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下的冷热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的价值途径|媒介冷热

新视角下的冷热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的价值途径

新视角下的冷热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的价值途径 1 引言 媒介有很多种类型,加拿大著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对 众多媒介进行了分类,分成了冷媒介和热媒介两种。对于麦 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人们一直争论不断,对其质疑甚至进 行批判。虽然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不能很好地令人折服, 但其对媒介进行冷热对比的分析方法,值得我们在研究和实 践中加以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探 索冷热媒介的新视角及区分冷热媒介的新准则,并研究、探 讨新视角下的冷热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这将有助于媒介在 教学中合理发挥其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2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观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
“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可以把收音机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话之 类的冷媒介区别开来,把电影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视之类的冷 媒介区别开来。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清 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电话是一种冷媒介, 或者叫低清晰度的媒介。”[1]并且,他认为:“言语是一 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量的 信息还得由听话者自己去填补。与此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 那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 与程度低;
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 息多。”[1]总结以上麦克卢汉的观点,可以看出其把冷热媒介定义 为:低清晰度的媒介叫做冷媒介,具有高清晰度的媒介叫做 热媒介。而且冷媒介提供的信息非常之少,要求的参与程度 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
热媒介给受众提供了充分而 清晰的信息,要求的参与程度低,留给接受者去填补或完成 的空白少。根据这一冷热媒介观,麦克卢汉又把手稿、电话、 电视、口语等划分为冷媒介,把拼音文字、印刷品、广播、 电影等划分为热媒介。

3 基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观的冷热媒介新视角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一经传播,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 广泛讨论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 仍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比如李彬[2]在《传播学引论》 一书中表明:“如果说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饶有新意,发 人深思,不失为新奇而科学的理论;
那么他的媒介凉热论则 显得信口开河,似是而非,有标新立异之疑,无寻幽探奇之 实,只要稍加追问便会漏洞百出。”郭庆光[3]在《传播学 教程》一书中也评论道:“麦克卢汉的这种分类并没有一贯 的标准,而且存在逻辑上的矛盾。”甚至何道宽[4]在译本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的序中也提到:“把电话 说成‘冷的’,广播说成‘热的’,不太好理解。”陈长松 (2005) [5]也指出:“从技术维度出发,麦氏的冷媒介、 热媒介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根本上说,该理论存在 内在的致命的矛盾。”综合以上的论述来看,目前对于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 质疑声和批判声比比皆是。通过仔细研究和分析,笔者也认 为麦克卢汉对冷热媒介的划分标准存在逻辑矛盾性,存在模 糊感。比如,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电视清晰度低,属于冷 媒介,需要人深度卷入。再看当今时代的电视,远远已经不 在麦克卢汉的冷媒介理论所能够解释的范围了。从另外一个 方面来讲,虽然麦克卢汉当时的电视还停留在黑白的阶段, 图像也不及今天的清晰,技术上还有待完善,这在一定程度 上来讲符合其冷媒介的定义,但是麦克卢汉又把当时清晰度 和电视差不多的电影归为热媒介,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除此,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忽视了传递内容的不同、 受众水平的不同也会对媒介的“冷”与“热”产生影响。若 传递给受众的内容很简单,那么无论是哪种媒介,要求受众 参与的程度皆不高,留给受众去填补或完成的空白都少,这 时就难以区分媒介的“冷”和“热”。另外,若受众的水平 不一,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也会影响其参与程度 [6]。比如,对于知识程度较高、文化修养较好的人,他们 对媒介所传递的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参与程度较低,那这 种媒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热媒介;
反之,对于知识程度和文 化修养较低的人来说,他们对于同一种媒介传递的内容理解 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参与程度较高,那么这种媒介对于他 们来说就是冷媒介。

但不可否认的是,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依然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媒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学者们探讨和研究媒介 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从这个角度来讲,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 观是具有一定新意和价值的。基于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 笔者认为媒介的“冷”和“热”是没有一个绝对定论的,它 们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况之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易 位的。在这一视角下,可以依据以下两条准则来区分冷热媒 介。

1)对于不同的媒介来说,其“冷”与“热”的概念是 相对的,“冷”是相对“热”而言的,“热”也是相对于“冷” 而言的。比如,在同一环境中,若用A媒介、B媒介、C媒介 传递相同的信息,从整体上来讲,无论受众水平是否相当, 他们对A媒介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工或思考、填补空白都较多, 那就可以说A媒介比B媒介和C媒介“冷”,即相对于B媒介和 C媒介来说,A媒介是冷媒介;
反之,也可以说B媒介和C媒介 比A媒介“热”,即相对于A媒介来说,B媒介和C媒介都属于 热媒介。

2)对于同一媒介来说,其“冷”与“热”的概念不是 一成不变的,在受众水平不同的情况之下,可以根据受众对 媒介传递信息的加工程度的深浅、填补空白的多少来确定媒 介的“冷”与“热”。比如,对于A媒介,当它传递信息给B 受众时,B受众对其传递的信息加工程度深、思考和填补空 白多,那么这时它属于冷媒介;
当它传递相同信息给C受众 时,C受众对其传递的信息加工程度浅、填补空白少,那么这时它属于热媒介。

4 新视角下的冷热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媒介,这类媒介通常用于记录、 存储、传送、再现和加工教学信息,所以又称为教学媒介。

教学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现代开放 的教育形式下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可以为学生创 设多种学习情境,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作为学生认知和 学习的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适当采用各种媒介,以辅助教 学,还可基于麦克卢汉对媒介进行冷热对比的分析方法,结 合上述新视角下区分冷热媒介的两条准则,进行教学媒介的 冷热分析,再合理使用冷热教学媒介,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4.1 教学媒介的冷热分析 教学媒介有很多种类型,如语言媒介、文字印刷媒介、 视觉媒介、听觉媒介、视听媒介等。一般意义而言,常用的 教学媒介主要有语言、黑板、粉笔、书籍、实物与模型、幻 灯投影、广播、电视、电影、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等 [8]。对这些媒介进行冷热分析时不能脱离对教学目标、教 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分析,要结合具体教学媒介的特性和实 际教学条件进行综合的考虑。

1)分析不同教学媒介的冷热性。不同教学媒介的冷热 性是不同的,也是相对的。分析一种教学媒介的冷热性,必 须要和另外一种或是几种教学媒介作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某一类教学媒介的特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学媒介特性 来说是固有的,所以可先从整体上来对不同的教学媒介进行 冷热对比分析。比如幻灯投影相对于语言来说要直观、具体 一些,在给学生展示时,需要学生进行加工、思考并填补空 白的空间要小一些。从这种角度而言,幻灯投影比语言要 “热”,即相对于语言来说,幻灯投影便是热媒介。如此, 有助于对教学媒介的冷热性有整体的把握,以便于在教学过 程中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更好地选用教学媒介。

2)分析同一教学媒介的冷热性。对于同一教学媒介而 言,当面对的教学对象即学生不同时,它的冷热性也是不同 的。某一种教学媒介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热”的,但是也 许对于另外的一些学生而言就是“冷”的。比如,以电影作 为教学媒介给小学生和大学生传递相同教学信息时,对于小 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 阶段,远不及大学生成熟,他们对于所传递的信息加工程度 浅、思考和填补的空白也相对少。这种情况下,电影对于小 学生来说就是热媒介,对于大学生而言便是冷媒介。所以,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对象即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媒介的 冷热性,继而确定针对不同的学生是否可以选用同一种教学 媒介。

4.2 冷热教学媒介的合理选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事先结合具体情况对教学媒介的冷热 性进行分析,以便合理选用冷热性不同的教学媒介辅助教学。若只采用冷媒介辅助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 知;
若单独使用热媒介,也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进行 思考。所以在教学中应将冷热教学媒介合理结合起来使用, 使教学信息平衡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协调地获取知识。

1)冷热教学媒介的选用。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知识层 次或是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大 量思考或填补空白,而有的教学内容只需学生直观感受,无 需去进行大量加工,这时教师就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冷 热教学媒介辅助教学。比如教师在给小学生进行数学的计算 题教学且需要学生对计算的各个步骤进行大量加工记忆时, 有幻灯投影、语言等教学媒介可供选择,这时教师便可选择 其中相对较“冷”的语言媒介把计算的各个步骤以及其中的 要领“口口相传”给学生,而不是利用幻灯投影的方式直接 放映给学生。另外,若教师在给小学生进行认识几何体的教 学且只需学生对几何体有大体的认识和了解时,便可选用相 对于语言来说较“热”的媒介——幻灯投影,把生活中的几 何体向学生展示出来,以便学生进行直观感知。

2)教学媒介不宜偏“冷”或偏“热”。在教学中有时 需要使用冷教学媒介,有时需要使用热教学媒介,但教师不 能一味地只选用冷教学媒介或单独使用热教学媒介,需对教 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后合理搭配冷热教 学媒介。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冷热媒介组合的生态系统[8], 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媒介不宜偏“冷”,也不宜偏“热”,要做到“冷”包含“热”、“热”包含“冷”,使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既能深度参与、深入思考,又能使大脑适度“休息”、 轻松感知。

5 总结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为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 新视角。在新视角下,对教学媒介进行冷热分析,并结合具 体教学媒介的冷热性和实际教学条件,合理选用、搭配冷热 教学媒介,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化。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黄志斌.冷热媒介划分标准的重新界定及其显示意 义初探[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6. [5]陈长松.论麦克鲁汉“冷媒介”、“热媒介”的内在 矛盾[J].学术论坛,2005(11):65-67. [6]周俊丽,姜妍.分众化划分冷热媒介[J].东南传播, 2008(9):97-98. [7]王贵轩.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 2011(9):43.[8]李遵富,杨凤梅.冷热媒介视角下的教学媒介思考 [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