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职业教育中团建工作校企融合的新模式:职业教育校企结合

谈现代职业教育中团建工作校企融合的新模式

谈现代职业教育中团建工作校企融合的新模式 为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模 式将会发生很大的变革。本文旨在推动职校共青团工作紧扣 “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对创建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 模式有系统的、全面的思考,对职校共青团工作的方向、质 量、实效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目前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校企融合的情况及 问题切入 目前,国内外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但西部地区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实践性、指导性不强, 效果不明显。甘肃省中职学校针对目前中职院校思想道德文 化的课题研究不够,对共青团工作的延伸关注更少,企业文 化和学校共青团工作相融合的教学思路尚处于萌芽状态,鲜 有开展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成果相佐证。以我校为例,笔 者认为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有如下问题亟待解决。

1. 中职学校缺乏一套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共青团工作 体系和工作模式。团建工作不知如何与企业融合,从而沿袭 老传统、旧方法开展,这使得职校的办学特色无法彰显,影 响了学生的就业质量。2. 鲜少为教师在实践中提供接触企业的平台及赴企业 实践学习的机会。多数团干部或专业教师依据从媒体、书本 上得来的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 不能完全与企业、社会需要相吻合,视野和教育思想拘泥, 从而在专业技能、合作育人方面的成长缓慢。

3.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后发力量不足。国务 院《关于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健全社会力量 投入的激励政策,拓宽办学筹资渠道。然而,社会力量对职 业学校的关注度不够、参与支持不力。社会组织及企业对产 教融合、多方赢利的认识不到位,校企共享社会育人资源匮 乏,开展校企融合的大环境不尽如人意。

4. 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执行者对校企融合的理解不 到位。许多团干部认为,每学期在团的工作中开展两三项与 企业有关联的大活动,就算做到校企融合了。这种片面的理 解,导致了活动的碎片化、肤浅化,缺乏深度和广度。

5. 共青团工作仍然存在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现象。

职校团的工作不了解社会,没有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 式中解脱出来,鲜少与外界有交际,不仅与企业少有合作, 与社会更无瓜葛,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与过程 根据我校学生2+1的学制,即在校2年,赴企业实习一 年。本课题共经历了三段研究历程,即初级阶段、实践阶段、 总结阶段。

1. 初级阶段,我们称其为“请进来”阶段,主要在新 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中开展活动。课题组做了学生关于企业文 化认知及学生参与企业活动方式的调查问卷,从调查数据中 掌握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参与 企业文化教育的活动方式,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文化宣 传活动。此阶段我们紧紧围绕企业文化的主题,每月开展一 次团组织生活。定期开展团课活动,先后邀请兰州石化、浙 江人本集团等六家省内外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和专业技术 人员到学校做专题报告。每学年在新生中遴选校园广播主持 人的活动也以企业文化展播为新主题,开展了“共青团命名” 活动及企业文化宣传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了解了学生对企 业文化的初步认知情况,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企业文化, 树立了职业意识。

2. 实践活动阶段,由两个分阶段构成,分别为 “走 出去”、“合起来”阶段。“走出去”阶段在初级阶段的基 础上,在学生一年级第二学期到二年级第一学期之间开展一些走出校门、走进企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接触并体验 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

“合起来” 阶段主要是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时开展活动。旨在校企共同合 作,在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成才就业等方面深度交流。此阶 段我们举办了汽车专业技能大赛,邀请了五所职校参赛,同 时邀请了五家对口企业,评委皆为省市汽修行业专家或企业 技术骨干。同时课题组成员分头赴企业进行调研,广泛收集 了典型企业的特色企业文化及校企合作、学生培养等方面的 意见和建议。

3. 总结阶段,主要是对积累的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归纳,形成新模式。梳理理论资料,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职 校共青团与企业文化融合模式和理论依据,注重研究成果的 延伸应用,在职业院校中沟通交流,起到普及和辐射效应。

三、探索建立校企融合中共青团工作的新模式 1. 加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在课题的一系 列活动中,使参与的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全面直观地了 解企业文化,清晰实际地明确努力方向,形成更加完善的职 业思想和职业道德养成,适应企业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 与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2. 开阔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眼界。在课题实施中,我们 与企业许多优秀领导及专业骨干进行了深层次的交流,受益 匪浅。在接触了企业与企业人后,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思路融 入了企业文化,并尝试着用企业的许多管理办法去管理教育 学生,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了更开阔、更贴合的 影响。

3. 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育人资源。校团委在活动实施中 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许多社会育人资 源。这些社会育人资源的发掘,使团委对学生的职业教育资 源丰富充实,进而对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的信息指导。

4. 催生了校企合作共赢新思考。在实践阶段“合起来” 的活动中,对10家企业开展了调查问卷活动,我们对企业反 馈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部分意见、建议对职校共青团 工作开展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不仅能为职校共青团工作 有所帮助,而且对整个职教工作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5. 形成了共青团工作新模式。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最大的体会是突破陈规,创新拓展。首先,工作方式的创新, 从传统的关起校门、面对学生工作,从简单的校园活动拓展 成与多家企业合作的富有职教特色的综合活动。其次,主题 内容发生变化。从传统形式的唱歌跳舞中走出来,赋予职教特色的新主题。最后,研究摸索出职业学校的共青团工作模 式,即学生从入校起分年级、分阶段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与企业以“请进来”、“走出去”、“合起来”的思路开展 合作育人。

四、对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建议 1. 要对传统活动不断赋予新鲜内容。团建工作中有些 是适应学校教育和学生心理需要的传统系列活动。在必须开 展的前提下,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例如,每年 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因校园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更替补充 而必须开展,我们可以以企业文化或企业小故事为主题,代 替以往的美文诵读、诗歌朗诵的内容,为这种老形式的活动 注入企业文化的新活力。

2. 要将校企融合贯穿到团建的日常事务中去。在共青 团与企业融合的现实中,执行者容易产生这样一个片面的认 识,即每学期完成两三项校企联合活动就算融合了。其实若 要做到校企融合的细致化、深入化、系统化,不仅要有校企 联合的特色活动,更要融合在团的日常事务中去。例如,团 组织生活、国旗下讲话、团课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都要体 现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

3. 要注重“共青团之家”的榜样示范作用。何谓“共青团之家”?即新生入校后,选一两个班级,将全班发展为 团员,在全校大会上为班级授牌、为其命名。要求其严格落 实团建工作,配合团建活动,成为全校班级及个人的优秀模 范代表。我校团委选定了2014级导游、汽修专业的两个班级 命名为“共青团之家”。在一、二年级分阶段开展了相应的 校企融合活动。较之普通班级,“共青团之家”从活动的支 持率、出勤率、积极主动性、榜样示范性等各个方面都有更 好的表现,校团委以这两个树立起来的榜样班级开展教育时 更有说服力,更能带动全校共青团工作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4. 要将学校社团与社会、企业社团有机结合。职校的 社团仅限于服务学生,活动于校园内,为此应将学校的社团 与社会、企业社团联合起来,实现互动、互利、互赢。例如, 我校的电器维修社团与石化公司宝石花志愿队合作到社区 维修家用电器的实践活动;汽车美容社团为路人免费洗车公 益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学生向企业或社会专业人员学习了 实际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更好地体现社团的社会 价值,使学生找到本专业的社会存在感及为社会服务的责任 感,增强了学生踏实学习专业的决心和信心。

5. 要建立校企合作联办大赛的长效机制。传统的职校 技能大赛局限于本校或教育系统内部。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 育的发展需要,应该建立起与企业联合举办技能大赛的长效机制。学校既可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参与到学 校的比赛中来,也可组织学生参与到企业的技能比武中去。

无论哪种融合方式,都可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需要之间的差距。企业参与到技能大赛 中来,能更直观地了解职校教育与学生的情况,大赛中允许 企业圈定优秀学生,促成学生就业,提升职校技能大赛的价 值,增强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优化企业用人的明确性和针对 性。

在共青团工作新模式中,我校的团建工作显现出了强 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然而,我们的实际探索和研究正在路 上,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共青团工 作校企融合的新模式。

(本文系甘肃省2013年度“十二五”规划课题《企业 文化与学校共青团工作相互交融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为GS[2013] F3-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