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专科《儿科学》教材编写刍议
三年制专科《儿科学》教材编写刍议 《儿科学》教材编写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关键。笔者主持 了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年制《儿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此教材以其思路新、 布局新、内容新而被确定为“普通髙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笔者现将 编写中的做法简要阐述如下,以资借鉴。1确立正确、新颖的教材编写思路 三年制专科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为广大农村和基层培养髙等应 用型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教材编写首先需确立正确而新颖的 思路,即以《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 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 为根本,树立全面素质发展的教育观,紧紧围绕医学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 应用性和针对性,使教材有助于培养职业素质优良、基本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较 强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努力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2整体把握教材编写内容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 [2000]2号)的要求,专科教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这就要求在设计教材内容时,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处理好基础理论 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儿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课程,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与其 他临床课程的交互和影响,注意与医学基础课程的衔接。因此,教材要在内容的 整体把握上下功夫。儿科学基础理论部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儿科疾病的防治部分则突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教材通篇定位于大专层次,以三 年制普通专科医学生为教学对象,选择编写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 本技能,内容符合专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容量适中。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 力避过多的、深奥的论述,力避篇幅冗长而晦涩难懂,力避成土本科教材的仿抄 版、压缩版。
3合理创新教材编写结构 三年制专科医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本教材在编写结构上改变传统体例,创 新地、合理地编排了一些自学内容。自学内容的选编遵循以下原则:(1)其他 课程(如妇产科、口腔科等)可能涉及或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如新生儿窒息、 口炎等;
(2)现已极少发病或有明显地域性的疾病,如钩虫病等;
(3)新近学 术界普遍重视的疾病,如小儿艾滋病等。
同时,在每章标题下注有学习要点,力求体现较强的概括性;
每章的 正文后附有思考题,以便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这些教材结构上的变化, 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普遍受到同行的认同和学生的欢迎。
4力图体现教材编写特色 4.1在由容上有所“强逆” 一直以来,多数《儿科学》教材在编写中过分拘泥于参考资料,不同层次 的《儿科学》教材墨守成规、格式守旧、内容老化的现象十分突出,不能很好地 体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没有真正与时俱进,以至于教材内容落后于医学 科技的发展,脱离了临床工作实际,甚至误导学生。本教材在编写中根据教学目 标的需要,彻底删除一些过时的、不实用的、脱离临床实际的知识点或药物,如 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以及婴儿喂养中炼乳、羊乳等内容,使教材凝 炼而简洁。
4.2密切联系实际 本教材密切结合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考虑临床医学专业的人 才定位、培养规格和就业去向,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兼顾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在内容设计上体现必需和够用原则,尽量缩短教材与临床实践的距离,力图体现 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接轨,与国家执业资格考试接轨,顺应国际行业发展趋势, 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4.3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 作为21世纪的专科规划教材,在编写中力图准确反映本学科教育教学 发展规律。从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论述正确等方面体现科学性;
从一些新理论、 新技术、新疗法的编入等方面体现本学科的新进展,反映时代特色;
从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文字精炼等方面增强可读性,使学生爱学、易读、易理解、易掌握。作者:崔明辰,熊均平(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