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杜甫的唯美散文 描写杜甫的散文

描写杜甫的散文

描写杜甫的散文 描写杜甫的散文:那一年李白杜甫初遇 李白与杜甫相遇,是在公元七四四年。那一年,李白四十三岁,杜甫 三十二岁,相差十一岁。

很多年前我曾对这个年龄产生疑惑,因为从小读唐诗时一直觉得杜甫 比李白年长。李白英姿勃发,充满天真,无法想象他的年老;而杜甫则温良醇厚, 恂恂然一长者也,怎么可能是颠倒的年龄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 会在读者心目中兑换成不同的年龄形象。这种年龄形象,与实际年龄常常有重大 差别。

事实上,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十一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 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那就是,他们将分别代表安史之乱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 唐朝。李白的佳作,在安史之乱以前大多已经写出,而杜甫的佳作,则主要产生 于安史之乱之后。

这种隔着明显界碑的不同时间身份,使他们两人见面时有一种异样感。

李白当时已名满天下,而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 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无以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 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 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被李白的诗化人格 所裹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 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 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让他惊叹,因此很快成 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 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 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就是他们的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 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 的两位稀世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三岁, 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 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 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我不知道他 当时熟悉杜甫的程度,但一听到李白前来,一定兴奋万分。这是他的土地,沟沟 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 甫还小六岁,当时才二十六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 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的地方当着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为了他的这 次张罗,我还特地读了他的诗集。写得还算可以,却缺少一股气,尤其和那天在 他身旁的大诗人一比,就显得更平庸了。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 也有几个能写写诗。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 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 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那个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抽箭,扬 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

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 更像追逐嬉戏中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大多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 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 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下肚,诗 就出来了。这是什么地方啊,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居然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 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之极。

近年来我频频去陈留、商丘、单县一带,每次都会在路边长久停留, 设想着那些马蹄箭鸣,那些呼啸惊叫。中国古代大文豪留下生命踪迹的地方,一 般总是太深切、太怨愁、太悲壮,那样的地方我们见得太多了。而在这里,只有单纯的快乐,只有游戏的勇敢,既不是边塞,也不是沙场,好像没有千年重访的 理由,但是,我怀疑我们以前搞错了。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 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并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 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 如何了得。

我曾动念,认认真真学会骑马,到那儿驰骋几天。那一带已经不是打 猎的地方了,但是,总还可以高声呼啸吧总还可以背诵他们的几首诗作吧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 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又在山东见面, 高适也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 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 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 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老地荒、海枯石烂 了,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的,很可能尚未 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十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 经五十四岁,杜甫四十三岁。他们和唐代,都青春不再。

仍然是土地、马蹄,马蹄、土地,但内容变了。

描写杜甫的散文:瘦瘦的的杜甫 那晚在成都,从网上没有订到次日上午返程的机票。这样就有了半天 闲暇的时间,次日就起了个早,去看了杜甫草堂。这是我第一次来成都,向往巴蜀之地久矣。知道成都有青城山,有锦 里,有宽窄巷子,有武侯祠,最想去看的还是杜甫草堂。当年一代诗圣因为“安 史之乱”流寓成都,在西门外一弯清澈的浣花溪畔搭建了一个可以栖居的草堂, 1200多年了,游人如织,依旧是成都的一处胜景。

行走在古朴、自然的甬道上,香楠掩映,青竹簇拥,繁花铺地,流水 淙淙。这是一年最美的季节,穿花径,凭水槛,登亭台,绕池榭,大廨、诗史堂、 工部祠、大雅堂、仰止堂等显然都是后来修建的纪念性建筑,每一处都有唐以来 历代名人留下的楹联,我没有过多的流连,便寻草堂去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园子,占地300多亩,按照旅游线路指示标识,沿东 北方向前行,老远就看到杜甫的茅屋故居了。茅屋很普通,一个简易的茅草门楼, 柴扉开启,游人穿梭。一个不大的院落被篱笆围着,几间低矮的茅屋面南伫立, 西厢有出檐的凉台,凉台不远处有一个支起的石盘,几个不规则的石墩分散石盘 周围,是一家人夏天围坐在一起吃饭、谈天、纳凉的地方。中间是厅堂,厅外有 走廊,东厢是沿檐延伸厢房,具有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生活气息十分浓烈。

我在这个院落里站立了许久许久。杜甫当年清贫潦倒的生活仿佛就在 眼前,一首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我看到了一幕悲情情景剧:唐上 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一家颠沛流离来到这里,靠求亲告友,盖起了这座茅 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他的茅屋几乎被狂风和顽童完全摧 毁,又遇上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屋漏床湿,风冷霜寒,全家无法安眠,处境十分 悲惨。杜甫长夜难眠,感慨万千,时而挥剑吟唱,时而奋笔疾书,写着写着,他 胸中波澜起伏,从切身丧乱疾苦推己及人,心忧天下,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 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 这是何等的家国情怀! 我的这位河南老乡,先后在此居住近4年时间,故乡一直在他的梦里, 思乡之情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当听到官军收复家乡失地的大好消息时,再也不 想寓居他乡了,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在此处一挥而就的,兴奋与欣喜 之情溢于言表:“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 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此时的杜甫心愿得了,归心似箭。我的眼前便有了一个瘦骨嶙峋的杜甫站 在一叶轻舟上。一边欣赏巴峡、巫峡美景,一边顺长江急流而下的画面。“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这是杜甫在 他的《西郊》里描述的当时成都西郊外的景色,多么优美的诗句,多么优美的环 境!……时序更迭,沧海桑田。那些景色都已经逝去,只有这个草堂却依然存在。

一座茅屋,何以存在1200多年“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便离开了成都,草堂便不 存。后来,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 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特别是明清两代的两次重修,奠定了现 在的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格局。这里风光无限。既有诗情,又富画意, 有香楠林、梅苑,有兰园、有翠竹苍松,形成了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 文化圣地。

走出草堂,眼前总是浮现出我来时走过大雅堂前的那尊杜甫雕像,于 是我又回到大雅堂前,面对雕像,感慨万千。这尊杜甫的半身青铜雕像,流线型 的构图,身形颀长,骨瘦如柴,夸张到了极致,让人自然想到的只能是潦倒、饥 饿、离乱、饱经风霜、忧国忧民。之前看过很多杜甫的画像和雕塑,都是清廋无 比的,但这尊雕像也许更能代表我心中的杜甫形象。杜甫是一代诗圣,他作为初 唐诗人杜审言的孙子,35岁以前游历山水,遍访民情,深知民间疾苦。特别是亲 身经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战乱之苦,让他感时伤事,写下了诸如《春 望》、《哀江头》、《哀王孙》以及“三吏三别”那样忧国忧民、脍炙人口的不朽 诗篇。他一生写下了现实主义诗作3000余首,保留下来的也有1400多首。这些诗 歌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记录了一个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自唐 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对中国 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座雕像,给了我很多感慨。我想,即使再过1200年,乃至更长的时 光,草堂哪怕经过千百次的修葺也不会消失,即使草堂可以破旧,草堂可以损毁, 瘦瘦的杜甫的诗作对历史的影响和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也永远不会破旧损毁。

瘦瘦的杜甫是身在陋室、胸怀天下的中国文人形象,也是一个身居末位、忧国忧 民的基层官员形象,即使时代变迁,岁月更替,瘦瘦的杜甫形象也永远不会褪色。

一座草堂,给了我们这些后来人太多的文化信息。也给了我们太多的文化享受, 她已经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和世代文人的精神家园。一座城市,最能够彰显 其魅力的更多的还是文化的因素。文化与历史文化名人,具有永远的影响力,影 响一座城市,影响一个地方。文化的魅力永远在一切风景之上。

描写杜甫的散文:诗说杜甫人生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二十四岁的杜甫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北游齐鲁。在漫游途中,写下了《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 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这首诗,与其说是赞美泰山的高大雄伟,不如说是吐露了落第诗人 远大的抱负:我要登临绝顶,把泰山踩在脚下,睥睨群山。可是,怀有如此雄心 壮志的年轻人,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天宝六载(747年),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李林 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并上贺朝廷演出一场野无遗贤的 闹剧。结果杜甫应试再次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韦济时任尚 书省左丞,颇为赏识杜甫的诗,并曾表示过关怀。天宝七载(748年),杜甫37岁, 写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

诗一开头,杜甫首先指出了一个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纨绔不饿死, 儒冠多误身。”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无饥饿之忧,而满腹经纶的儒生却穷困潦倒 饥寒交迫。这究竟是要让人做纨绔子弟,还是做满腹经纶的儒生呢接着杜甫坦言 自己的向学之路和真实才学:“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神。”不仅爱好读书,还才名远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 王翰愿卜邻。”作赋自认可与扬雄匹敌,咏诗眼看就与曹植相亲。头角乍露,就 博得当代文坛领袖李邕、诗人王翰的赏识。接着袒露了自己的壮志:“自谓颇挺 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如果说《望岳》表达的是一种抽象的豪言壮志,那么“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就变得具体了: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功业,使已经败坏的社会 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杜甫以为自己有王佐之才,可见抱负甚高。

即使胸怀大志,也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 沦。”由于应试的屡次失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一再落空了。一 个读书人,如果不能登入仕途,即使拥有美好的愿望,都只能是望洋兴叹而已。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 辛。”一个读书人,寄人篱下,为了生存,不得不敲富贵人家的门,吃别人的残 汤剩饭。不得不追随贵人的肥马,以求得到援引。此时的杜甫,已经感到做人的 艰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不久被皇帝征召, 以为大志可得到展伸。但希望像折翅飞鸟,在天空坠落,又像不能跃过龙门的鲤 鱼,孤苦无助。

万般的无奈,怎么办呢“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此时的杜甫,彷徨徘徊,既想向东奔入大 海,离开古老的西秦,又留恋巍峨的终南山,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滨。更希望 自己能够像白鸥一样,出现在浩荡的烟波间,飘浮万里,无牵无挂,恣意纵横。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在万分悲愤和无奈的情形下写出的 作品,一个绝望的书生,可以祈求什么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多么希望有人理解 和提携。可是,政治黑暗,朝廷腐败,即使拥有回天之术,也无法施展。

从24岁第一次应进士,到36岁第二次应试,时隔十二年。一个才华横 溢的诗人,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却没有获得任何功名,该是多大的挫折。但是, 除了忍耐和等待,还有什么办法呢 直至天宝十四载(755),时43岁,才得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但杜甫 不愿意任此官职,就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回到家 里,得知幼子已经饿死,写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当时家里的情 景如诗所云:“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 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 贫窭有仓卒” 一个父亲无法靠自己微薄的收入养活儿女,的确是一个莫大的耻辱和 悲哀。一个读书人,除了寄希望于仕途,是别无选择的。

就在这个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唐玄宗逃往成都。七月, 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杜甫听说肃宗即位,立即投奔灵武,途中为叛 军俘虏,押至长安。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冒险逃出长安投奔肃宗。五月 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乾元元年(758年)六月,即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杜甫从757年的五月被授为左拾遗,到乾元元年(758)六月,仅任职一 年,又马上被贬,可谓仕途坎坷,前途渺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 谷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严武及亲人们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

第二年(760)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蜀相》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 绝唱:“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遭逢乱世,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匡君报国的政治抱负始终无法施展。“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襟。”与其说是替诸葛亮伤怀悼惜,不如说是为自己悲惨命运而热泪横流。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朝廷召他为补京兆功曹,他却不去任职。二 年正月,严武再任职成都。六月,严武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又称“杜工部”。

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退出严武的幕府。四月,严武病逝,杜甫 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舟南下,迁居夔州,甚至以船为家,写下了《旅夜 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一生追求理想,希望能够兼济天 下,如今只落得到处漂泊,孤苦伶仃,如天地之间零落无依的沙鸥一般。仕途没 有成功,文章却名闻天下。诗人此说,并没有太多自诩的意味,反而充满了自悲 自怜。

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夔州又写了《登高》一诗:“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 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 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总的基调是消沉抑郁的,读来让人心酸悲痛,泪流满襟。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携家出三峡,经江陵、公安,暮冬抵岳阳。

之后,诗人漂泊湖南,贫病交加,濒临绝境。大历五年(770)冬,杜甫病死在湘 江舟中,时年五十九岁。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也许是命中注定,自己也不幸言中,杜 甫的一生贫穷潦倒,最后死于孤舟,令人不胜唏嘘。“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 雄泪满襟。”我们不仅为诸葛亮长叹,也为杜甫惋惜。诸葛亮虽然出师未捷,但 毕竟也官至丞相,也曾兼济天下,大展宏图。而杜甫呢“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 休”,除了诗歌,他什么都没有实现。一个志在报国的诗人,最终以诗歌扬名, 也最终在诗歌的浩叹中,结束了悲哀的一生。

看过描写杜甫的散文的还看过:
1.关于杜甫的散文 2.史上最优美的散文3.描写树木的散文 4.描写雨的伤感散文 5.登高改写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