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小学语文迁移阅读五年级

浅谈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 新的学习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 影响。学习迁移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所以,在语文 教学中用迁移理论去指导,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 目标都有极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准确地运用迁 移理论去指导学生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 会学习的方法,用已知的知识内容去解决新的问题,从而降 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笔者试图对迁移理论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迁移理论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全部的心 理活动的基础之上,只有让学生把全部心理活动都积极地投 入到学习中来,才能使学习达到最大的成效。教育心理学家 奥苏泊尔从“接受式——发现式”和“意义性——机械性” 两个维度上划分,可以把学习分为四种。在学校里,学生学 习课内知识,这属于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 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有内外两个条件,内部条 件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 心向;
第二方面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地能与新知识进行联系的知识,外部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 逻辑意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就是利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对新的学习产生影响,即学习中的迁移。

(一)运用迁移理论,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教会学生将 迁移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那么,在学生遇到新问题时, 就会主动将新问题融入到他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通过 原有的认知结构,理解新知识,进而解决新问题。在小学语 文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 所以,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式。

将迁移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结 构不断丰富和发展,不仅能够解决学生新的问题,还可以使 学生巩固原有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运用迁移理论,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将迁移理论正确的运 用到语文学习中,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通过教师的“教”内化为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课内的知识,还要交给学生自己学习的 方法。那种靠着布置大量的作业而让学生去机械记忆的方法,虽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取得高分,但是学生并 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在遇到新产生的问题时,学生自己解 决不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应努力实现这一目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 学会学习方法,真正的把迁移理论运用到学习实践过程中。

二、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生活知识向语文知识的迁移 语文这门学科与生活联系密切,有很多语文知识都能在 现实生活中找到来源,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把语文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使得语文教学融入到我们的现 实生活中。由此实现生活知识向语文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 学习语文的兴趣,缩短学生与学习之间的距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多样性的活动, 创设出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景,把阅读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语文教材 在内容选择上,也大多符合这一特点。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 过程中,也要符合学生这一认知特点,加强阅读课程和生活 场景的联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写人的记叙文,赞美人物的高尚情怀,描绘人物的优秀品质等等,这类文章一般都 有一个清晰的事件发展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的具体内 容去设计教学过程。比如针对写人的记叙文,教师可以设计 一个名人事迹展,让学生讲解,或者设计一个人物访谈,让 学生之间相互对话。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景阳冈》 一课,教师可以扮演记者,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回答问 题。武松打死老虎以后,阳谷县知县会怎样做?酒店的店家 会怎样说?附近的猎人们会怎样想?通过设计这一情景,能 够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促进语文教学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迁移 识字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 综合性学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又 能够让学生分析出文章的写作技巧,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 为口语交际教学和写作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教师在 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利用一定的教学技巧来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迁移,从整体上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指导学生把已有的语文知识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将已有的语文知识向新的学习的迁移是以二者存在某 种共同的要素为基本前提的。不同的学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 共同的成分或者共同的要素,才会促进学习迁移的产生。这 些共同的成分可以具有相同的原理,也可以具有相同的背景 或是相同的类型。只有使已有知识与新的学习保持一定的同 一性,才能为新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促进新学习 的展开,并且巩固和加深已有的知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的学习之间的共同 要素,并利用这些共同要素去分析并且探讨与此相似的新知 识,促进学习迁移的产生。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中,识字(二)《日月 明》一课,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日月明,鱼羊鲜,小土 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二木林, 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一共包括了“明、鲜、尘、尖、 灭、男、休、看、林、森、从、众”十二个生字,并且给出 了“日、月、鱼、羊、小、土、大、一、火、田、力、人、 木、手、目”这些学生已经学过的字。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生 字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已掌握的汉字,找出它们之 间的相同点,并且把这些相同的要素迁移到新的汉字中来, 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同时能够深化学生对生字 的记忆。

(四)促进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 语文学科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 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要通过语文学习 来掌握语言,这是保证所有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其他 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 同时也侧面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把音乐、 历史、政治等学科所运用到的知识迁移到语文教学过程中, 就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从而提 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 师要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迁移,相互作用。

结语: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迁移理论是一种很普遍的 现象,有的教育学家将教学过程看做“为迁移而教”。所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迁移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 和学生的“学”,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 意义。整个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一 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一直发生变化,与其他阶段存 在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能充分地认识到这一不同点,把迁 移理论运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就能极大地 提高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林若男,李锦英.小学语文教育研究[M].安徽: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2]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课堂作文实录[M].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5. [4]王松泉,王相文,韩雪屏.语文教学概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杨泉良.语文教学的当下视野[M].广州:暨南大学出 版社,2012. [6]熊学亮.语言使用中的推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7. [7]孙建龙.语文教学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梁旭 长春师范大学 李晓琳副教授 长春师范大学 130024)现代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