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的路径
特色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的路径 在新课程实施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 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同一个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师去解读、去诠释、去设计,反馈出来的效果是千 差万别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之 间的敬业精神、教学经验、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等存在着多 方面的差异,以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基于此,我们通过 吸收一些先进学校的经验,以创设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促 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一、创设富有特色校本教研的原因分析 校本教研是为了推动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帮助他们解 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障碍,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 途径。我们与兄弟学校一样,近几年来也正在用校本教研来 引领教师的发展,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校整体教 学质量。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由于都是以学习和借鉴 兄弟学校的做法,并没有把别人的经验与本校的实际结合起 来,故而未能完全体现出校本教研的效果与优势,在促进教 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校本教研未起到规范教师专业化发展行为的作用。
近几年来,尽管学校重视校本教研,但实际上并没有建立和 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学校所谓的校本教研只是利用学期初 的计划、学期末的总结来体现。由于缺少规章制度,学校的 教学教研工作必然会缺乏延续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规化,许多教学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同时,学校对教师参 与教学教研的考评缺乏科学机制,于是,每逢教研活动时, 虽有专题,但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的指导,甚至出现个别老 师随意请假或无故缺席。因此,缺乏规章制度的校本教研根 本不能规范教师专业化发展。
2.校本教研未起到更新教师专业化发展观念的作用。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观念直接 影响到校本教研的质量。但通过分析发现,一部分教师认为 自己的教学已经是高效率、高水平的教学,估计别人也“不 过如此”,不可能玩出什么“花样”;
另一部分教师也认为, 做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就行了,其他的工作都是份外之事,况 且教学工作已经负担很重了,还有什么精力、时间去研究;
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评价机制不变、考试形式不变,怎么敢 去接受新课程教学理念?正由于这些观念的存在而直接影 响到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阻碍着课改的深入,因此, 校本教研必须要更新教师专业化发展观念,这样才能体现出 校本教研的实际用途和收到预期效果。
3.校本教研未起到营造教师专业化发展氛围的作用。
学校是一个群体,正因如此,许多教师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随 波逐流的心态。如一部分教师确实承认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 在着不足,教育理念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但由于缺乏 学习的氛围,于是也就不得已而放弃;
也有一部分教师的确 想真正去学一些东西、研究一些理论、参与一项课题,但却由于周围的人群嘲讽冷笑,在舆论的压力下而不得不放弃。
因此,校本教研应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营造出一种氛围, 使得广大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校本教研的各项活动中来,由 被动地去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变成主动去参加,由受规范、约 束的行为变为自我发展的自觉行为。
4.校本教研未起到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的作用。
一线教师整天忙于教学工作,从事的是具体的实践活动,长 期的工作环境致使他们理论知识相对滞后、对新课改理念缺 乏清晰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未能熟练掌握等问题。在新课改 的形势下,教师的知识学习和知识更新显得更为重要。但是, 我们发现在原有的校本教研中,学校仅仅为教师提供一些专 业性报告、组织学习一些文章或专著,这样根本不能起到实 际性的引领作用。因此,校本教研必须以新课改为契机,在 内容上要丰富,在形式上要多样,在观念上要更新,在力度 上要加大,在操作上要可行,以切实指导教师去学习、去提 高、去发展,这样才能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真正为教 师专业化发展服务。
综上所述,学校必须把实施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即校本 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切入点,建立起教学教研和 校本教研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稳定、科学、符合学 校自身实际的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才能真正提高教师队伍 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二、创设特色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既然原有的教学教研机制已严重滞后,吸引不了教师参 与活动的热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于是我们便积极另辟思 路,以新课改为契机,全力创设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以此 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营造富有制度特色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 展 制度是保障。校本教研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很容易流 于形式,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只能是费力、费神、 费财而无收获。我校由此营造出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制度, 以此来保障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⑴明确自我发展主题,强化教师理念。校本教研工作的 落实程度不取决于我们制定了多少条条文,更不取决于我们 向教师灌输了多少新鲜的理念,而在于教师在思想上是否有 了真正的转变,在工作中能否真正落实。对此学校必须让教 师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以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为主题, 树立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的意识,使教师真正意识到校本教 研的必要性与实效性,使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成为教师自 发的、有目的自觉行为。
⑵建立特色教研机制,规范教师行为。任何一项制度, 没有评价机制,没有进行考核,即便失去了制度的有效性。
我校便建立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一是实行校本教研的 “四挂钩”机制——即与年度考核挂钩、与职称晋升挂钩, 与教师聘任挂钩、与评优、评先和绩效奖励挂钩。二是为全校教师设置校本教研个人档案,将教师每学期的校本教研活 动情况、自学笔记、听课笔记、承担公开课、教案设计及课 题研究情况和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存档。三是在考核评估中, 一方面让教师自我评估,即每学期结束,让教师翻阅自己的 个人档案,让其看到参加校本教研前后的不同,进而明确努 力方向;
另一方面是学校规范参与校本教研学时、学分的考 核登记和校本教研档案资料的建设,强化动态管理。
⑶加大校本教研投入,确保活动开展。没有好的投入, 便没有好的产出。为了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我校加大 了校本教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如建立了校本教研的奖励机制, 对在校本教研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
制定了校本教 研培训预算,对参与校本教研活动进行经费上的扶持;
加大 了科研课题立项的研究经费;
提高外出教研活动的旅差费等, 从而确保了校本教研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2.搭建富有科研特色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 展 以科研的方式和科学态度处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主旨。以课题带科研,以科研促 教师,以教师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是校本教研主要途径。
因此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必须以科研为载体,以搭建教师专业 化发展的平台。
⑴以常规为主线,落实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要求。以常规 为主线,落实校本教研要求。如明确以每学期对教师教学常规进行不少于两次的检查;
每一个学年要求教师开设一节公 开课;
每一个月写一篇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学校还 制定了“五认真”制度,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 和批改作业,认真做好学生辅导,认真进行考核、分析。实 行推门听课制度。完善调研、检查、教研制度。落实论文撰 写、学习、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和案例撰写等常规工作。
⑵以活动为主干,贯彻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行为。校本教 研不是关起门来搞闭门造车,而是要辅以各种形式多样的活 动,以规范教师们对校本教研的行为。我校明确了以活动为 主干,来贯彻校本教研行为。如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导处—— 学科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组织开展年级组、学科组 的教研活动;
二是实行抓住教师在听课制度和反思性教学制 度中的关注点,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
三是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高教研课 的实效;
四是开展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如骨干教师的示范课、 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和展示课、学科组和年级组的教研课、学 校对外观摩课、校际交流课等。
⑶以教师为主体,构建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评价。对参与 校本教研情况,一定要辅以科学的评价,否则便不能持久和 有效。因此,我校建立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研评价机制, 如在教导处的组织下,成立了以校内骨干教师、各学科教研 组长、各级备课组长、各年级组长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对教 师的校本教研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对评价结果优秀等次的教师按相关奖励方案进行奖励,学校评优、 评先名额率先在评价考核优秀等次的教师中进行择优挑选 等。
⑷以网络为载体,创设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园地。我校利 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校园网为载体的校本教研园地,并由 专人负责资料管理、更新等。每一个教师都有了自己的专用 网络平台,既方便教师查找教育教学资料,又方便教师之间 开展教学心得交流活动等。同时,教师的一些教案、习题也 都可以放在网上供各位教师共同选用,真正做到了共享资源、 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校园网络中的内容不断更新、丰富, 正成为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崭新园地。
3.建立富有案例特色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 展 案例研究是真实生活情境的现象进行证实与整理,是解 决教学问题的源泉,是教育实践中解决疑难问题的策略与方 法。研究教学案例是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沟通教育 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因此,我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结合教 师在教改实践中提出的诸多问题,引领教师达到专业化发展 的目标。
⑴注重案例的收集、整理,养成教师观察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观察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学 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平时的 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积极收集和整理案例,以发现自己在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 而养成积极主动去观察问题的能力。
⑵加强案例分析、解读,提高教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 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和研 究的力度,在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诸多困惑,因此, 要校本教研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领教师积极搜集反思素材, 记录真实故事,撰写有研究价值的个性特色案例,借助案例 的分析与解读,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促进 教师专业化的自主发展。
⑶设定案例讨论、研究,培养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独木 不成舟。一个学校要全面发展,必须要求教师具备团队合作 精神,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和前景。因此,我们设 定一些个案,组织各学科教研活动,让全员参与、共同探讨 和研究,利用集体智慧的力量去发现问题,共同提出解决问 题的思路与设想,以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创设富有特色校本教研的体会和感受 在通过创设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制度的实践中,我们对 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总结起来大 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1.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 校只有建立起从教师中来、深入教师内心的管理制度,并让 制度说话,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不断提高 自身教学水平的热情,才能真正把一个个教师个体,组织凝聚成一个超过个体相加能量的教研实体、学习组织,只有这 样才能使校本教研在真正意义上开展起来。
2.任何制度的建立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领导者强加于被 领导者的过程,制度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对组织实体及其合 理运行机制深刻共认的结果。只有把制度的制定权交给广大 教师,从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出发,从教师中来,再回到教 师中去,制度才有生命力,才有实效性,才能真正发挥其作 为制度的作用。
3.校本教研的过程是一个资源共享、互助析疑、共同 进步和提高的过程。其核心环节是问题的提出,关键是问题 从实践中来,本质是思维成果的分享,形式是共同思考,保 障是制度的创设,成败在于是否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 制度化,是否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一种乐于提出问题、 善于思考问题、习惯交流问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最终能 够解决问题的良好的人文环境。教研制度的建立,不仅仅在 于校本教研制度的特色,而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研行为经常 化、习惯化。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实 践告诉我们,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只是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 供了一个平台、一些机会、一种氛围、一种情景,教师专业 化发展更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 样,校本教研才能真正发挥出它应有的特色,应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1] 张向东.校本培训的策略论.广东新雅图书出版社, 2005 [2] 崔相录主编.特色学校100例.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 何贤周.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有效培训.中 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