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媒介素养教育研讨评述
校园媒介素养教育研讨评述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证调研 实证调研是了解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及对策的相对科学、 有效的方法,因此,在西方社会科学中,都强调实证研究的 重要性。而这一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研究,因注重用调查数 据来“说话”,就使其在对社会事实真相的了解上具有了某 种科学性。分析近年已发表的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 文,我们发现有关的实证调研主要集中在高校大学生的媒介 素养状况以及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情况方面。江剑等就 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媒介认知情况、媒介使用及参与 情况等几方面对广西驻邕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 了调查与分析,认为,因缺乏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对媒介信 息深层次的辨识能力、以及对媒介的运用能力,大学生的媒 介素养还处于一种自发和被动状态,具有浅层次性的特点。[1]张晋在对滨州医学院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时 亦发现,大部分医学院学生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尚处于自我判 断、自我接受阶段。[2]徐占品等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 谈发现,在高校里,诸如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缺位促成了大学 生群体对新媒体的依赖,而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娱乐与游戏 功能的过度开发也导致了其学习、新闻功能的淡化。[3] 唐筱童在对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调查中也认为,大学生的媒 介接触行为处于失衡状态,他们使用媒介主要是为了娱乐消 遣。[4]陈晓慧等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了吉林省6所高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情况,认为,我国高校开设的 媒介素养课程主要集中在媒介报刊赏析类与媒体制作类,而 在开设了媒介素养类课程的院校中,80%为选修课程,仅有 20%是必修课程。[5]吴鹏泽对8所广东高校的400名学生和 5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他们就高校媒介素养课程开 设情况的满意度问题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教师 和学生都对目前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情况不满意。调查 还显示,这些学校多数尚未独立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而 是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必修课中。[6]刘昱在对东北 几所高校共650名学生参与的调查中也发现,有80%左右的被 调查者所在大学尚未开设媒体素养教育以及相关课程。[7] 研究者的实证调研结果对我们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首先, 从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如 何选择和分配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也不知如何去检视媒介 传递的讯息,更遑论通过理性思考与对话,正确使用媒体来 表达对公共事务的关心。而这些都提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 媒介素养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因此,通过系统专业化的媒介 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认知媒介”、“参与媒介”和“使 用媒介”的能力,是使其成为信息时代清醒、合格“媒介公 民”的重要一步。其次,在研究者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课程 开设情况的实证调研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他们调查的 高校涉及了从南到北不同类型的学校,但其调研结果却存在 较多相似性,如有零星的以依附于其他学科的课程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但是以系统提升学生媒介素养为教学目标的媒 介素养课程还基本处于一种缺失状态。因此,从调研结果来 看,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一种初始和 探索阶段。虽然研究者们的实证调研较好地展现了我国高校 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对促进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 不足。其一是调查的问题多过于浅显,研究者们并未能深入 下去,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前期调查问卷设计的 关注度不够,而这一状况的存在不仅很容易导致研究结论流 于平凡,而且也会使整个研究欠缺理论深度。其二是在研究 者的整个调研过程中,调查样本的选择以及抽样是否严格地 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深入访谈的过程中是否排除了一些干扰 因素等等,这些保证调研结果客观公正的基本过程大多未能 在文章中表述,而这也就会使其研究结论的信度及效度大打 折扣。
二、不同媒介环境下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属于国外舶来品,它之所以能在 中国生根发芽并蓬勃兴起,是与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转型带 来的媒介运行机制和媒介传播环境的变化分不开的。相较于 改革开放前,我国媒体不仅在数量上迅猛增加,诸多新媒体、 新的媒介形态也开始广泛介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社会公众 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 传播科技的发展,新兴媒介不断涌现,使有关媒介素养概念的外延也随之拓展。毫无疑义,面对变化了的媒介环境,“高 校媒介素养教育”也应相应关注包括手机、网络媒介等在内 的所有媒介形态的素养问题,因此,探讨不同媒体环境下的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也成为近两年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研究的一个关注点。有研究者论及了在新媒介环境下对大学 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如李彬就认为,以数字技术 为核心的网络媒介平台的发展,大大扩展了大学生所能接触 的信息和内容。大学生在拥有更多资源条件和资讯选择空间 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成长环境,这种状况的存在需 要高校积极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模 式。[8]而朱艺则认为,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着深刻影响,大学生是手机信息传播中 很好的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这就使手机媒介素养 教育上升为高校教育的一个新问题。[9]段金菊将网络的 传播通道与传统的大众传媒进行了比较,认为,在逐步认识 到网络“泛传播”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及负面影响后,如 何理性地面对网络信息,如何客观理性地解读信息,分清真 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便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中之重,在此情况 下,媒介素养教育更应放在首位。[10]在论及如何发展不 同媒介环境下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时,曹艳认为,创新校园 文化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新媒介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学校可 通过校园BBS,培养大学生对新媒介信息的理性分析能力;通 过创建校园手机报,增强大学生与新媒介的互动性;还可以利用官方微博,拓宽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新领域。[11]而张 合斌则主张,基于专业教育教学角度的需要,高校可以在简 化现实中新媒体平台繁琐环节基础上构建适合教学需要的 新媒介环境。教师通过恰当地“帮助”学生、力所能及地“支 持”学生、有方法有步骤地“促进”学生形成对新媒体的自 我见解,从而达到学生掌控拟态下新媒体“环境”,最终达 至新媒体素养的形成。[12]还有研究者探讨了数字时代高 校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问题,认为,媒介 融合时代的到来必然促成媒介素养的理念和教育实践发生 根本性的转向。而当媒介素养转向参与式行动范式的时候, “赋权”就作为一个关键词被突出出来。因此,当代以赋权 为特点转向参与式行动范式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指导 学生熟练掌握融合媒介技术,以此为平台,充分享用大众传 播资源。[13]总体来看,基于某一具体媒介形态如手机、 网络等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而进行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探讨,仍处于一种大而概之、未能突破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窠 臼的状况,但对该问题的关注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研究者 已敏锐地注意到,伴随各种新媒介到来可能引起的对高校媒 介素养教育的新挑战。
三、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和实现途径 媒介素养概念自1997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 间,经过最初的观念启蒙,现在人们已普遍对媒介素养及其 教育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而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新跨越,完成由观念启蒙到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之间的转换,则成 为推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向深入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随着 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起步,有关如何在高校实施针 对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探讨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有研究者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设计及课程模式进行 了有益的探讨。如刘远军以长江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 系建构为例,从8个方面概括了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 容;[14]马雪玲面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种类和数 量单一的现状,提出从培养模式、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等3 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体系。[15]而南京师范 大学的王帆和张舒予则以视觉文化为导向设计了媒介素养 教育的VcTP课程模型。该模型以详实的理论为基础,以促进 学生的自主批判思维为目标,兼顾媒介素养教育实际应用中 的普适性、均衡性和延展性,可说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媒介素 养教育实践研究中的一个亮点。[16]不过,在对该领域的 研究中也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或者说是不足之处,其突 出反映在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取向的认识上。从根 本上说,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及实现途径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人们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位,也就是说,你究竟要通 过这门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教育目标取 向的问题。从1933年英国文化学者利维斯首先倡导媒介素养 教育至今,西方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及实践已逐步经历 了一个从“保护主义”立场到“建设性参与”立场的转变,其中,“保护主义”立场把大众媒介视为破坏传统高雅文化、 滋生低俗文化的“文化病毒”,因此注重培养公民成为媒介 信息积极、主动的“获取者”、“解读者”,以及媒介信息 负面影响的自觉“抵御者”;而“建设性参与”立场则在培 育公民成为积极、主动“阅听人”的同时,更强调促进公民 积极地、建设性地使用大众媒介。从西方媒介素养理念的这 一转向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媒介素养的教育其实是存在多 元目标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究竟是为了“防御”媒介负面 效应的侵袭,“保护”受教育者免受媒介不良信息的影响? 抑或是培育民众善用媒介及促进社会民主发展的能力?不同 的教育目标亦会引致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不同思考和看法。从 近两年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来看,现有研究者 对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取向基本是持一种保护主义立场的, 即希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公众能自觉抵制媒体不良信息, 从而最大限度减弱媒介的负面影响。如刘昱在对大连高校的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后就认为,由于互联 网传播的匿名性和全球性,不少低俗的信息大量存在,并且 在短时期内无法通过技术和法律手段遏制,尤其大学生们本 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形,文化修养、自律能力等综合 素质还不高,只有通过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来规避信息化社会 所带来的负面影响。[17]季枫在探讨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 教育的现实意义时也认为,部分大学生因过分依赖媒介而影 响学业,因耗费过多的时间接触媒体导致自我封闭,良莠不齐的信息也给大学生造成显性或隐性的伤害,因此,高校必 须对大学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判断力与思辨 力,以及生存于大众传媒时代的技能。[18]综观近两年我 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持上述观点的研究者不在少 数。而对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这一认识,也使不少研究者找 到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 点,并将二者整合起来进行研究,或者干脆将媒介素养教育 作为一种达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手段或途径。虽 然,我们并不能说这种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好,但如此定位媒 介素养教育,无疑与媒介素养概念的本真内涵相去甚远,也 使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在未来将面临丧失其存在意 义的危险。
四、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交叉互动 文章还着重从加强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加强多媒体 服务、架构实时交流平台,促进在线交互学习、加强与相关 单位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利用IC平台开 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22]从总体来说,将高校 媒介素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的交叉互动研究,开辟 了一条在专业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以外促进媒介素养教 育发展的新思路,是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 一个有益补充。但正如高校图书馆里的各种多媒体技术更重 要的作用是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方便一样,在高校的英语课 程中,老师的重点也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而并不是对媒介素养相关知识的传授,那么,在这一状况下,我们又能 有多大的信心去相信它们对于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的作用呢?综观近年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可以说 是硕果累累,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问题也多多。而理论研 究中这种状况的存在又是与现行制度下我国高校媒介素养 教育实践的欠缺紧密相关的。既然如此,那么,相较于众多 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和建议,我们是否 更应该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而这 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未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去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