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把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着力点|全程和全方位育人

试析如何把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着力点

试析如何把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 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彻落实好这一重 要要求,需要牢固树立高校一切力量向育人聚焦、一切工作 以育人为最终检验标准的鲜明导向,牢牢把握教学育人、文 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四个着力点。

一、以全面精准的教学孕育人 教师是育人的第一主体,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教 师教学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对学生思想、观念、 言行的影响最直接、最有效。当前,一些高校存在重教书轻 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不少专业课教 师的育人责任缺失,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认为思想政治 工作是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和自己 无关,只讲专业知识,不讲做人道理,对学生不敢管、不愿 管。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机统一。应将育人作为 所有教师的第一责任,优化绩效考核、学术评价和职称评定 机制办法,引导教师回归课堂、用足用好课堂,既当好传授 知识的“经师”,更当好塑造灵魂的“人师”。加大各学科 专业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和教育教学力度,把马克思主 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各学科专业、各研究领域、各层次学 段,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 战略学习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高校、进 课堂、进头脑。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 更新内容、丰富手段、改进方法,引入情境教育、朋辈教育, 使先进模范、志愿者进课堂,鼓励党政干部、名家名师、学 生上讲台,现身说法、分享故事、交流思想,提升教学的实 践性和说服力。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 认知能力的公共课程,充分发掘各学科蕴含的育人元素、德 育资源,发挥所有课堂的育人作用,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 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人每一 门课的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快构建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创 新教材编写、推广、把关、使用体制机制,推出并用好用足 更多高水平教材。

二、以健康高雅的文化涵育人 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学生大部分时间 生活在高校中,高校的文化特别是校风、学风,直接影响着 学生的学习成长。肖前,一些高校对硬件建设抓得硬,往往 大兴土木,但对于文化等软件建设抓得软,忽视了文化在学 生成长中隐性而持久的作用。有的高校认为自己是理工科院 校,对高校文化的重视不够,有的高校认为文化建设是宣传 部、团委、学生社团的事,没提到学校层面来谋划推进。文化,是学生成长的软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文化 浸润、感染、熏陶,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日用而不觉 的效果。坚持贯穿结合融人,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贯穿到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扣 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和课程 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强化党史、国史、改革开 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广泛开 展文明校同创建,强化校训校歌校史的育人功能,培育健康 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注重发挥共青团、学校社团、 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话语和方式,开 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

强化互联网思维,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推出一批在线、 手机端开放课程,建好一批微信、微博公众账号,开发一批 寓教于乐的测试赛事系统,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高校科 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评优评奖范围,使思想政治工 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以丰厚多彩的实践培育人 现实是活生生的教科书,社会是多彩的大课堂,思想政 治工作除了讲理论、讲道理,还应和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 汲取养分、获得印证。相关调查显示,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 育最普遍的问题是“理论和现实脱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针对性不够,效果不佳,“到课率高、抬头率低” 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高校社会实践偏少、缺乏系统设计, 简单地将社会实践等同于组织暑期实践活动,还有的高校因 怕出事,不愿组织学生外出社会实践。应坚持教育同生产劳 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创造 条件、系统谋划、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使学生既读万卷 书,又行万里路,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等生产劳动第一 线,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接受教育、培养情 怀。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建设一批教学实践基地,把 课堂搬到法庭现场、交易市场、创业园区,开设模拟课堂, 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升华理性认识。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加强高校与 企业、媒体等社会各界联系合作,创新方式、拓宽途径,建 好一批高校对口实习实践基地。办好学生社团,建立学生实 践中心、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就地实践、创新创业提供更 多平台、舞台。将实习、支教、志愿服务、社团活动、送知 识下乡等社会实践内容作为必修课纳入所有学生学分并提 高比重,作为吸收党员、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使学生在实 践中去伪存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四、以严格高效的管理训育人 好的学生,既是教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思想政治工 作,既体现为教育,也体现为管理和服务。这些年,一些高 校的校风、学风出问题,根子就在于对教学和学习管理不到位、不严格,该管的没有管起来,该严的没有严起来。有的 高校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文化渗透、宗教渗透 缺乏警觉性、分辨能力和抵御能力,使杂音噪音在高校暗流 涌动。有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管、不敢管、 不会管的状态,对教师日常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 于软。

严管就是厚爱,管理本身就具有导向作用、教育功能。

应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坚持党风、校风、学风一起抓, 把思想政治工作同鼓励师生端正学风、严谨治学统一起来, 落实好高校章程和校纪校规校训,提升管校治校水平,为学 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健全高校课堂教学建 设管理办法,建立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落实党委、 纪委和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督导听课制度。严肃课堂纪律,形 成良好课堂教学秩序,对突破政治底线和价值底线的戏说胡 说应提出批评、及时制止。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引 导、服务和联系,加强对讲座、论坛、读书会、学术沙龙等 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 传播渠道。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规范师生自媒体管理, 做好网上舆论引导,鼓励学生利用所知所学,正面发声、理 性思辨,传播网络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社会实践和校 外挂职制度,把师德规范要求融人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 称评审、导师遴选等各环节,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建设“学高”“身正”的师资队伍,发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的示范性。加强对教师教育管理和纪律约束,对违反校规校 纪、法律法规的及时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