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学问题与构建论文(共2篇)
家庭教育心理学问题与构建论文(共2篇) 第1篇:家庭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及其心理调适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文明、进步,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在 父母离异或父母双方有一方意外死亡后,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 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依附着爷爷奶奶。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 不完整的家庭,没有得到父爱或母爱,使其缺少与其他同伴相比的优越感,这个 特殊群体,较之完整的家庭学生心理更加脆弱,更易出现偏差。一、单亲家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冷漠、孤独 由于父母离异或丧偶,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原本的完整性,由 父爱及母爱所维持的健康和谐环境被破坏,没有父爱阳光的支撑或者母爱细腻的 呵护,往往造成孩子冷漠的性格,特别是重组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不 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在校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出现矛盾不愿 和老师沟通,或心理抑郁,或行为粗暴。
(二)敏感多疑 总是怀疑或担心自己的单亲身份被人耻笑,而变得敏感脆弱,当别人 无意中说起自己家庭的事情,也会使他变得激动极端,常常通过争吵甚至打架来 维护自己心中的禁地。这种过激的反应,往往造成不合群,而影响到自己的人际 交往。
(三)逆反心理 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不服从教师的教育,把对父母的 不满发泄在同学身上,欺负同学,惹是生非。因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的爱而有意违 反学校纪律,以引起教师的注意,求得心理的暂时满足。
(四)自卑、忧郁 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就失去了另一方的关爱,家庭经济情况发生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孩子的推委,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会使孩子的 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于是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落,进而产 生自卑而缺乏自信。
(五)消极、厌世 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而产生消极心理。他们对学习、 生活不感兴趣、失去信心。
二、单亲家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单亲家庭小学生自身的原因 1.自我否定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 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 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所以在父母吵架,闹离婚的刺激 下,小学生容易因此对自己产生负性的评价而容易把父母的离婚联系到自己身上 去,从而感到内疚、自责。
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 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 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 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小学儿童身心各方面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和改正, 因此需要父母给予不断的关爱以及庇护,但单亲的家庭则不能满足孩子的这一需 要,因此有时会造成孩子需求的缺失,孩子也会因此以其他方式进行弥补与自我 满足。
(二)家庭教育的原因 家庭教育的不良倾向:
1.疏忽与漠视家庭离异后,由监护方除了独自承担家庭内外各种重担,经常无暇照 顾子女,让孩子产生孤独感。
2.过分弥补 离婚双方家长认为对孩子有所愧疚,便以物质满足、事事包办来弥补, 容易导致孩子任性,造成自理能力较差,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3.过分责怪 监护方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负担,影响了自己重新组建家庭,怨恨孩子 和另一方,这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压抑,甚至厌恶家庭的心理。
三、单亲家庭小学生常见问题的心理调适 (一)及时洞悉小学生压力反应的各种表现及其对单亲家庭的认识 当小学生已经表现出一些心理压力的信号,如情绪不安、不爱说话、 行为粗暴、爱欺负他人以及不遵守纪律时,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心理 上有什么压力,要抽出时间多与儿童面对面交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成人能 够及早发现、恰当引导儿童倾诉,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认识,因单亲而引起的心 理压力以及行为发泄就会得到有效的舒缓。
(二)单亲家庭的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 善自己的个性 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 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 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年幼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 赶时髦、闹离婚。即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该负责任的为孩子提 供良好的认识,因为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父母的任何言行举止或许都会影响孩 子的人格形成。作者:葛璟 第2篇: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体系的分层构建 一、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体系现状 进入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人类认知与发展研究的主流, 诸如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倾向和智力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开 始对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实践产生影响。这一时期,由于对复杂技能的训练迫切 需要改变训练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改变了传统的训练 方式。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提高训练的效率,传统的理论与方法已难以指导, 形势的发展要求建立一套新的训练理论与方法。而此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各派 分歧日趋缩小。认知和行为两派理论在互相吸收对方合理的东西。现在否认人的 心理的内部认知过程的极端行为主义者是极少的,而认知心理学家也不否定条件 反射、强化、尝试错误等现象的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不仅承认人的认知、情 感和心理动作三方面的重要性,而且把三者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是紧密联系不可 分割的整体,足以弥补认知派和行为派的偏颇。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1.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体系分层构建的意义 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体系分层构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目的清晰化,二是学习内容明确化。研究目的清晰化,指研究人员可以 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或研究需要进行研究时,可以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研究处于哪 一层次,有利于知识内容的整理、概括。学习内容明确化,指职业教育机制中的 不同人员,可以明确自己应学习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例如,刘德恩提出的 职业教育机制中包含教师、师傅、学员自己等不同人员,显然,这些人员要学习 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内容是不一样的。同理,如果我们是要培养一个技术工人,与 要培养一位将来到职业中学任教的老师,他们要学习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内容也是 不一样的。通过对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体系的分层构建,各类人员应学习、 掌握的内容就明确化、清晰化了。
2.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 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必须及时地吸收本学科和某些相关学科的研究 成果,调整自身的学科体系。但是,正如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所言:“教育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领域内需要最大、应用最广、对象最多的一门心理学。”索里和 特尔福特也指出:教育心理学也同样关心那些影响学习和顺序的家庭、社区和文 化的影响。日本心理学家大桥正夫也说: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教育,不局 限于教育一种。从组成内容上说,职业教育心理学将包含有关的学习理论、教学 理论、心理发展理论、职校师生心理理论、职业心理理论、教育社会心理理论等 相互联系的六大块;
从理论观点上看,除了认知观外,职业教育心理学还将吸收 其他心理流派、理论学说的精华,如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方面被证 明是正确的理论观点来充实和完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可见,职业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会是十分繁杂的。另外,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的构建应 充分考虑其面对的对象,以及其予解决的问题等。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握职业教 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我们应从不同的层次加以论述。因此,职业教育心理学的 内容体系可以从以下不同层面来加以建构。
(1)理论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基础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对象、性质与作用;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特点;
职业教育 心理学的内容和范畴、体系与结构;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研究方法;
学习职 业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职业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职业教育心理 学的基本理论;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等等。
(2)应用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应用性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构建:①宏观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社会对职业教育 产生的心理影响;
社会教育中受教育的心理;
社会环境对职业教育的心理影响;
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心理影响等等。②中观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职业 学校集体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职业学校个体与个体间的社会心理问题;
影响个 体发展的社会因素和社会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中的个体与集体的社会心理问题:
社区道德、成人娱乐、教育中的社会气氛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影响;
职业学校的老 师、学生与家庭、成人社会的一体化等问题。③微观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包 括:对职业教育内容的心理分析,其中以学习心理为核心,教学心理为主体;
职 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分析,包括学生个体心理、个别差异,学生集体或团体心理, 学生个体与集体心理;
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分析,其中教师心理是主要的、 核心的内容。
作者:朱卫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