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优选范文6篇] 品德与生活论文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优选范文6篇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优选范文6篇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第一篇(1) 题目:浅析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意识形态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 因此广大小学教师务必 要重视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众所周知,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脱离不了他们的日常生 活, 而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各方各面都会涉及到与“品德”有关的内容。所 以, 为了提高小学品德教育的质量, 广大品德教师应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 际建立联系, 以期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摘要 所谓生活化教学, 就是把教材上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机结合, 并基于 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 及学习兴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激发, 与此同时, 生活化教学还能把学校 的教学目的转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 因为学生学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 教师如能将这种意识灌输给学生, 势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 教师要想开展好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 就必须充分掌握教材内容, 并将这些 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然后利用学生的日常经历去诠释高尚品德 之于人的意义, 从而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 小学生对社会的认知 是比较肤浅的, 所以这导致他们在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比较片面。由此观 之,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来开展品德教学变的十分重要和必要, 因为这种教 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快速提提高。与此同时, 还有助于他们深刻理解 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德育内容。所以, 在日常的教学中, 广大品德教师应不断 发掘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素材, 并基于此, 密切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动态, 然后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进行重点突击, 如此一 来, 学生的道德品质势必能得到很好地培养和提升。

二、利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来开展小学品德教学在开展小学品德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妨选择一些能够在课堂上实现的内 容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比如,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 品德教育的电影, 或者基于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一些随堂实践活动。

这样做, 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蕴藏于人类生活中的优秀的品德教育内容, 与此同 时, 还能让他们充分感受优秀品德对于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教师利用创设生活 化情境的方式来开展品德教学, 不但能强化学生对品德教育的认识, 同时还能帮 助他们深入地去理解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非常有益。

三、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品德教育的内涵 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而 且仅仅依靠课堂教学, 也远远发挥不了生活化教学的真正作用。因此, 在平时的 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外, 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其实, 从某种程度上去说, 社会才是开展品德教育的最佳阵地, 因为品德这门学 科原本就来自于社会, 并且为社会服务, 所以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开 展德育教学, 势必能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为此, 教师不 妨动员学校的有关部门, 让其为学生开通能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 如学校 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敬老爱老”“清除街边小广告”“植树造林”等社会公 益活动。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 能在不知不觉间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与此同 时, 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能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 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 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四、提高学生参与品德教学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现今小学生受到的诱惑已经越来越多 了, 与此同时, 他们的情绪和品性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 教师不妨 就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来展开教学,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诸如常规的课堂 教育、多媒体教学、现代化教学模式等等) 来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 加强他们对 品德教育的认知。举个例子, 在开展有关“爱国主义”的教学活动时, 教师不妨 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 如《建国大业》《建军大业》《地道战》《地雷战》, 等等。要知道, 电影对学生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 而这 种“冲击”往往又带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电影, 其爱国主义情 怀势必能得到有效激发,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学生的爱 国品德, 与此同时, 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品德教学的积极性, 这对之 后品德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益的。

五、总结语 总而言之, 教师要想开展好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 就必须充分掌握教材内容, 然后基于此, 不断发掘学生的生活素材。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将教材内容与学生 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 进而保证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当然, 教师除 了要重视课堂教学以外, 还应格外重视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意义, 为学生开通能 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 借此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1]胡雪瑞.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 2017.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第一篇(2) 题目: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文章阐述了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中的不足。并基于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提出了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的有效策略, 即提高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精 选合适的生活内容教学;走进社区生活, 面向社会延伸;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
目前, 在小学教育中, 大部分家长几乎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语数英应试科目上, 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度不高, 这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事实上, 只有 使学生对应试科目形成一个良好的认识观念, 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应试能力的 培养。而这良好认识观念的培育, 离不开思想品德课程[1]。因此, 思想品德也 是小学极其重要的科目之一, 直接影响学生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和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 最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合理运用课 堂所学的思想品德知识的能力。要求教师在传授课程内容后, 学生能将其正确地 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并且持之以恒,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因此, 思想品德 课堂培养的重点, 不仅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策略, 还要求学生能真正理解课堂 内容, 并能更深层次地为自己所用, 即思想品德内容的生活化延伸。通过合理引 入适当的生活化教学方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真实感, 能切身体会到思想道 德学习的重要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一、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探索欲较强, 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 时期。新课标提出,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小学 思想品德教学, 正是通过生活实践, 培养学生正确科学地认识生活的能力。思想 品德生活化教学遵循了上述内容, 是一种以生活与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思想 品德生活化教学需要将课程内容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思想品德课程内容 的不断渗透, 深入地引导学生, 对生活形成更正确的理解与认识[2]。同时, 在 加强学生对生活认识的过程中, 逐步引导学生, 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品德意识, 培养更好的思想品质与情操。最终, 通过生活化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完美融合, 让 学生逐步明确自身的价值, 这种认识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的认识。学 生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后, 可以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中更客观地看待 事物, 同时, 也能更深入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学生在步入社会后, 也能在这种认 识基础上, 实现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与自我教育[3]。

二、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学校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不高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 学校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不 高, 主要表现为, 未对小学品德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缺乏实践性的生活化教学 培养, 导致现如今的小学品德教师中, 多数教师对生活化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理解 的阶段, 而并没有将此付诸于实际。有些教师虽然对生活化教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表面形式化比较严重。同时, 学校对于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不高, 还表现在未针对小学 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时和教学目标上做出改进。生活化教学往往需 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去寻找与教材有关的素材, 但学校在课时安排和教 学目标方面却未做出调整[4]。

(二) 生活化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在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存在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整体的教学效率 与质量都不高的问题。一方面, 在生活化教学内容方面, 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现 实生活进行教学。据笔者观察, 很多教师实行的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 主要以教 科书中的课后任务布置为主。教科书中规定的实践内容是什么, 就单一按照任务 需求安排生活化课程内容。这种过分依赖教科书规划的生活化教学方式, 与学生 的真实生活脱节, 因此, 也无法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 生活化教学内 容缺乏有力的延伸, 学生缺乏实际的锻炼。教师给学生创设的实践机会过少, 局 限性较强, 生活化教学内容没有创新。例如, 一些关爱、善待老人的课题, 只局 限于“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传统内容中, 没有往外延伸并与其他生活内容进一步 结合。事实上, 生活即真实的实践, 只有真正融入实践中进行培养, 才能让学生 真正感受到思想品德传递的核心思想[5]。

(三) 生活化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 将思想品德课置于现实生活中, 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领悟思想品德 的真正含义。但是, 需要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实现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 习, 仍然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但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因考虑过于简单, 弱化了 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严谨性, 看待教学目标比较理想化。理想化的思想品德生 活教学方式, 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首先, 将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看成一种放松 课程, 任意放任学生玩耍, 而忽略了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现实生活中甚至忘记 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存在, 无法将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6]。其次, 教师与学 生之间缺乏沟通, 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只一味地规划不符合学生真实需求的 生活化实践内容。实际上, 生活化教学需要将思想品德活动置于现实生活中, 让 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其中。而在参与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若缺乏沟通, 将无法达到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目的。甚至在课程结束后, 教师对于是否真正提 升了学生的思想品质, 学生是否真正从生活化学习中受益都无从得知。

三、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提高对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度 当前, 学校与家长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度不高, 是导致思想品德课程难以 发展的重要原因。对学生而言, 平淡且局限性较强的教育方式, 不仅不能让学生 乐意去学, 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抵抗的心态。因此, 无论是学校本身, 还是家 长教师, 都需要转变对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观念, 要充分意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 并加强思想品德教学。在课程安排上, 需要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课时进行合理安排。

同时, 相应的课时时间与生活实践教学内容, 也需要做好一定的课程安排。在进 行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过程中, 需要坚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准, 在此基础上进 行教学内容的拟定。只有当学校提高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 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

(二) 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精选合适的生活内容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 不能是泛泛而谈的生活教学, 而应是有针对性、 有意识地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贴近学生生活, 并从中精 心挑选一些有针对性的生活内容, 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因此, 教师需要先从课 堂上进行改变, 将自己严厉的教师身份, 转变成类似知心姐姐身份的存在。通过 近距离的接触, 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并且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于 一些比较内向, 平时喜欢自己相处而不愿意与他人一块玩的学生, 教师要以亲切、 和蔼的语气与之对话, 让学生放下防备, 并且愿意主动和教师亲近。在不断贴近 学生生活的过程中, 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倾听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真实想 法, 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负面情绪。在了解的基础上, 教师的教学将更有针 对性, 不会陷入盲目教学的单一模式中。

(三) 走进社区生活, 面向社会延伸 思想道德课程与语数英科目不同, 此科目没有大量的生字词认识, 也不需要 严谨的逻辑思维。思想品德课程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让学生对世界、人文、文化有一个充分且客观的认识, 并且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小学生的思想还没有过多被干预, 思想情感比较简单、纯洁, 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也比较弱。在此阶段中, 身边人的行为、举止、语言等, 都会对他们的内心产生 影响。因此, 教师需要根据生活情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 生的思想品质。思想品德教科书中, 那些“高大上”的名人故事, 如雷锋帮助他 人的感人事迹, 学生没有真正实践过的话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因此, 教师可充 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例如, 社区里经常举行的关爱老年人公益活动, 为学生提供 一个现实的思想品德教育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的公益活动, 学会照顾、 关爱老人。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以及自身 对于他人的重要作用, 有益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目标。为学生日后的思想道德 品质的培养, 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 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因此,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质量需要改 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让整个课堂在 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 后, 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 以学生的近况为参考, 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任务与目标。在课堂上, 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鼓励并引导学生讲述自 己的生活烦忧, 并让其他学生参与讨论, 帮助烦恼的学生解决忧虑。也可以讲述 最近生活中的重要事情, 让其他学生也与自己共同分享[7]。另外, 教师还可以 通过营造话题的方式, 如“我有一个愿望”, 或者“最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一件 事”等, 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不仅能很好地鼓励 学生发言, 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质。

四、结语 思想品德是小学的重要教学科目, 对于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 过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学生可以对思想道德课程有一个更全面与深刻的认 识。目前, 我国仍有较多小学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不足, 因此, 广大教师还 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策略探讨, 通过更有效的教学手段, 促进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发展。

[1]林枫.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例谈[J].教学月刊·中学版 (语文教学) , 2010 (6) :34-35. [2]孙芳.生活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 2011 (22) :18. [3]杨武.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走向生活化的探索[J].教育艺术, 2017 (6) :6. [4]曾小俞.触摸生活的真实: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析[J].教育观察 (下半月) , 2015, 4 (18) :120-121. [5]黄雅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 “草根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17 (3) :119. [6]梁璇.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 究”报告[J].新课程 (小学) , 2015 (8) :25. [7]王新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研究[J].读写 算 (教师版) , 2016 (40) :237. 范文一: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优选范文6篇) 范文二:
小学课程中的品德与生活对品德教育的作用 范文三: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实践性研究 范文四: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范文五:
小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