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形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形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中,“图形与几何”领域对于小学生空间 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图形与几何”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必然是“图形 与几何”数学概念(本文中简称“形概念”)。“形概念” 是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因此上好“形概念”课对 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形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散点化学习概念:很多教师在教学“形概念”的 时候往往习惯于把各个概念分开讲述,孤立地看待概念,无 法将不同概念形成体系,不能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
(2)表象化学习形概念: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 断建构与解构的反复过程,形概念的形成亦是如此。
(3)活动化学习形概念: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许多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来设计各种 游戏、组织各种活动,期待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学得轻松 愉快,美其名曰“寓教于乐”。
二、形概念教学策略研究1. 聚类分析,明确聚焦概念的内涵 所谓聚类分析就是指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 发现该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日常教学中对概念的叙述较为抽 象,展现的现实材料较为单一,教者只有通过大量生动的背 景材料的展示,才易于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明确 其本质属性。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传统的教法先是通过描物体 上的圆形面,直观感受圆的曲线特征;
通过折圆形纸片或用 圆规画圆介绍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画、量、折等活动,深 入体验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与关系;
规范的指导画圆的步骤, 让学生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学生认识圆的过程主要以认知 和操作为主。问题是为什么用圆规就能画出一个漂亮的圆? 画圆的原理是什么?圆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可能学生 并不能够深刻的理解。
圆是指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 动一周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圆的本质特点在于“定点、 定长和旋转一周”,这也就是工具能够画圆的原理所在。如 何在教学中把握重点,让学生感悟概念的本质内涵?教师呈 现在不同情境中画圆的方式:①教师利用圆规在黑板上面画一个圆,动作演示画圆的过程。②学生利用自己的圆规在练 习纸上面画圆,初步尝试画圆并感受画圆的原理。③动画呈 现体育老师在操场画圆,进一步积累画圆的感性认识。④教 师拿出系绳的小球,在空中甩球画圆,学生发现圆的存在。
从黑板画圆到纸上画圆,到操场画圆,再到空中画圆,在不 同的情境中画圆,教师提问:你们发现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通过这样四种情境的聚类分析,让学生在过程中形成对概念 内涵的丰富认识,为归纳提炼圆的基本特征提供了丰富的感 性认识,从而提升学生比较、归纳和抽象的能力。
2. 分类分析,逐层剥离概念的本质 所谓分类分析就是指将大量的不同感性材料按照各自 的特征分类,归纳提炼相同属性的材料的本质内涵。在日常 教学中,通过多种有关联意义素材的呈现,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开展分类,去伪求真,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概 念形成的本质。
3. “教结构”“用结构”,长程策划概念的教学 教学是一项长效工程,最有价值的不在于当前知识的形 成,而在于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把握结构后自主开展学习的 积极状态。所谓“教结构”阶段主要是采用发现的方式,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建构知识,充 分感悟和体验知识之间内在关联的结构存在,逐步形成学习 的方法结构;
所谓“用结构”主要是采用迁移的方式,让学 生运用学习的方法与步骤结构,主动学习和拓展掌握与结构 类似的相关知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前提供长方 体模型、正方体模型等。环节一:“教结构”,合作探究长 方体的特征。教师首先安排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物品, 经历动手观察、细心思考观察长方体,初步感受长方体面、 棱、顶点的特征。其次引导学生拿出长方体实物,摸一摸长 方体的顶点,数一数共有几个顶点;
引导学生摸一摸长方体 的每个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看一看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引导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的每条棱,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组 内讨论棱的特征,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小组合作能 力;
最后回顾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总结前面的学 习过程,是通过有序观察、细心操作、概括结论等步骤找到 长方体的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方法结构。环节二:“用结构”, 自主探索正方体的特征。根据第一环节的学习,学生积累了 初步的学习方法及知识形成结构,在第二环节中,学生利用 形成的方法结构自主开展正方体特点的研究。小组合作填写 以下学习记录单。“形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过程,相比较数概 念而言更抽象。因此学生在初步接触概念过程中,需要教师 去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 工、同化、概括概念,逐步深化概念本质,培育学生透过现 象看本质的理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