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论述:义务教育的现状

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论述

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论述 一、现行财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实施情 况 (一)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近年来我省不断提高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14年我省农村中小学生均 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并将寄 宿生学校公用经费提高为小学700元/生年,初中900元/生年, 同时按95元/生年拨付取暖费。为保障规模较小的学校和教 学点正常运转,我省对不足100人的学校和教学点按100人核 定公用经费。2014年我省还将特殊教育学生公用经费提高到 4000元/生年。2014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 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 生年。(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情况2011 ―2014年,我省共投入约19亿元在全省所有县(市、区)实 施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义务教育学校配备教学仪器、音 体美卫器材、图书和“班班通”多媒体设备等。2014年,按 照国家部署启动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 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我省将从2014至2018年,按照义务 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 在全省98个农村县(市、区)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 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并将项目实施与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农村义 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造力度,全面提高办学水平。目前,2014年、2015年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各项目县正按国家要 求制定具体项目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我省属于中部省份, 所享受的中央资金支持标准远低于西部省份,但我省实际财 力状况却弱于很多西部省份,加之煤价连续下跌致我省很多 地区财政收入严重缩水,省、市、县对“全面改薄”的专项 支持资•专题报道金安排非常困难,资金缺口较大。(三) 国培计划实施情况我省“国培计划”从2010年开始实施,共 启动了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和农村幼儿园教师 培训两个大项目。2010-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我省国 培经费3000―5000万不等,2013年项目资金增加到6500万元, 2014年增加到8000万。2014年,全省共培训农村中小学、幼 儿园教师5.85万人。国培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我省广 大农村教师素质,得到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好评。(四)特岗 计划实施情况2009年起,我省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人社 部中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 位计划的通知》精神,在全省52个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启动实 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 划)。其中国定贫困县特岗计划由中央审批下达满足各省需 要,省定贫困县特岗计划我省每年安排招聘500名。2009年 至今,我省已招聘6批特岗教师,平均每年2000人左右,总 计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12890人。特岗计划的实施,有效缓 解了我省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推 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得到广大农村学校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五)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根据国家安排部 署和《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 有关要求,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在大同、忻州、吕梁、 临汾的21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 善计划国家试点工作,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标准从2014年提高为每生每天4元,一年按照200天计算。共 涉及农村中小学校1523所,农村学生27.66万人。此外我省 还有9个市41个县(区)进行了营养改善地方试点工作,受 益学生25.77万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使得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较大改观,体质体能有了显著 增强,精神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 的一致好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很多农村学校都附设有 幼儿班,一些村小和教学点幼儿和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上课。

营养改善计划只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此出现了小学生 吃营养餐,幼儿只能看的现象,很多农村村民对此意见较大。

另外,试点县还反映由于撤乡并镇、移民并村和农村学校布 局调整工作的推进,县城学校特别是初中学校的学生大部分 来自于农村,但由于政策原因,这部分学生不能享受营养餐, 家长不理解,对此有意见。(六)城市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情 况2014年我省继续对全省城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在校生免 除学杂费,标准为小学250元/生年,初中310元/生年。这一 标准从2008年之后再未调整,而农村公用经费经过多次上调,目前已远高于城市标准。

二、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是经费投入要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公用 经费应该按人数标准下达县区后,建议由县区统筹分配公用 经费,以一定比例幅度向薄弱、偏远、特殊学校倾斜,用于 实现城乡教育服务的均衡化。二是继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 宿制学校公用经费。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公 用经费保障水平,加快建立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机制。建议 在2014年的基础上继续上浮,确保寄宿制学校的教室、宿舍、 食堂、厕所、浴室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安全卫生的 饮用水,确保每名寄宿生有一个标准床位,同时为寄宿制学 校配备必要的生活教师。三是提高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 用经费的标准。随着“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城市化进程加 快,进城务工人员相关政策的落实,适龄的随迁子女到城市 学校就读,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不断减少,而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 费呈逐年提高的态势,而城市实施的政策还是2008年的免学 杂费政策,经费已经出现了倒挂现象,建议提高城市义务教 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标准,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年生均公用 经费不应该低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的 标准。四是保障机制、教育转移支付资金重点向人均财政收 入低的县倾斜。建议建立动态的以人均财政收入为标准的经 费拨付体系,根据地区间人均财力状况,及时调整地区间的资金拨付比例,以达到缩小地区差距、均衡财力的目的。五 是转移支付资金不要以项目下达资金。转移支付资金应当遵 循突出重点、公开透明、注重实效、强化监督的原则。建议 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应由当地政府组织实施,待项目实施后, 再将项目实施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目前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以及我省2016-2018年的举措虽然我省义务教育改革和 发展近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 有一定差距:一是义务教育学校装备配置水平低。特别是农 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配备落后,一些学校食堂、宿舍、厕 所、饮水设施简陋、质量差,管理、维护能力弱,远不能满 足学生在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 经费只有600-800元,规模小的学校大多用于冬季取暖,维 持学校正常运转困难很大。二是优质教育资源整体不足、分 配不均,导致城乡、地区以及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较大,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一些地方 “择校”现象比较突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农村边远 学校教师整体素质较低,尤其是一些贫困县农村学校教师队 伍年龄老化,更新缓慢,文化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 育信息化需要,专职的英、美、体、音等学科教师缺乏,教 师兼科现象普遍,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提高。今后,我省 将在以下方面采取推进措施:一是全面实施“全面改薄”工 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14年到2018年,认真按照国家部署,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县域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分县 规划、分步推进”,“中央补助、省级统筹、县级实施”, 全面实施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将项目 实施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工作紧密结合,统 筹各方面资金,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省、市、县责 任,确保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 桌椅、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及宿舍、床位、厕所、 食堂、饮水等生活设施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为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继续强化分县(市、区)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制度,督促各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完 成规划。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对早规划、早完成的市、县(市、 区)予以奖励,对未按规划完成的县进行问责,确保全省2018 年119个县(市、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二是探索推行学 区化管理。在目前40多个县推行办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研 究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区进行统筹管理,实行各校协同、 资源整合、九年一贯等学区管理结构,推进联片教研、师德 培训等学区间活动,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 发展差距。三是全面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 期交流制度。校长、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在同 一学校任职超过6年,由教育部门安排在城乡学校、优质学 校与薄弱学校之间交流。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长和教师每年交 流比例达到10%以上。四、其他建议 当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一些城市新建小区配 套建设学校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有的有规划,但没有 落实建设任务;
有的干脆就没有规划,造成义务教育学校优 质资源总体不足、部分学生不能就近入学、班容量较大等问 题。建议中央尽快制定出台落实新建小区、旧城改造、棚户 区改造等过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学校的具体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