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生成过程的探究活动引发的思考
新知生成过程的探究活动引发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一大亮点是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新课程提 出三维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被首次明确提出,这一维 度的三个不同水平的描述动词是:经历、体验、感悟。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过程与结论并重,让学生参与, 以求达到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从而学会新知的目的。
新课改至今,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 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但在新知生 成的过程中暴露出的普遍性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探究过程情境化 由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实际的背景既可以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但参与情境 不等于探究过程,生活经验不等于数学经验,由生活经验上 升到数学知识需要经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在 我们的课堂中,往往省去了这一最关键的数学化的过程,由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的背景材料,让学生通过思考或小组讨论 等活动,直接归纳得到新知,即由情境直达结论。这一过程 没有教师的引导,往往是纯学生的活动,所以结论往往是只 有少数几个好学生的专利。例如:《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中直线公理的学习片 段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一个木板,一根木条 师:用一根钉子能把木条固定在木板上吗? 一生上前面操作,晃动木条,木条随之晃动,此时其他 学生观察。
师:用两个钉子能固定木条吗? 一生上前面操作,发现木条不能转动,此时其余学生观 察。
师:你从这个实验能发现什么结论? 生: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师:
对,也可以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解析:固定木条的实验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经验 基础,但木条晃动抽象到数学层面,学生会找不到准确的词语来描述,也就是教师一要帮助学生抽象到几何图形,二要 帮助学生概括到“有且只有”、“确定”的高度,即由生活 层面抽象到数学层面,在数学层面上由图形语言归纳到文字 语言,这两次抽象应该是探究活动的核心提升点,但教师却 省略掉了,所以知识的生成出现了跳跃,学生真正理解直线 公理的寥寥无几。
二、探究过程雷同 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受限,所以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段就会有 不同的要求。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结论学生小学就 学过,而且学生通过测量或动手尝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 在一起,发现形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到结论,小学阶段的动 手探究活动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认可结论。初中八年级再次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 的教师认为是一样的动手探究,所以放手让学生探究发现结 论就急于让学生证明,结果学生往往不能把动手操作与推理 证明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教师没有把动手的目的挖掘出来。
其实此处的动手探究非常有必要,它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 础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同样让学生动手,但 教师要有意识的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保留原来的图形痕迹, 展示拼好的图形,让学生在图形变化中既要感受数学的基本变换,又要在潜意识中为添加辅助线做隐性储备,这样学生 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同样的动手活动中在不同学段有了循序 上升的可能。
三、探究过程表面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淡化概念”的提法让很多教师有了 误解,在概念生成的教学中教师列举实例,让学生观察、比 较、归纳,应该说这些实例的列举基本能做到典型、简捷、 丰富,但对概念的归纳师生仅停留在书本对概念的语言表述 层面上。
例如:《角》一课中角的概念的学习片段 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一系列的实物图 师:这些图案中都含有什么几何图形? 生(众):角 (屏幕上抽象出几个角的几何图形) 师:什么叫角?生: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叫角 师:这是角的静态定义,角还可以这样形成 (屏幕上一条射线绕它端点旋转一定角度) 师:从运动变化的角度什么叫角? 生: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所经过的部分叫角。
教师没有板书,高兴的继续讲角的表示。
问题解析:学生小学学过角,对角的图形也不陌生,对 学生而言对角的定义的抽象概括是难点,所以应多让几名学 生回答,学生的真实水平会暴露得更真实全面。再者,学生 的文字语言表述还处于初始训练阶段,所以让学生用数学语 言多说是必要的,同时教师还要板书定义。另外角的两种定 义渗透了运动变化的思想,也蕴含着角把平面分成角的内部、 角、角的外部三部分的分类思想,教者只看到了教材中呈现 的内容,隐含的分类没有挖掘出,甚至造成讲错的结果。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理解数学,不理解教材,或者说浅层次的理解教材。教材的编写是按照知识的 系统性呈现的,不是按照知识产生的先后顺序,更省去了科 学家发现知识的火热思考的过程,教材呈现的是一种缺少文 化气息的冰冷的美丽,教师的工作就是要透过教材,挖掘教 材背后的内涵,还学生火热的思考,让学生在知识的“再创 造”中,经历、体验、感悟数学的本质,还学生一个生动活 泼、直观美妙的充满生机的数学时空。
因此,可以按以下几方面尝试改进。
1.经历“从厚到薄,从薄到厚”全过程 大多数教师备课只经历“从厚到薄”的过程,即阅读教 材、研究例题、搜索典型题、总结题型规律,努力做到课上 精讲精练。其实这样的做法还是在题海中转悠,看重的还是 解题的方法、技巧,这是在低位教学。怎样突破呢? 只有 不断扩大阅读范围,关注题型,关注知识再创造的过程,了 解数学有血有肉的文化内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我 们只有知道了教材背后蕴藏的丰富的思想策略、情感文化, 即再经历“从薄到厚”的过程,才可能让知识的生成精彩、 高效,让学生把书从厚读到薄。
2.把过程目标分级细化“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程度 如何,没有一个合适的量化考核的指标,那作为教者,应该 如何操作和把握?笔者尝试把过程目标分级细化,即抓住两 点:一是学生的认知起点,二是新知生成的预设终点,然后 依据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路径划分思维台阶,分析每一个 台阶的坡度,再设计探究活动的形式、预留的探究空间等。
问题设计适切、合理 整个数学课堂其实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教学问题设计的质量好坏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尤其在新知生成的探究环节,问题的设计更要反复推敲,这 样的提问给学生预留出多大的空间,学生可能有怎样的思考, 这样的探究对学生什么意义,对本节课的教学指向是什么, 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充分解决等等,使问题合适、贴切、合情、 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