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萨奇曼模式的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研究:

基于萨奇曼模式的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研究

基于萨奇曼模式的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研究 摘 要:萨奇曼模式的核心思维是:试图将学生在学 校中学习的问题解决与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解决统一起来. 这样就抓住了真正理解高中物理知识的根本点,找到了初高 中物理学习的顺利衔接的切入点,也就提高了高中物理学习 入门的有效性. 一、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不论是知识深度、广度还是 学习能力要求都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定性分析更加注重细 节而过程更加清晰,定量运算过程更加复杂而要求更加精确, 强调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融合,更加突出逻辑思维.由于 高一新生通常还停留在初中物理学习状态,心理上没有准备 好,在高中物理大容量高强度的思考、理解、训练面前措手 不及,甚至跟不上学习进度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每位高一 新生尤其是中下生,做好初高中物理的学习思维上、理解方 法上、思维习惯上的衔接,对高中物理学习尽快入门显得极 为迫切. 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将运动学(以前也曾经将光学) 的内容放在第一章,作为学习高中物理入门的切入点.尽管专家们都认为这样编写教材,这样处理教法,相对于过去以 力的内容放在第一章,对高中物理入门的难度有所减小,但 实际情况是,高中物理学习入门的困难程度并没有因此有明 显改变,初高中物理(内容、要求、思维、方法等)衔接并 没有因此变得顺畅.事实说明了解决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 高中物理顺利入门问题,并不在于调整教科书中高中物理知 识的顺序,也不在于删除高中物理的某部分知识(比如只考 其中某些部分内容),而在于学习者是否从学习高中物理第 一天就在思想上真正地重视,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真正融 合起来,做到课堂上所学习的问题解决与真实生活遇到的问 题解决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还在于学习者理解知识的 程度是否到位、是否养成习惯.要找到初高中物理学习衔接 的切入点,提高高中物理学习入门的有效性,可以从“萨奇 曼探究模式”中得到一些启发. 二、萨奇曼模式的启发 所谓萨奇曼模式,即美国教学法专家理查德·萨奇曼教 授的探究模式.其核心是,试图将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问题 解决与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解决统一起来,让学生掌握科学 家用以组织知识形式形成原理的各种方式,教会学生进行探 究的一般程序即掌握探究的技巧.萨奇曼对探究理解知识点的思考(维)模式,抓住了“真 正理解”高中物理知识的根本点,也是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顺 利衔接的切入点.课堂上不论是高中物理概念、规律还是物 理模型及物理模型组合等知识点的真正理解,都需要思考:
①某个知识点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包括在知识的逻辑链条 上的地位和作用),对应着生活中具体的什么现象中所存在 什么问题;
②某个知识点的来源是什么,抽象成理论的过程 是什么,在生活实践中找到原型形成对比;
③某个知识点的 具体条件、具体内容或含义及在所建构的知识体系中的地 位;
④某个知识点应用到具体问题的注意事项. 知识来自于实践,在实践的经验中理性化,离开实践中 的问题来学习理解知识,会成为无本之木,表现为:弄不清 其下存在什么基础、其本身是什么内容、其上有什么发展, 这是初高中物理学习不能顺利衔接的占比最高的原因;
理性 化的知识更接近实际问题的本质,更能指导实践,高中物理 知识探究离开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失去寻找问题本质的 切入点和桥梁.因此,将高中物理知识所涉及的问题解决与 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解决有机统一起来进行思考,并将这样 的模式养成习惯,才会产生实质的理解深入的行为,提高高 中物理学习入门的有效性. 三、以质点、参考系、位移、时刻四个概念为例(一) 质点 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本质、规律,将其进行理论化(运 用数学的工具、函数图象、函数关系、数学的运算规则来描 述),就一定要涉及精确定量地描述某个“物体”及其“位 置”等问题.而任何一个实际物体都存在形状和大小,假如 给你一个实际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比如研究汽车两种起动 中的运动情况,总不可能把汽车开到教室里吧;
即使把汽车 放在公路上,汽车那么大还形状各异,哪部分代表汽车呢? 以汽车的车灯?还是以汽车的排气口?哪一点也做不到描 述的“精确定量”. 首先生活中是这样描述的,比如:“你们的车堵在哪里 啦?南桥上”“锄头放在哪里?阶沿上”“遥控器在哪里? 沙发上”“把手提包放在柜子里锁好”等等,生活中的这些 物体都是有大小和形状的,但我们在描述这些物体及位置时, 并不关心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因为其大小和形状在我们所描 述该物体的多个因素中非常次要,完全无足轻重,完全忽略 不计了,都习惯地(无意识)把物体及位置当成了一个点来 对待(只是口语中省略了许多而不严格强调一个“点”而已).其次科学上的描述,在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同时绝 对不可忽略物体的质量(这一点与生活中的描述存在差异), 严格界定从物体抽象成质点,成为“理性化模型”,并描述 为“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我们不难发现“忽 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哲学思想,都广泛地被有意 识自觉运用到了科学上和被无意识不自觉运用到了生活中, 可见萨奇曼主张将这两类问题不仅仅是统一起来解决,而且 是有机地统一起来解决. 再次,利用萨奇曼的主张,来理解科学上将物体抽象成 质点成为“理性化模型”的条件:①当物体的大小远远小于 它所处于的背景尺度,比如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与太阳间 的距离而言,太渺小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成质点. 生活中的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前面所举的例子中,汽车相对 于公路长度、锄头相对于阶沿、遥控器相对于沙发、手提包 相对于柜子等等,其大小都远远小于它所处于的背景尺度, 生活中也作为一个点来处理的.②当一个物体各个部分的运 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上任何一个点就能代表整个物体的运 动情况,比如歼击机在航母跑道上起飞,其每一部分运动的 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等完全一致,就可以把物体看 成质点来研究.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我们回家乘 坐的电梯,电梯的每一部分包括每一个乘客,其运动的位移、 速度、加速度、时间等等完全一致,也以一个点来代替整个电梯来研究电梯的运动情况.③当一个物体各个部分的运动 情况不相同,其中任何一个点就不能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情 况,比如研究地球的自转、研究哈雷彗星彗尾的变化、研究 汽车转弯等等,均不可以看成质点.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就更 多,比如学生常常关心:投掷出的标枪是否头着地、蹦床上 的腾空翻转动作是否到位、集体韵律操比赛哪位拖了后腿等 等,都属于物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不相同,不能看成质点. (二)参考系(坐标系) 质点把实际物体抽象成没有大小、没有形状、只有质量 的点这样一个理想模型,解决了便于机械运动理性化的研究 对象的问题,但还不能精确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及位置改变. 那么质点的位置又该如何来描述呢? 首先,生活中是这样描述的.比如,在农村问路通常得 到这样的回答:“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前面有座小桥,过桥 右拐顺小河往上走有棵麻柳树,再往前面第一家就到了.” 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些信息:问话地、小桥、麻柳树 等属于参照物,顺着这条路、顺小河、再往前等属于方向, 无意间用到了参考系来描述人的运动场景. 其次,科学上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要 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情况,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 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作参照物,也称为参考系.为 了精确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及位置变化,从数学上引入坐标 系,即在选定参考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坐标系(包括一维坐标、二维坐标、三维坐标、平面极坐标、立体的球坐标轴坐 标等等). 再次,生活中的描述只是对参照物一种朦胧的意识.科 学上的描述则是在参照物基础上利用坐标系(理想化的参考 系)精确定量.但二者在描述的思维方法上完全一致,以生 活中涉及的参照物来理解科学上利用坐标系(参考系)来精 确定量,基于“精确定量”就显得非常必要. (三)位移 在理解质点、坐标系(参考系)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 就需要引入位移概念精确定量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了.但是 生活中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与科学中物体的位置变化,存在 较大的差异,假如没有刻意对生活经验进行梳理、鉴别、反 过来再认识,很容易弄巧成拙,不但不能促进反而干扰对位 移概念的理解. 首先,生活中描述位置变化,存在着口头“简略的描述” 和“详尽的描述”两种情况.比如,“今天溜达可能走了两 公里”,这句话中没有“方向”也没有具体“路线”,只是 模糊的路程概念;
又比如,“那辆车只有往后倒两个砖的位 置这辆车才过得去”,这句话中包含有“方向”“直线”“长 度”等信息. 其次,科学上用位移来描述,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 有向线段来描述,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其方向 表示位移的方向.质点沿直线运动,取其正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并确定初末位置坐标x1,x2,即可解出位移大小Δ x=x2-x1和正(代表位移方向与所取正向相同)负.质点在平 面内、空间内运动的位移也一样定量精确描述. 再次,介于生活中描述位置变化偏重路程概念,小学初 中也一直在应用路程概念,对位移的理解的干扰作用特别大. 一方面,物体在长距离长时间内运动,位移与路程的差异很 大,要反反复复强化对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另一方面,物体 在短距离短时间内(尤其在很短很短)的运动,位移概念与 路程概念差异就大大缩小,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实际上 位移是为了描述物体在短距离短时间内(即瞬时)的运动而 引入的概念,因此在第一次接触位移概念时非常有必要调整 学习的思路:生活中长距离长时间内运动→路程概念→生活 中短距离短时间的运动→比如“那辆车只有往后倒两个砖的 位置这辆车才过得去”→包含有“方向”“直线”“长度” 等信息→位移概念→位移概念扩展→一维坐标系定量计算 大小和方向→扩展到平面坐标系定量计算大小和方向,再反 过来与路程的区别来巩固理解位移概念. (四)时间与时刻 生活中时间与时刻混为一谈,都由“时间”两个字来描 述,但科学上则要严格区分.先从图1中读出理解形成印象, 什么是时间什么是时刻,再从图2中认真区分哪一个指时间、 时间多长、哪一个指时刻,再反过来从图1中加深对时间与 时刻关系的理解,努力克服生活中的时间的影响,再加强题目训练,效果都很好. 综上所述,从涉及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概念起,就将高中 物理知识所涉及的问题解决与真实生活遇到的问题解决有 机统一起来进行思考,将知识的理解真正到位并养成习惯, 才会产生实质的理解深入的行为,提高高中物理学习入门的 有效性,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顺利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