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

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

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 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指导理论,是毛泽东思 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 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 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科学内涵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 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维一标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 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 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改 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 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 提高。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 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 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经济、政治的改 革和发展相适应,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培育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 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 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 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 落后。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 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 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 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 队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 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 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 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 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上述九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要掌握其完整体 系和内在逻辑。胡锦涛同志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