的是松散型的合作,或挂合作之名,搞搞形式, 走走过场,让领导“镀镀金”,获得个证书,并无实际内容;或虽有实际内容,但 仅停留在某一方面,双方仅是浅层次的接触,未发挥各自优势,更谈不上全方位 的互相渗透。在合作模式上表现为形式化、简单化,久而久之,缺少内容与方式 方法上的创新,或纯粹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另外,很多公司不顾自身实际,存在 “目前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一遇到老师就立刻让员工来上课”“培训一刀切 ———所有的人参加同样的培训”等现象,虽然花钱不少,但由于培训工作没有 经过严谨、科学的需求调查,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收效可想而之。
2、没有建立规范的约束机制。虽然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最初是积 极的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双方开始就未建立实质性条款,或即使在有 关部门牵头下定了框架协议但真正实施起来又显得粗糙,操作性不强,这种不规 范直接导致合作的短期性,甚至不少企业碍于面子,出于上级领导或其他社会关 系考虑不得不维系;双方在合作过程的具体实施环节中缺少沟通,如关于培训课 程设置、培训师条件以及培训方式等只是凭借经验,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互动 的整体行动,时间长了就分道扬镳。
3、培训效果评估不科学。大多数培训效果的衡量还限于学员满意度 调查问卷或提交学习报告的评估方式,这种衡量方法务部组织项目评审委员会对 项目建议书进行评审,并于评审前5日将相关资料发至评审委员会成员和所聘专 家;所聘专家应符合项目专业要求,并形成项目建议书评审意见;规划财务部整理 项目汇报材料向集团公司汇报,汇报材料应包括所有项目资料的主要内容。
四、投资项目精细化管理保障 1、转变管理意识。精细化管理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人们思维模式的转 变,精细化管理首先强调的是一种管理意识,一种管理态度,它要求每个人都要 尽职尽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要实施投资项目精细化管理, 首先要向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灌输精细化的意识,把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渗透到 各员工的心中,最终达到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自觉行动的目的,逐步转变员工 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切实达到预期效果。2、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化的制度体系是做好精细化管理的根本。管 理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用于规范企业各项工作的流程、规范企业员 工的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组织执行力、保障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要 实现投资项目精细化管理,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和完善 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创新,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规范。要使每项 工作都用制度的形式固定化、明细化、程序化,严格界定责任,避免互相扯皮。
二是科学。即制定的制度要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三 是细致。就是要用完善的制度整合管理功能,力求管理的高效率,保证人人有标 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形成完善的岗位工作标准体系。
结束语 总的来说,培训管理项目由于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方案设计合理, 培训工作流程规范,增强了培训科学性;前期培训需求工作扎实,坚持“干什么学 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实施过程中前期准备充分, 工作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增强了培训实效性;考试考核即全面又有一定的难度、 梯度,增强了培训效果的真实性。
作者:徐华 周燕 来源:信息周刊 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