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特点及护理
围术期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特点及护理 围术期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特点及护理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消化道肿瘤;
老年人;
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消化道肿瘤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这些患者具有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特点[1],围手术期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dvt作为消化道肿瘤手术的重要并 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综合治疗效果[2]。而目前分析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 围手 术期凝血功能特点并针对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检测 术前、术后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 血流情况及凝血指标,探讨了其变化特点,并 对相应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于我科住院并手术的老年(≥60岁)胃、 大肠癌患者45例,术前均经病理确诊,术前均未接受治疗。年龄60~82岁,平均 年龄68岁。取同期于我科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低龄消化道肿瘤患者42例(60 岁)作为对照组。除年龄外,2组患者在性别比、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依国 际抗癌协会uicc,1997)等临床病理方面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术前证实dvt形成或有dvt病史者予以排除。WwW.lw881.com 1.2 检测指标 1.2.1 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检测:术前及术后第5天行下肢静脉彩色 多普勒检查。使用西门子acuson sequoia 512型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 频率5~10 mhz,探查深度4~12 cm,多普勒声束与血流夹角60°。检查时先用7.5 ~10 mhz探头扫查下肢深静脉情况,肥胖及肢体严重肿胀者可转换频率至5.5 mhz。探头沿静脉走行,扫查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形成情况、血流 方向、速度[血流峰速度(vp)、血流平均速度(va)]和血流量(bf)。
1.2.2 凝血指标血浆d 二聚体(d d)检测:测定2组手术前、手术 后第5天血浆d d水平的变化。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as 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围手术期dvt形成情况比较 老年组患者dvt发生率26.7%(12/45),有明显症状4例;
对照组dvt 发生率9.5%(4/42),有明显dvt症状1例。2组比较老年组dvt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表1 老年消化道肿瘤临床病理特点与对照组比较例 (略) 2.2 2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 术前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第5天2组 比较vp、va和bf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 2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 化情况(略) 2.3 围手术期d d变化比较 2组d 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3 2组围手术期d d 变化比较(略) 3 讨论 dvt是消化道肿瘤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如并发肺血 栓症(pulmonary embolism,pe),可威胁患者生命。而高龄、恶性肿瘤、全麻、 心肺慢性疾病的存在则是dvt形成的高危因素[3]。本研究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 则具备以上高危因素,属于围手术期dvt形成的高危人群。d d可作为体内高凝 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记物,血浆中d d含量增高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及溶解 发生,可以作为无创伤性的体内血栓形成的指标[4]。故本研究以d d变化反 映机体血凝情况。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dvt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血流速 度低于对照组,d d水平则高于对照组。这些都说明老年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易于在围手术期出现dvt,应根据其凝血功能特点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全面细致的护理治疗措施对预防围手术期dvt形成十分重要[5]。老年患 者在围手术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于形成dvt。本研究还发现,大部分dvt并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更增加了该并发症的危险性[6]。故在术前及术后更 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预防dvt形成。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包括 向患者讲解病情、静脉血栓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讲解dvt 常见症状及术前训练、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让患者初步掌握本病基本知识。
嘱患者禁烟酒,多摄取粗纤维食物,并保证日饮水量。术后避免在双下肢行静脉 穿刺或注射,不宜静脉点滴高渗糖、氨基酸等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为保护 血管,可采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术后恢复中可采用间歇充气挤压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dvt,对于极高危患者可给予抗凝、活血及祛聚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