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途径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创新素养

探索有效途径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探索有效途径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要努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小学 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启蒙时期,我们应当把创新素 养的培养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思考、规划、实施,着力提升 学生的创新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兴 趣、爱好入手,引导他们深入钻研,产生创新的欲望;
应该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接触新事物,在观察、询问、 操作中探索新知,培养创新意识;
应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促使学生的想象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与日常学习内容相联 系,培养学生有意想象创造;
应该诱导学生善于用发散的思 维思考问题,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不 同的途径去思考,探究实现目标的多种方式方法;
应该着力 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的各 种活动,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成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应该鼓励学生不盲从、不盲信,敢于质疑,有自己独 特的想法、看法,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批判,培养学生的创 新个性,等等。

以上这些既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基本要素,也是培养 学生创新素养的主要路径,需要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现、挖掘、强化和训练。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愿意把 创新素养的提升看作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程,做到内外兼修。

于内,学生持续不断地增强创新意识,形成终身受益的重要 品质;
于外,学生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训练,养成探索外部 世界的良好习惯。

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做法 如下。

一、再度建构国家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国家课程的设置 是站在统筹规划、多方兼顾的原则上进行开发和设计的。国 家课程的设置规定了小学阶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整体 框架,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自我构建空间,留下了创设利于 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课程环境的余地。因此,我们鼓励教师 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度建构,要求教师从六个方面(从培养学 生搜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视角;
从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能力, 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视角;
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 交往活动的视角;
从培养学生对人类环境产生深刻理解力的 视角;
从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视角;
从培养学生 掌握适合个人学习的最佳方式和策略的视角)进行课程开发, 围绕提高学生创新素养这一主线,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通过对国家课程有效整合、归纳、补充和拓展,使课程 目标更清晰,内容更具体,操作更可行。这个过程既使教师 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又使国家课程更适于学生主动学习与 探究,更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度建构主要从解决问题入手,语文学 科着重解决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的问题;
数学学科解决思维 训练的落实(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问题;
英语学科解决教 材内容的有效呈现方式和当堂反馈设计的问题;
科学学科解 决梳理学生的思考,有质量地推进问题的探究;
思想品德学 科解决把话题、案例、资源转化为学生的有效体验的问题;

美术学科解决启发学生的有效创意的问题;
音乐学科解决对 教材内容的整合设计的问题;
信息技术解决任务驱动的层层 递进的问题,等等。

最初,每个学科呈现的问题都比较多,那么,如何抓住 主要问题?我们提出了要遵循5W2H原则。5W分别是5个英文 单词的开头字母,即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谁 (Who)、何时(When)、何地(Where);
2H分别是两个英 文单词(或词组)的开头字母,即怎么样(How)、多少(How much)。各学科可以侧重于不同的方面,选择适合本学科的 主要问题切入。二、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对发展学 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推进 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追求的不是平均成长,而是有特色、 有优势的成长。所以,按照同样的要求学习同样的课程的平 均发展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发生变化的重要元素就是 校本课程的研发。研发中,我们努力寻求校本课程研发有效 方式,努力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载体。

1.明确教师自身的优势资源,努力在自己的优势资源与 教材内容之间构建联系,寻找发散点,选准课程研发的落脚 点,集中优势研发教材。我校的四位美术教师在相同的领域 里有不同的情趣,他们所任年级的教材又有着不同的特色, 四位教师采用“特长+特色”的方法开发了《水墨丹青中国 画》《撕纸添画》《黑白线描画》《指纹画》课程,学生可 以从创新情意出发,自主选择,大胆创意。

2.调查分析本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点、创新点,即学 生感兴趣的话题、活动、实验等进行延展,这个延展可以是 扇形的,顾及到不同学生的兴趣点,开展不同内容的活动, 也可以是线状的,围绕同一个兴趣点,有层次地开展活动,研发教材。扇形的延展,激活了学生的多个创新点,之间相 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综合创新素质。线性的延展应该 是有针对性地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 专项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

3.创新学科特色活动,每个学科组或年级组根据学科的 特点寻找亮点工作,创建学科特色活动。要求组内全员参与, 责任分工。特色活动保持时间的连续性,不会因年级的升高 而中断;
特色活动要保持内容的延续性,不会因人事的变动 而变化。5年来,我校学科特色活动已有18个,8个学科特色 活动已经发展成为校本课程,并成长为学校的特色工作。创 新学科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热情,他们运用 创新的方法、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涵养了他们的 创新品质。

三、开展创造性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创新性活动,就是在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 识地添加一些创新元素,借以打破活动原有的惯性运行,尝 试突破所产生的出人意料的效果,培养学生勇于参与、敢于 挑战的创新精神。

(一)科技创新活动,开启了学生探究之门创新也是一个渐行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培育的过程。

因此,学生起初的好奇心、探究欲、幼稚的假设、奇特的想 象,需要我们去呵护、去鼓励。

例如:我校一个淘气的小男生在美术课上认识了三原色, 并了解到三原色充分混合后变成黑色。该生实验了几次,发 现并没有混合出老师所说的黑色,而是灰色,于是找到了科 学老师询问原因。老师被问住了,多少年来无人质疑的“真 理”被淘气的小男孩掷地有声地提出来。“老师,不会到太 空才会变成黑色吧?”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话被教师捕捉到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撰写的设计方案获全国创新活动大赛 一等奖,而且入围太空科学实验搭载方案。你看,一项大奖 竟源于教师对学生小小好奇心的呵护! 每年,我们都在校内开展“小小发明家”竞赛活动,根 据年龄分成低中高三个组别。运用“和田十二法”,改进生 活物品的缺欠,采用低年级说一说、中年级画一画、高年级 做一做的方式。我们看到的仅是改造的物品本身,我们来追 踪学生的思维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假设想象—动手 操作—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 形成了创新情意,也就是想创新、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继 而形成创新个性品质。2013年,我校38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4年, 我校44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今年,我们又组织了110 名学生参赛。应该说,这些产生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这些成 果真正的价值未必是创新方案或者是物化产品的本身,更重 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欲望被激发,创新潜质被挖掘,创新品质 在形成。

(二)低碳环保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创造力 我校的特色是“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建设和谐校园”。

我们以环保活动为主线,创新性地开展系列活动,注重手脑 并用,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衣衣相传,绿色校园”——旧校服循环使用活动,连 续开展了四年,共回收旧校服500余件,全部被学生认领。

如今,购置新校服的学生数量逐年减少,申请旧校服的人数 逐年增加。我们相继开展了“校园午餐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光盘行动;
废粉笔头再利用———拼制党旗活动;
珍惜 水资源——回收雨水调查体验活动;
节约粮食——家庭餐桌 浪费情况调查等。活动富有创新性,吸引了更多的师生参与, 他们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奇思妙想,乐在其中。学生的创造 力被充分激活,个性得以充分彰显。以上活动先后被《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教育》 《渤海早报》等媒体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津人民广 播电台、天津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我校的相关信息。

网易、人民网、天津网、北方网、天津视窗等六家网站登载 了我校相关内容。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 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 趣,从而极大地提高创新效应。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自闭症、多动症、网 瘾症、关注缺失、沟通障碍等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学生时 常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状态,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 争心受到抑制,难以保持较高水平,可见健康的心理品质对 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校通过团队心理品质训练、体育游戏、校园心理剧、 心理健康操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广大师生心中,帮助 师生学会调适内心压力,缓解紧张的情绪,保持平和健康的 心态。以校园心理剧为例,我们组织学生观看短剧《魔豆历 险记》《妈妈别哭,还有我们呢》,以此宣泄情感,减少内心压力和自卑感,提升当事人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然后在校园艺术节期间开辟“校园心理剧”专场,在心理辅 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寻找生活中不和谐的元素进行创作。

短剧《爱就这样传递》《小熊请客》《五官争功》,深受广 大师生好评。学生们从中学会了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了合 作与宽容。这种和谐的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灵 感的涌动和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的生成。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学、规范,学校与天津师范大 学合作建立心理辅导实践基地。每学期都要与天津师范大学 相关负责人共同研讨,确定学期计划及实施方案。天津师范 大学的杨喜源教授对个体进行追踪辅导。天津师范大学的学 生188人先后15次到校进行团队辅导,并与我校的学生一起 开设了QQ群、建立了心理信箱,开通了心理热线。学校还邀 请了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心理健康专家到校开讲座、做咨询, 使师生逐步拥有了健康的身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助 于培养学生创新品德。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具有重要现实 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我们乐于实践,甘愿付出。

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广泛吸收,为深入推进素质教 育,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付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