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现状与特点基于20052015年发表的论文数据分析_教育研究特点

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现状与特点基于20052015年发表的论文数据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现状与特点基于 20052015年发表的论文数据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 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 结构和体系,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落实,以及“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重大改革项目的实施,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 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 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党 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的战略决策,经济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 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 趋势。工程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发达国家一 直将工程教育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视为国家持续发展的 潜力所在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证。我国也充分认识到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 科技人才,这就需要有高质量的工程教育[1]。新形势对高 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研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 化教育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人才的社会活动。工程教育要 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工程文化彰显和弘扬的是人类在复杂的物质性工程实践 活动中渗透、融会和体现的文明成就[2]。工程文化教育强 调以人为本,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实现知识、 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 任感、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我国高 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我国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我们的研究主旨。事实上,我国 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数量不足,尤其是工程文 化教育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研究方法相对简单,不能发挥学 术引领作用。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发展,不 能很好地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通过对2005—201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统计和 分析,从一个侧面系统展现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 教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 原因,为加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提供有 基于证据基础之上的借鉴和参考。

一、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现状 与特点 本研究分别对文章发表数量、文献来源、研究机构等方 面进行了分析。

(一)文章数量 图1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分年度文 章发表情况(2005—2015年)(二)文献来源 通过统计,我国关于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 1283篇论文中有374种文献源,将5篇作为统计标准,在5篇 以上刊载量的文献共计有41种。我国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 育研究的学术论文文献源主要集中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 究》等41种学术期刊上,占总量的49.73%,具有相对集中性。

其中《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发表了205篇,占到了15.98%, 成为了我国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阵地。20篇 以上刊载量的文献还有《中国电力教育》、《教育教学论坛》、 《中国大学教学》、《化工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

10篇以上刊载量的期刊主要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实 验技术与管理》、《黑龙江高等教育》、《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等。综合类的期刊《教育教学论坛》、《中国大学教学》、 《中国高等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分别占2.10%、 1.79%、1.56%、1.48%,占比相对较小。

(三)研究机构及人员 (四)论文主题 我们将研究主题分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进 行统计,其中期刊论文1056篇、会议论文141篇、学位论文 86篇。

图2 各类论文所占比例情况 关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论文1201篇,其中学术 论文 981篇、会议论文139篇、学位论文81篇;
关于工程文化、工程文化教育的论文82篇。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2篇、 学位论文5篇。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关于工程文化及工程文 化教育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对工程文化及 工程文化教育的关注度还很不够。11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 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有一个特点,就是过度偏重 于工作经验总结,尤其是高校教学工作经验的论文占比较高, 对于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研究关注得不够,实证性研究更是寥 寥无几。

二、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统计结果表明,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进行反思和思考 的论文较多。进行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的较少,特别是利用 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和新的统计方法进行持续性、系统性的 实证研究非常缺乏。关于工程文化的实证研究的论文只有1 篇硕士论文 《基于竞争价值观框架的工程文化测评研究— —以浙江省建筑业为例》[4],在统计文献的时限内未见关 于高校工程文化及工程文化教育的实证研究文章。总体来看, 研究方法还显得单调。

(三)研究队伍 还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持续关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 工程文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能力过硬的研究队伍。这体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部直属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持续关注度不高, 这支研究队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尽管他们也开始关注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但往往是课题来了 开始突击式研究,一旦课题结束兴趣就转移了。二是持续关 注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专职研究队伍规模 较小。从统计结果表面来看,从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 文化教育研究的高校教师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及研究中心的 研究人员占87%,但是其中70%的高校教师几乎没有开展持续 性研究,而17%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持续性、系统性的研究也 非常少。

(四)服务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成果有待加强 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价值主要有两个 方面:第一服务于教育政策咨询,为教育决策提供服务是教 育科学研究的宗旨之一;
第二服务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我国高等工程教 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不仅系统性、持续性的研究成果很少, 而且基于实证调查及数据分析等证据基础之上的研究更少。

就教育政策咨询而言,是否采纳或采信研究成果,取决于研 究成果及研究结论是否是基于证据之上的研究,研究成果是 否具有持续性及系统性。就服务于高等院校而言,无论是校、 院层面上的宏观政策架构及战略研究,还是院、系层面上的 学科专业建设、管理和服务,都需要有教育科学研究的结论来提供有力的支撑。然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 育研究在诸多方面还很薄弱,缺乏深度和广度,能够引领高 等教育实践的重大成果还很少见。

三、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工科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高等工程教 育规模堪称世界第一,然而“中国工程师”的口碑在国际上 与那些发达的工程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正 处在以科技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发 展的根基要靠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的 发展战略,我们拥有世界上有规模最大的科学技术人才队伍, 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能否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很 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一定程度上取决 于他们的工程文化素养。随着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并将 很快成为正式会员,中国工程教育在迅速走向国际化。如何 进一步推动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多样化工程人才培养,提高 公众工程文化素养,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我国高等工程 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能力的提升,是服务好我国高等教 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快 速提高研究水平的关键是研究队伍的建设。统计表明,我国 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队伍有高校及相关研究 所(中心)的研究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及工程技术人 员,人员基数较大。但是,由于资源没有有效的整合,这支 庞杂的队伍分散且战斗力不强。因而,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集中研究队伍的研究方向,将研究力量凝聚到我国高等工程教 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的重大问题上。同时,还须建立有效 的培育机制,使不同的研究机构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对重大课题要开展持续性研究。现代工程大规模、高参数运 行的事实导致其失效的后果更加严重,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快 速发展而出现的各种工程事故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培 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工程师是工程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周玲等.工程教育,让世界更美好——2015年全面工 程 教育国际研讨会(TEE 2015)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 究,2015,(4). [2]张增凤,王磊,都维刚.论工程实践教学中蕴含的文 化 观[J].教育探索,2015,(3). [3]俞春生等.苏通大桥工程文化建设实践与经验[J]. 中国 工程科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