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客户变成你的利益共同体 [研修共同体让教师发现更好的自己]

研修共同体让教师发现更好的自己

研修共同体让教师发现更好的自己 随着信息时代与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那种“通过 一个文件、招来一批学员、请来几个‘讲’师、举行几场讲 座”的培训已经难以满足以绩效提升与个性化发展为价值取 向、以针对性与实效性为质量标准的教师培训需求,教师培 训正慢慢地由行政推进走向专业化发展。教师培训的专业化, 呼唤培训职能由“补偿型”向“生长型”、由“功利型”向 “发展型”、由“任务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进入“十 二五”以来,长沙教育学院致力于培训模式的改革与创变, 由拼盘式讲座的学院模式走向互补式工作坊的研修共同体 模式,致力于把每一个培训班打造成为一个研修共同体,充 分发掘培训的唤醒与激励、示范与引领、合作与共享的价值, 进而实现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共同学习、共同研究与共同成 长。

一、何谓教师研修共同体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源于英文的Community, 中文也译为 “社区”,可解释为:①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 活的有组织的人群;②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 的社会团体。1887年滕尼斯将“共同体”概念引入社会学领 域,用来表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并特别强 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对“共同体” 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共同体”思想引入教育领域出现了 “学习共同体”。博耶尔(ErnestL.Boyer)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书中首次使用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并指 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而朝共同的愿景一起 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 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

教师培训中的研修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 of Teachers)是指培训者与参培教师基于“研修主题”开展实 践研修活动而构建起来的一种群体学习和实践的联合体,它 以中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 以学习、 探究、反思性实践为主要方式,以双方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及参培教师所在学校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强调共同信念和愿 景,强调各个成员见解与经验的共享,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 主题中心、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借鉴的良好机制,进 而实现共进共赢与和谐发展。教师研修共同体具有如下特 点:共同的价值追求、生态化的研修场景、任务型的合作关 系。

二、构建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采用“授—受” 式模式,往往远离真实的教育现场,忽视参培教师的自身经 验,导致训研分离、学用脱节。教育部在《关于大力加强中 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努力改进培训 方式方法。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小班教学, 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 开展培训”。教师研修共同体视域下的教师培训,强调对教师主体作用的尊重与教师自身资源的利用,强调走进教育现 场,强调任务驱动下的合作学习,强调训研一体与学用结合, 推动着教师培训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从大一统式走向自主 式、被动式走向互动式,培训与参培者彼此尊重,平等对话, 相互接纳,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情感融合和知识生成。区域 教师研修共同体的构建,还将为学校校本研修的开展提供更 加丰富的资源支撑和更有力的专业引领,实现城乡教师共享 研修成果,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与区域教育和谐发展。

三、教师研修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 教师研修共同体倡导的是一种“大培训观”。所谓“大 培训观”,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是以研究为纽带,将培训活 动从学院课堂延伸到中小学一线的办学实践、从培训期间的 研究与学习延伸到培训结束后更长期的研究与交流,追求的 是培训的生长性、生根性与生态化。

1.构建愿景、确立目标,做激活主体动力的培训 共同愿景是组织内所有成员自愿达到的目标或实现的 理想的总和的抽象,反映了组织的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取向 及一定时期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推动共同体行动的内在动力。

在培训实践中,我们依据不同项目、不同参培对象构建不同 的愿景,如骨干班主任研修共同体,我们构建的愿景是“更 新教育理念,优化管理策略,沉淀育人智慧,实现由保姆型 向引领促进型、由权威型向民主对话型、由经验型向智慧反 思型的角色转变”;骨干教师研修共同体,我们构建的愿景是“提升研究能力,分享研究经验,形成教学专长,提炼教 学特色,做有思想的行动者和有高度的教育者,实现由骨干 教师到卓越型教师的成长飞跃!”由此来激活主体意识、唤 醒发展内需、导航发展方向。通过精心设计《研修日志》、 精心策划“破冰活动”,让学员了解共同愿景,建立研修规 范,促进感情相容与沟通,培养学员的团队归属感与文化认 同感。

2.因需而变、因求而立,做满足教师需求的培训 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是基于问题、关注需求 的培训,其培训的效果首先取决于真实而科学的需求调研与 分析。为此,学院提出了“培训基于调研、调研先于培训” 的项目策划要求。强调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议、 实地考察、政策研究、理论学习等多形式专业性地开展训前 调研,以获取准确而真实的需求信息。如,在每个项目实施 前,我们通过“训前调研问题单”(如下表)来收集与问诊 参培教师的现实需求。

训前调研问题单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培训的需求调研与诊断分析贯彻 培训始终。通过“破冰活动”中的“问题征集”、学员的研 修日志、课堂观察记录、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培训满意度调 查等来方式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根据学员需 求来灵活地调整培训内容、设计论坛主题与研究课题。注重 充分挖掘已培项目的效果反馈和总结反思,把每次培训的效果反馈和总结反思,作为下一次培训需求调研的起始环节, 形成循环机制。

3.聚焦主题、实践取向,做紧接“地气”的培训 培训课程作为培训目标的载体,是教师培训的核心, 课程设置是否精当,直接关系到培训的实效高低与质量优劣。

“十二五”以来,长沙教育学院遵循基于教学实践、凸显情 境需求、体现目标导向、注重互动生成、强化应用反馈的课 程研发理念,培训课程设计由“模块拼盘式”走向“主题聚 焦式”,由“理论取向”走向“实践取向”,围绕研修目标 与主题,逐步建构了以“实践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结构, 强调实用理论、实景课堂、实在研讨、实效感悟。如语文教 师培训,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员,近三年来,我们研发了 如下培训主题:新课标视野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修与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文本解读与 现代文教学能力提升、文言文教学决策创新与教学实施、读 写一体理念下作文教学的改革与优化。围绕培训主题,集中 用力,聚点深挖,或横向开拓,或纵向发掘,设置培训课程, 形成专家理论引领、一线名师或学科培训专家示范引领、学 员反思性实践、小组研讨交流、总结提升后再改进行动的培 训课程体系,基本实现了“学”(听中学、做中学)、“思” (经验提升、实践反思)、“做”(情境体验、任务驱动下 的校本实践)、“研”(“小课题”研究、课例研究)的结 合。4.多元互补,整合共生,做有“孵化”效应的培训 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往 往采用多元主体协同培训、多形式互补混合式培训。将院校 集中培训、校本研修与学员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将远程培训 与岗位反思性实践结合起来,将专题讲座与微案例分享、主 题沙龙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与参与式工作坊活动结合起来, 实现各形式间的相互联通、优势互补与同步生长,扩展教师 研修的时空,延伸研修的效果,进而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 学习化。

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其教学形式除专题讲座 外,更多地采用主题研讨、世界咖啡汇谈、工作坊活动(任 务驱动、合作研讨、实践操作)以及任务驱动下的岗位实践, 促进学用结合,使培训突破了即时效应,具有了生根性与生 长性,进而产生带动与孵化效应。

5.跟进指导,训研一体,做专业支持服务的培训 研修共同体的建设需要有骨干的带动,需要有专业引 领力量的支持。作为研培机构,在打造研修共同体的过程中, 要牢固树立“培训即服务”的工作理念,这里说的“服务” 不仅仅是后勤保障,更重要的是专业支持服务。可以是远程 网络跟进,通过建立QQ群、网络研修社区,形成专业交流与 对话共同体,定期发起活动[dylW.net专业提供毕业论文代 写和发表的服务,欢迎光临]与话题,引导学员横向交流与 深度研讨;可以实施导师制的跟进服务,以小组为单位配备指导老师,对学员的岗位实践进行全程跟进与跟踪;可以采 用项目组定点式跟进,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确立具体目标 与研修内容,进行定点式跟进,真正将学习与研究的成果转 化为教学生产力。

6. 注重展示、固化成果,做推动自我实现的培训 基于研修共同体的培训不仅在于铺路子、架梯子,更 要搭台子,给学员作为发挥的平台、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 员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自我实现的幸福。在教师培训工作中, 学院特别重视“精彩展示”的环节,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或主题论坛,或“送教下乡”,或研究成果答辩,或结合中 心工作、培训主题在学员所在学校举办现场会,全方位、多 形式、大力度地展示研修收获与成果,以放大培训效益,发 挥“再培训”的功能;在培训中注重发现学员,聘请优秀学 员在以后的培训项目中承担专题讲座、经验分享、观摩课教 学等培训任务;或将学员研修成果编印出版。通过多种形式 的展示、研修成果的固化与应用,强化学员的职业幸福感与 成就感,推动他们不断地走向可持续发展。

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 来,让骨干教师由优秀走向卓越,让每个教师都能发现更好 的自己! www.dYl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