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树》教学实录与评析
《会走路的树》教学实录与评析第一论文网DyLW.NET 《会走路的树》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唐 婉 评析/李 亮 【教学实录】 一 师:(指课题)课前读过这个故事的小朋友举手?(生 齐举)既然都读过,愿不愿意帮帮我? 生:(齐)愿意! 师:(指课题上的空缺)“路”,我忘了怎么写,谁来 教教我? 生:左边足字旁,右边是“各”。师:好奇怪,“路”为什么是足字旁呢? 生:因为走路要用脚啊。
师:这样啊,难怪有人说:千里之行——(生:始于足 下。)难怪有首歌这样唱:敢问路在何方——(生:路在脚 下。) 【点评:汉字是中华民族掌心的纹路,汉字中饱含着民 族的记忆、民族的历史、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唐老师深谙其 意。】 师:好有文化的一个字!不过,我不明白,既然路在各 自的脚下,树又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谁再帮帮我?生:那不是树,而是驯鹿。
师:我更糊涂了,驯鹿就是驯鹿,怎么会成为树呢? 生:因为驯鹿的角像小树,小鸟把他当成会走路的树啦。
师:我明白了,原来是一只刚出生的小鸟把驯鹿当成了 会走路的树。(在黑板上粘贴驯鹿、小鸟图)看来,这是一 只幼鸟错认而引发的一个误会。惹祸的就是驯鹿的“角”。
难怪篆书中“角”字也是有很多枝丫。(板书:■)后来变 呀变呀,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板书:角) 【点评:唐老师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伙伴的位置 上,语言、教态亲切温暖,让人如沐春风。】 师:平时认错过人的小朋友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看来认错人是生活中很正常的一件事,认错人后怎 样? 生:很害羞。
生:很难为情。
师:认错人的原因千差万别,但结果往往是惊人的相 似:一笑而过或者闹个大红脸,各自走开。那么,小鸟认错 人的结果是不是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呢?让我们回到那个 春天的早晨,回到故事现场——(出示) 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 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生读。将“好一会儿”读得突出。)师:100分加五角星,不但正确,还特别告诉我们小树 带着小鸟不是玩了一小会儿,而是好一会儿。谁还想得100 分加五角星? (指名几位学生读,教师聚焦“天天来陪”“许多地方” 评价,以评促读。) 师:现在你就是小鸟,请把这件事说给我们分享。
(生一阵沉默) 师:只要把中间的一个词换一换就可以了。
生:(恍然大悟,将“小鸟”换成“我”)小树带着我 玩了好一会儿,才把我送回家。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 我。我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师:现在,你是会走路的树,请你也把这件事告诉我们。
(生将文中的“小树”换成“我”,然后入情入境地读。) 师: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要送小鸟回家呢? 生:小鸟很小,我担心她会迷路。
生:害怕她路上会有危险。
生:小鸟很小,回家的路很远,她会累的。
生:我喜欢小鸟,舍不得和小鸟分开。
师:担心也好,害怕也好,都是关心的表现,所以“送” (出示字卡)里面有一个——“关”,(板书:关)“关心” 的“关”。因为关心,送出很远很远,(板书:■)“送”, 好温暖的一个字。
师:汉字会说话,汉字中藏着秘密。小树是怎样陪小鸟的?小朋友仔细看“陪”字,猜猜看。
生:…… 师:大家看哦。“陪”的偏旁是“双耳刀”。双耳刀在 左表示高地。在这一课里,老师允许小朋友把它就当成小耳 朵。想一想,当小鸟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时,小树会怎么陪伴 呢? 生:小树一定会竖起耳朵,静静地听。
生:我从“口”看出,当小鸟孤单的时候,小树就陪她 说 说话。
师:当小鸟什么也不想听、什么也不想说的时候呢? 生:小树就站“立”在小鸟身后,默默地陪着她。
师:好一个有情有义的字!我们一起来写写,静静听, 默默立,轻轻说,这就是“陪”。
【点评:真心点赞!“送”“陪”两个生字的教学,加 上前面“路”字的教学都充满智慧!教师对字理的解读也许 不是汉字的“正解”,但确实是饱含人文情怀并富有童真童 趣的“儿童解”。】 师:看来,这还真是一场美丽的误会。这份美丽,有没 有随着小鸟的飞走而结束呢?我们来看故事的第二部分。
师:谁来读? (生读) 师:想不想听老师读?(师范读。读的时候,故意漏掉了“常常”一词,把“叫 起来”的语气读得很低,还丢了一个“是的”。生纷纷举手。) 师:你想说什么? 生:老师,您丢了“常常”。
师:“常常”能丢吗? 生:不能。丢了它,说明小树可能只是一次提起。
生:老师,小鸟是叫起来。可是您读的时候很低,没有 叫。
师:原来我没有关注提示语,就请你来教教我。
生:(叫起来)“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 师:终于找到去年的那棵树了,怎能不叫呢?谁还想教 教我? (生有声有色地读) 生:老师,您还丢了一个“是的”。
师:两个“是的”太啰嗦了,所以我丢掉一个。
生:不能丢,小鸟很激动,所以才连声说“是的!是的!”。
师:就请你激动地读一读。
生:(激动地连声读)“是的!是的!” 师:第一个“是的”用力过猛,第二个“是的”反而低 下去了。谁再试试? 生:(一声高过一声,一声快过一声)是的!是的! 师:我刚才漏了一个很重要的词,也没有读出小鸟的激 动心情。你们帮助了我,给我机会,我重新读一遍。(师再读。生鼓掌。) 【点评: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伙伴,源自于她对儿 童学习心理、学习状态、学习经验的深入了解和把握。这是 一个优秀教师最为可贵的教育素养啊!】 二 生:他们去了哪些有趣的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 西? 生:小鸟和会走路的树见面了吗? 师:是呀,这篇童话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想知道的问题。
怎么办? 生:自己想,自己编。
师:好一个“编”!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想象,让我们张开这想象的翅膀,编、编、编。
师:会走路的树驮着小鸟出发了,小鸟一抬头,看到金 灿灿的阳光,(出示图)小鸟激动地叫起来—— 生:好温暖的阳光! 生:金灿灿的阳光!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这么想。(出示) 小鸟激动地叫起来:“啊,太阳长出了金胡子!” “嗯,好温暖的胡子!”小树呵呵地笑着。
师:他们继续往前走,来到小学校的门口,看到一把把 小花伞,小鸟激动地叫起来—— 生:小雨伞多么像漂亮的小花呀!师:把“小雨伞”换成“哇”。
生:哇,多么漂亮的小花呀。
(师出示) 小鸟激动地叫起来:“啊,多么美丽的小花!” “嗯,一朵朵不怕风吹雨打的花!”小树呵呵地笑着。
师:(出示图)他们来到动物园门口,看到一只开屏的 孔雀,小鸟激动地叫起来—— 生:“哇,好漂亮的花裙子!”“嗯,真是一条特别的 花裙子”小树呵呵地笑着。
生:“哇,好多亮晶晶的眼睛啊!”“嗯,真是特别的 大眼睛。”小树呵呵地笑着。
生:“哇,一把多么好看的大扇子啊!”“嗯,真是一 把特别的大扇子。”小树呵呵地笑着。
师:(出示图)走累了,就停下来和花说说话。他们又 来到童话王国,听到小兔子扯着大兔子的耳朵说——(生:
猜猜我有多爱你?)他们从白天走到夜晚,听见小熊冲着月 亮喊——(生:月亮,生日快乐!)就这样,他们去了许多 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他们一边走一边收获了—— 生:他们收获了知识。
生:他们收获了友谊。
生:他们收获了快乐。
师:他们这样边走边获取 了知识、友谊、快乐,我们也收获了 “趣”这个字的秘密:要想有所收获,就需要不停地行走;
(板书:走)只 有不停地行走,才能有所获取,(补充板书:取)才能获得 更多的生活乐趣。
【点评:这篇童话有趣就有趣在小鸟以童眼看世界,误 把小驯鹿当成会走路的树;
温暖就温暖在,驯鹿明知小鸟认 错了他,却将错就错。让学生想象,不是中断这样的情趣, 而是要将这样的情趣放大再放大。编故事,趣不已。因此, 唐老师没有进行“会走路的树和小鸟去了 ,看见了 ”之类 的程序化语言训练,而是通过一个自制的简易绘本,用小鸟 般的童真视角看事物,以小树善意的呵呵一笑为不变的回应, 既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想象的窗,又延续了故事语境的情趣, 让他们在想象的趣味中感受到会走路的树和小鸟之间的真 情厚谊,并记住了富有哲学意味的“趣”字。】 三 师:我们跟着小鸟在童话中行走,也感受到了一段美好 的情意,还认识了五个会说话的字,它们是——路、角、送、 陪、趣。谁来把它们分分类? (指名一生上台分类) 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生:“角”是独体字,“路”和“陪”是左右结构,“送” 和“趣”是半包围结构。
师:对,动笔写字,首先要观察它们属于什么结构。独 体字,要寻找——(生:关键笔画。)“用”的关键笔画是——(生:竖撇。)左右结构一比——(生:高矮。)二比 ——(生:宽窄。)请出小小魔框框一框,谁宽谁窄看清爽。
(师在字上画框)半包围要写得半露半藏。今天两个半包围 结构的字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捺变成了点。)请 睁大眼睛静静地看看这几个字。
师:看好了吗?请把它们送进作业纸中。(出示) 四 师:小朋友,当我们合上童话时,请在心里思考这样一 个问题——(音乐中出示) 假如你是那只小鸟,谁又是那棵会走路的树呢? 假如你就是那棵会走路的树,谁是那只小鸟呢? 师:这个问题现在不用回答,时间会告诉你答案。下课! 【点评:童话终,情未央,问不止。最后的这个追问耐 人寻味!童话的本领很大,生活中不能的,童话中能;
生活 中没有的,童话中有;
生活中不敢想的,童话中敢想。童话 常常超越现实,但,童话不是骗人的,它是生活的童眼写照,它是人类理想的童心表达。在合上课本的那一刻,童话带给 孩子们的感动和熏染是真实的。】 【总评】 唐婉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温暖、惬意的,如同春 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也融化了听课老师的心。
这节课带给我们的触动和感慨,首先不是教师对阅读、识字、 写字这些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准确把握,而是唐老师在举手 投足间流淌着的对儿童的关爱。我深信,一个有高度责任感、 一个充满爱心和教育情怀的老师,才会有在课堂上如此自然 的表现。
在教学的处理上,这节课也有几点发人深思。
1.关于阅读与识字的关系。《会走路的树》是一篇童话, 如果只把它当作一篇普通的识字阅读课文来教,势必造成千 篇一律,千课一面,文本原有的文学气息与故事中洋溢的童 真童趣将被白白辜负。但,当一篇童话被编入教材后,它又 承担不可推卸的识字功能,尤其是在低年级。怎么办?唐老 师将识字贯穿于童话阅读之中,恰到好处地结合童话主题赋 予汉字解说,从而实现阅读、识字两相融和,在阅读童话中 识字,但并没有因识字冲淡阅读场;
同时也没有因阅读童话, 让识字成为课堂中不得已为之的“补丁”,达到了良好的教 学效果。
2.关于几个汉字的解说。上文点评中提到,“路、送、 趣”这几个字的解说很有意思,也很有创意,尽管不见得能和字理相合(“陪”的解说甚至完全不符合字理,有点俗解 汉字的味道)。但我坚持以为这样的教学未尝不可,它是一 种符合儿童心理,抑或符合中国汉字文化的解读。汉字之理, 也应与时俱进,更应讲究语境和对象,因为小学语文毕竟不 是专门研究汉字学的。唐婉老师的解读让我想起两位小语界 的前辈大师——斯霞老师和霍懋征老师。斯老师教“蚯蚓” 这两个字时,就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让学生领悟 到,蚯蚓是虫子所以有“虫”字旁,蚯蚓生活在土丘里,所 以“蚯”的右边是个“丘”部,蚯蚓游动时一会儿弯曲一会 儿伸直,所以“蚓”字右边是“引”,好像蚯蚓游动时的曲 伸样子。孩子们啧啧称奇,真是太有意思了!霍老师教学生 学“聪”字时,让他们思考: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变得聪明? 最后学生从“聪”字的字形中发现,会用心、用眼、用口、 用耳的孩子才会聪明起来。多么温暖、多么富有创造的教育 啊!唐老师的解读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3.关于写字教学的问题。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常常会模 糊写字教学的年级序列要求,这节课是二年级的一堂课,唐 老师的定位是学会根据结构领悟书写要领,这个安排是适当 的。另外,常常听到老师们在指导写字环节絮絮叨叨,以为 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写得越好。其实,写字不是嘴上的功 夫,写好字归根结底要靠书写实践,写起来才是硬道理。这 里,唐老师追求的是无言或少言之美,往往通过三言两语或 寥寥几笔,点中要害,腾出了更多时间给学生写、悟。这是应该特别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