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作者的理想 理想的相遇与寻找重读《桃花源记并诗》

理想的相遇与寻找重读《桃花源记并诗》

理想的相遇与寻找重读《桃花源记并诗》 在《桃花源记》中,主要有三处提及了“外人”。其中 两处“外人”,都是桃源中人站在自身立场,指称桃源外的 人,即“遂与外人隔绝…‘不足为外人道也”。还有一处, 则是站在渔人立场,对桃源中人的描述,说他们的装束打扮 “悉如外人”。虽然也有人以为这里的“外人”与另两处“外 人”的含义没有区别,比如沪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给 出的“外人”注释就是“桃花源以外的人”①。但从文本内 容看,几百年过去,其服饰打扮不可能没有变化,既然是遵 守了古制,没有随着外面的世界一起变化,与渔人所生活的 晋代的世俗习惯显然有了差异,《桃花源诗》中特意提出其 服饰的古制问题,也着眼于此。所以,有学者提出这一“外 人”当指非世俗的“方外或尘外之人”是有道理的。②不过, 这样的解释,还是就一般语词的释义角度而言的。如果从渔 人的当下立场来说,虽然他已进入桃源世界,但因为心中留 恋不去的是他所处的世俗世界,所以把暂时进入的桃源归入 外面的世界,这样,由其特定的视角提出的“外人”感受, 就更耐人寻味。换言之,渔人与桃源人,于对方而言都是“外 人”,就把一个发自主体内部的自身立场,置于了一个相对 的位置了。

当然,提出这一互为相对性的看法,并不否认这两个世 界也具有某种理想和现实的本质差异。从社会政治角度看, 提出桃源世界的理想色彩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从更具概括抽象的角度需要分析的,不仅仅是人们所处的世界有没有战 乱和压迫,而是桃源内外两个生存环境究竟是受社会法则还 是自然法则的支配。不同于桃源外面的世俗社会,桃源世界 的无纪年、无朝代,说到底,都是在强调桃源世界的自然性, 强调其没有一个外在的、刻意的政治管理体系。桃源世界无 管理可言,一切都出自人的自发行为,包括桃源诗中提及的 人的辛勤劳作的自给自足,其不待外求的生活方式,使其蕴 含的理想指向性变得复杂起来,既指向一个外在的客观世界, 也指向人自身的行为方式、人的主体世界。

《桃花源记并诗》的主体理想性问题,在古人有关这组 作品的阅读杂记中已露端倪。

明代张自烈辑《笺注陶渊明集》中云:
或谓渊明借此发挥胸次,非真述其事,大抵渔人不近俗, 故托言渔人。“缘溪”一段,行止自如,懒懒散散,须看他 是何等人品。

又云: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此数句须看一 个“忘”字,一个“忽”字,隐然说人到忘处,百虑都尽, 便忽有会意处也。末段云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不复得路,又寓言凡人事境阅历,以无意适遭为至,着意便 迷惑矣。③ 在这里,从渔人角度提出的“无意”与“着意” 的区别,正是一种主体世界的自然与非自然的差异。这层意 思,在现代学者张文江笔下,进一步发挥为是“渔人之路”还是“问津者之路”的差异。④在他看来,渔人之路的通达 与问津者之路的闭塞受主观者的态度所制约,无意于外在的 理想世界的寻求,也就为内心的理想世界生成提供了契机。

由此开辟出的解读路径,把客观理想世界的寻求,转向 为对自身的理想状态的建构。以此核心问题作前提,诗文中 的一些具体词义解释,也能得到重新理解。

在2014年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两岸三地古诗文教学论 坛上,王荣生老师提交的关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讨论文章中, 引录了浙江师范大学童志斌老师的《桃花源记并诗》的教学 设计作为示例。在该教学设计中,童老师特别提到了“缘溪 行”中“缘”字在通常的教学中未作词义的理解要求恰恰是 学生不能熟练掌握的,所以,他有意追溯“缘”字的本义及 其各种引申义,以此引导学生对“缘溪行”在《桃花源记》 这一语境中的特定含义,从而以词带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这样的词义讨论,符合一般文言文教学字词句落实的常规路 径,只不过童老师对此处理得比较深入,由此确定的教学内 容,对于如何落实文言文教学,显然是能给其他语文教师以 启发的。但从对渔人主体世界建构的角度看,这样的分析还 是有进一步发挥空间的。因为将“缘溪行”中“缘”的文字 运用加以渊源流变的梳理,并且对这一词的多个释义比较中, 得出其在《桃花源记》中的精当解释,固然应该,但毕竟只 是局限于词义本身,如果这里有语境的运用问题,这个语境 是相对于词语本身而言的,至于这个词语对语境来说产生了怎样的意义,具体到对主体形象,特别是对渔人的主体世界 建构产生了怎样的意义,尚待深入讨论。

就这一文本而言,进入桃花源的“缘溪行”,与走出桃 花源的“扶向路”,显然具有整体结构意义的对比性。虽然 “缘”和“扶”都有“顺着、沿着”的意思,都落实在渔人 的行动中。但“缘”字偏于物性,是从衣服边缘延伸出的意 思,而“扶”字则偏于人的动作性。这样,把这两词不同的 语境对照起来看,前者强调渔人相遇于桃花源,是无意间的 偶然见到,出乎意料地忽然见到,更近似依托了人的物性或 者说自然性来与外在理想世界的相遇。而一旦相遇后,虽然 有桃源中人的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但渔人还是刻意地“扶 向路,处处志之”。结果重新寻觅时,失去了理想世界的方 向,只得无功而返。

三 张文江在区分渔人之路和问津者之路时,提出“问津者 一旦拆除‘处处志之’人为坐标的误导,抬眼复见处于自然 变迁中的桃花林和山口,则问津者之路即刻化为渔人之路”, 却没有意识到,当拆除本身成为一种刻意的行为时,所谓渔 人之路的通达,又怎么可能呈现呢? [1]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语文九 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19. [2]龚斌,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428.[3]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等,陶渊明资料汇编 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351. [4]张文江.读《桃花源记》一得[J].学术月刊, 1989(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