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法教育不足及改进举措] 改进举措

就业法教育不足及改进举措

就业法教育不足及改进举措 就业法教育不足及改进举措范文 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其就业质量 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和整个人生生涯。大学生 的就业能力和素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大学生在求职就 业时自觉运用法律的维权能力和素质,即大学生的就业法律 素质,系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轻视。大学生就业法 律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其毕业后第一份劳动合同的签署和 就业权益的维护与保障,关系着其能否顺利就业,甚至会影 响其以后的职业生涯,反之,亦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形象和声 誉。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方面,高校有着不 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目前对于此问题,多数高校并没有引 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欲通过相关分析和论述,引发关注,以 求特别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广大高校的重视,促进大学生就 业法律教育工作。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的就业法律教育是以学生为立足点,基于学生如何 提升就业法律素质和法律运用能力,而开展相应的教学管理 和课堂教学工作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法律思 维,提高其就业法律意识和法律维权的自觉性,使其具备自 行学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进而在就业择业中不走弯路, 真正实现合法就业、高质量就业。

(一)就业法律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是高校教育质量优劣 和教育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培 养对社会有用的专业人才,更在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能力 的公民,进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在当今的法治社会, 综合素质高的人必定是知法、守法和懂得如何用法的人。大 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对知识水平较高,理应法律 素质较好。然而一些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所表现出来的违法 违规行为,如个人信息造假等,却否定了这样的判断。大学 生求职时普遍存在的法律无知、弱知等现象令人堪忧。大学 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求职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转折, 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接受社会历练的起点,亦是高校的教育 水平接受社会考验的开始。大学生择业就业中所体现的法律 素质和能力直接标示着高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开展 就业法律教育,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是高校教育不可忽 视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法治社会,就业法律教育是高校教育 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就业法律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力手段 随着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就业工作已成 为各个高校的重要工作。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成为衡量高校教 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知道,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不能 仅仅体现在一次性就业率上,它不仅取决于大学生毕业走出 校门时能否找到一份工作,更取决于其求职手段和过程是否 合法、工作岗位和内容是否是法律所允许的,即其所从事的工作能否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非法 途径获得的非法工作,即使工薪再高,也必然会为社会所唾 弃,最终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自然,这样的谋职就业,定会 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其质量如何就无需费墨评说了。培 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旨在使大学生懂法、守法,其求职 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均合乎法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就业 法律素质高的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不仅法律意识强,能够运 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能够依法择业、 就业,这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顺利、稳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 法律基础,进而可以终身受益。因此,开展就业法律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是确保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力 手段,是保障高校就业成效的有力措施。

(三)就业法律教育是促进高校教学科学化的重要措施 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要培养出高素质 的人才必然要有科学化、高水平的教学。科学化、高水平的 教学不仅包括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也包括切实有效的教学 实践。在现代法治社会,科学化的高校教学必然符合了法制 化社会的要求,也应该培养出法律素质高的大学生。大学生 求职就业时所表现出的法律素质如何,自然也就能够反映出 高校的相关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科学化程度。然而,就现 实而言,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重视仍然不够, 对其法律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仍显不足。高校教学中还没 有设计一套旨在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管理制度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法律教育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占的比例很 少,非法律专业只有大学一年级《法律基础》一门必修课程, 且与《思想道德修养》并行开设,课时有限。大学生对《就 业促进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缺乏了解,难免导致就业应聘时出现法律盲点,如缺乏合同 意识;
对权利侵害现象缺乏明辨力;
不知如何维权;
违约、 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等等,如此,我们不能不说,高校教学科 学化不足难辞其咎。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没有实现。所以, 促进高校教学科学化,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现状 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任何阶段的教 育都应该追求的目标。毋庸置疑,开展法律素质教育是学生 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就业形势下,培养 学生的就业素质和能力成为了各高校的一项主要工作,其中 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不可忽视。然而,总体上,我国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还十分薄弱,亟待加强,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 不够。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开展就业法律教育的重 要性的认识尚显不够,没有对高校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和要 求。从高校管理层面讲,多数高校的管理层尚没有认识到对 大学生开展就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 视,没有把该项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之中,更没有把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抓,自 然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考评机制和实现体制予以保障。

所以在整个高校教育发展中,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基本上处 于“缺位”状态。从一般教师层面看,专业课程教师多关注 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传授,而很少关注或不关注学生就业方 面的法律知识。从学生层面看,似乎已经习惯了被学校和老 师引导,很多时候处于被动状态,对其就业时应该具备的法 律素质几乎没有认知,处于无意识或弱意识状态,不知道应 该怎样获取相关信息、怎样培养自己相应的能力。

(二)尚未建立起一套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校提 升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自 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就目前状况看,一方面, 高校尚未把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相关课程列入学校 的课程建设规划,在高校教学中还没有设计出一套旨在培养 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现 有的法律教育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极少,课时有限。

而与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培养有关的课程则几乎是空白,因 此,大学生对与就业有关的法律缺乏系统的了解,亦难怪很 多大学生对《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 规知之甚少,就业应聘时的违约、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甚至 违法行为发生时很多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 在企业出现违法招聘行为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不知道如何维权。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教育应尽 早提上高校课程设置的议事日程。

(三)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方法欠缺,难以收到实效。

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蹴而就, 需要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 际情况,因材施教,多种方法并用,唯此,才能真正获得实 效。目前,不仅高校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培养大学生就业法 律素质的需求,而且,已有的很少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活 动,也是形式单一、方法缺乏有效性,难以收到实效。笔者 曾询问过多家高校的就业指导负责人,他们要么说不曾开展 相关的教育活动,要么就是只偶尔开展过相关的讲座,其他 活动很少开展。如此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对大学生就业法 律素质培养方法的探讨需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着 教育的效果如何。

(四)缺乏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教学队伍。大学 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 的工作,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教学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由于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尚没有引起各 高校的关注,显然,专业化的教育教学队伍尚未建立,现有 的就业工作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很少具有法律专业背景,非 法律专业的各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法律专业除外)在教学实 践中则多传授其专业知识,而对法律知识知之不多,难以或 无法承担对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和指导工作。法律专业的教师则多对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相关课程,而很少对非法律 专业的大学生开展法律教育。即使有的法律专业教师开设公 共校选课,由于课时、人数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受益 面也很小。可见,一支专门的、专业化的教育教学队伍亟需 建立起来。

三、加大改革力度,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工作 (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万 事成功皆始于认识和理解。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亦如 此。一方面,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就业 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其纳入日常的高等教育行政 管理工作,并对高校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 高校则要提高认识,要把法律的学习视为大学生择业、就业 的切身需要之一,应向学生广泛宣传国家制定、颁布的与就 业有关的法律制度,把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轨道,使大学毕 业生依法就业。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为 学生提供指导、答疑解惑。要明确就业法律教育在教学中的 地位和作用,列入学校发展规划,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并 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予以保障。专业课教师 要强化自身的法律观念和意识,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不 仅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塑造学生,而且以自己高尚的法律精神 感染学生。此亦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同时,大学生自己 也要加强对就业法律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强化自主学习,主 动提升自己的法律素质和法律运用能力。(二)构建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大 学生就业法律素质教育,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法律素质 和依法行事的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既是高校教学管 理和教学实践科学化的探索过程,也是大学生法律素质和能 力逐渐形成、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应该贯 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结合我国目前高校教育的现状,构建 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可考虑根据大学生认知和思 维发展的特点按照年级设置专门的法律课程。如对刚刚跨入 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不是引导他们如何找工作、签合同, 如何维权,而是进行成才教育、基础法律知识的教育。可在 已经开设的《法律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的基础 上,增加《职业生涯成功与法律》、《劳动法》、《合同法》 等基础类课程,让学生知晓遵纪守法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性, 增强法律意识,懂得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公民、一个优秀的社 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法律知识和需要培养的能力, 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现实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了解当前学 习活动与实现个人未来职业目标的关系,既使其懂得要为后 面各个年级的学习做好准备,又激发了其更浓的学习兴趣。

对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可设置专门的《劳动合 同法》、《就业促进法》、等课程。亦可分专业进行相关法 律教育,如信息工程专业可普及《保密法》、会计专业可开 设《会计法》、《审计法》,师范专业可普及《未成年人保 护法》,[1]公共管理类专业可普及《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等等,使学生掌握更为具体和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内 容,增强法律应用能力。对大四学生的就业法律教育,更多 的则是较为具体的法律应用教育和实战训练,为学生求职签 约、入职工作做准备,如涉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 作暂行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企业劳动 争议处理条例》、《职业介绍规定》等等。基础性、专业性 课程和专门性法律课程的结合构成了多层次的大学生就业 法律教育课程体系。

(三)多种方法并用,确保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取得实 效。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既是专业性理论教育,更是实用性 的实践教育,需要发挥合力,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 以取得教育的高质量、好效果。除了开设课程进行授课之外, 还可以通过板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校园电视、主题班 会、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 育,使其知法、懂法,增强就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 需注意的是,大学生就业法律教育要特别突出实践训练,可 通过职业人角色扮演、招聘模拟、与往届毕业生座谈交流等 方式,让大学生去切身感受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并从中接受 教育,获得启示。必要时可聘请律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

另外,还可探索建立高校法律教育与法治机关的合作机制, 发挥法治机关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及时聘请司法机关的专 职办案人员来学校讲课,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到监狱参 观、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让学生切实感受生动且深刻的法律教育。相信多种方法的合力作用定能够对提升大学生就 业法律素质产生实效。

(四)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教育教学队伍。要使大学 生就业法律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就必须建立起专业化、 高素质的教育教学队伍。目前,首先,可对高校现有的就业 工作管理人员和一线就业指导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法律素 质,增强其对大学生就业开展法律指导的能力。其次,根据 相关法律课程设置,配备专业教师,专门承担大学生就业法 律教育课程的教学。可充分发挥法律专业课程教师的作用, 使其授课范围拓展至各个专业。再次,发挥社会上的法律服 务人员的作用,采用(三)中所提及的“请进来、走出去” 的办法,加强高校与其他法治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拓展 高校的师资力量。为此,学校管理方面应提供所需的相应制 度保障、人员保障和资金保障等。

总之,在当今法治社会,缺乏法律素质的大学生决不是 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学生择业、就业 中的法律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就业法律教 育应该提上议事日程。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法律教育有着 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开展就业法律教育,培养大学生的 就业法律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仅仅靠 高校就能够解决的事情,许多其他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学 校以及学生等各类主体共同努力去做。笔者以上的论述也只 是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和研究所做的思考。相信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法律素质,乃至其综合素质, 均将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