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8000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作为通用的“商 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加重要。

一、 目前关于会计专业学生毕业的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社会上各种企事业单位对会计 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会计将成为各行业中的一个热门专业,其社会地位和收入 也会慢慢地提高。

经过调查研究,70%会计类法学生毕业自后选择就业,30%选择继续深造 学习。站在70%的毕业生角度看,他们认为即使是再继续深造最后还是要面临毕 业后就业困难的状况,不如早早的勇敢面对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经验和社会 交际圈,而且对于会计这一职业,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专业经验必定是在社会上立 足的最好筹码。

造成这些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能把理论和时间相结合,工作实践较少。会计是一门靠经验生存的 行业,现今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去真正的实践,因为在以后的就业中没有做 好铺垫 2、大部分大学生的“天之骄子“观念根深蒂固,自身的认识错误,导致自 身丧失进取心,妨碍综合素质的提高。

3、现今大学生普遍缺少福独立性和自主性,职业观念淡薄 4、现今大学生认为寒窗十余载,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因为懈怠了,没 有了奋斗拼搏的尽头 6、缺少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目前人才市场上出现“有人 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现象 二、社会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各项需求近几年,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对会计专业 如尼采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压力变大。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在伦理道德、职业判断、沟通与协调 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当面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市 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查找,了解到目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如下:
1、管理人才:精通财务知识,懂得管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融 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资本运作程序,要求高学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 验 2、一般会计人员:熟悉掌握会计电算化、务软件的使用,责任心强,认 真仔细,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会计相关业务。

3、记账员、保管员等:业务熟练、责任心强,一般有企业自己培训 以上是笼统的介绍了目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而会计行业发展对 人才需求的趋势也是与日俱增。

(一)招聘会计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的是应聘者 的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个企业侧重于实务,因此对于会计 人员公司更侧重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当今社会,丰富的时间紧赶才是走向成功 的必备法宝之首。而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安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 求我们会计专业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天职 到账薄的登记直到报表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完成,只要通过一定实习训练就 可以做到。

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的有:1、实际经验不足,作为 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以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实务经验不足,没有职业规划以及能力与职业的定位。

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每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意见和见 解。(二)业专业需求中,中高级会计人员稀缺 目前初级跨级人员是在太多,数据统计表明,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中高 级职称以及其他高证书的人数多。目前在初级会计人员已经性对饱和,甚至过剩。

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的供需比例看,中高级 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

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业务素质,能力要求的情况:
1、业务素质: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要成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就必须 不断深化业务素质 (1)巩固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知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 实际中不断提高,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的有关规定,并严肃要求 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些都是 最基本的账务工作,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要有广泛的知识面 会计毕竟只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对于财务会 计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都应当熟悉。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 因此,会计人员应是综合性人才他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及时的吸取反 馈。

(3)掌握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现今已经广泛用于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提高了经济效率, 使会计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展开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 错。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应用的这一能力。

(4)较强的实践能力 财务人员经过实践检验,动手能力差是不行的。把理论转化为时间,早从 实践中提高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今社会需求量大,市场竞争的情况下。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不仅仅通本单位人员的交往,还要和 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作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还要具备 平衡协调能力。

三、根据上述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对于应届毕业生,应该做 到:
1、不能松懈财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不停地反复复习,更深层地 理解学习,从而是基础知识更加牢靠。

2、不能只仅限于财务会计的知识内容,涉及到财会的相关知识、技能(审 计、法律等)都应该熟悉了解并且能够应用。

3、认真的学习会计电算化,熟练操作电算化的所有程序,独立完成做账 流程。

4、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早已毕业的社会人员,都应该把在实际工作中 的经验与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相结合,做到实践与理论结合,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更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5、要学会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环境。

6、要不以停歇地学习,不停地深造教育,取得更好的职业证书,为自己 以后的社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对于本校会计教学的感受 (一)于会计专业所设Z的课程:1业为导向的原则。对于我们会计专业的 学生就业竞争力决定了我们生存与发展。学校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这三年里 所设的课程与我们今后就业紧密结合,我们掌握了会计的基础知识,并且在此基 础上深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等知识。

2、学校每年学期都会组织我们进行会计实训,使得我们能够把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3、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中学校很重视实用性。每年更新教材内容,同事 开始一些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如《会计电算化》《数据库应用》等课程 4、学校培养了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更加具备了良 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二)专业职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了:
1、系统的会计核算知识、掌握会计核算方法。

2、扎实的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与方法 3、掌握审计、成本会计、金融、税收和法律等职业技术知识 4、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水平 5、掌握会计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三)三年的学习实践,让我们从中学会得到了:
1、能够熟练的对会计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查账的能力 2、能够熟练的做到对电算化软件操作、系统维护管理能力 3、对财务管理有一定能分析、判断能力 4、能够在会计管理过程中用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合作 共事的能力 5、能够独立完成做账流程,能够自学、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6、在校期间取得了会计从业证书等各类等级和资格证书 三年的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不懂的什么是会计的孩子,成长成为对社会有 贡献的会计专业人员,这些都要感谢学校的教育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毕业之际希 望学校能够继续发扬对会计专业的重视,对本专业的培养,培养出更多对社 会又用的会计人员。

五、会计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上述的会计就业现状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各项需求了解到,现今社会高水 平人才稀缺。会计职业的门槛相对比较低,只要在我国取得会计证书,就能从事 会计佛你工作,所以底层的会计工作的竞争力是很严峻的。

会计人员多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社会对会计的需求量大。基本上每个单 位都需要会计,但是高水平的会计人员依然很短缺。相对于其他的行业,会计的 择业机会较多。且会计职业的寿命较长,因为会计专业要的就是有足够经验的“老 人”,所以在会计这个行业,打拼的越久,越能够得到更高的职位。

目前在我国关于会计专业的前景有几下几点:
1、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不过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最 大的就业去向。

2、外企:待遇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外企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比较成熟, 对新员工的一般进行培训,但其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 3、近两年,法律与财务会计相结合收到很多公司的欢迎,因此,选修法 律专业并有所成就,对未来发展也是有很大的用途 4、事务所: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能够充分锻炼能力。

5、想要安稳工作的,就考虑公务员、教室,压力小,不过发展不足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重,面对涉水的严峻竞争,我深深地额认识到:作 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有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坚持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不 断努力地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关 心国内外的大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还要不断地坚持锻炼身体,全面提高自 己的很提素质。

六、总结 现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刚刚毕业的应届生,要有不怕吃苦的精 神,面对社会要勇敢去做,要能够把自己学校的知识与自己在社会上的实践经验 相结合,并且不要不耻下问,向资深的老辈问问题,更加锻炼自己。并且要不断 地深造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牢固,并更上一个阶段。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论文答辩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问 题》。首先非常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我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 ***的悉心指导,同时向现场的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 感谢。从课题选择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的热 情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相关内容向各位老师 作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我选择这个课题,有如下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生力军,也 是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企业自 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中小企业融资难 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社科院调查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对国内gdp的贡献约为60%, 其纳税占全国的50%左右。然而占全国总数99%的中小企业,却在2014年金融危 机时,由于不能得到融资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大量破产倒闭。显然,中小企业融资 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第二,研究这个课题,有如下意义和价值: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 要支柱。我国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 的主要力量。这不仅表现在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还表现在解 决劳动就业上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 的99%以上,创造国内生产总值60%以上,占纳税收入的50%,每年提供的新增 就业职位占85%和存量就业职位75%。但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却 明显减缓,每年倒闭的企业数已上升到10%左右,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中小 企业融资难问题引起的。尽管国家在政策上给了许多支持,国家也采取了许多措 施,但是融资难仍然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利于缓解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扩大就业 渠道,促进国民经济走出低谷。鉴于中小企业在我过经济社会中的特殊地位,缓 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解决 好中小企业融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三,我论文的基本框架如下:
论文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提出问题阶段,我用了两个部分来提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一部分开头引言,我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来分析,同时举了 2014年金融危机时,由于不能得到融资导致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倒闭的例子,引出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这一部分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小企 业融资的现状,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银行借贷量少且担保机制不健全、 非正规融资现象较为普遍、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就必须深刻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其次,是分析问题阶段,也就是本文的第三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 析。在这一部分中,我分别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政府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小企 业融资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自身方面,主要有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度低、经 营管理水平低、中小企业自有资本不足、企业担保责任难落实四点原因;
金融方 面,主要有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少、直接融资门槛高,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尚 未形成、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 的现象四点原因;
政府方面,主要有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在我 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两点原因。

最后,是解决问题阶段,也就是全文的重点和中心,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 这两部分占了全文较大的篇幅 第四部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这一部分主要从中小企业自身, 金融体系,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中小企业自身层面,我提出了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财 务制度、充分挖掘内部融资潜力、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强强联合、强化信用 观念六点对策;
金融体系层面,我提出了完善企业资信评级制度、建立和完善中 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开拓直接融资渠道并建立多层次的融资市场三点对策;
政 府层面,我提出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政府应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制度支 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我国统一的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机构体 系四点对策 第五部分结尾综述。这一部分系统总结了前文,并指出,解决中小企业融 资难的核心部分在于中小企业自身能力提升,基础部分则在于金融机制的改进配 合相适应和政府积极且恰当的引导和支持。又提出,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是资 金量上的支持,更要从多个方面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第四,我的论文还存在很多缺点及不足:
虽然这篇论文经过了几番修改,也参考了很多学者写的文献,同时也注入 了老师的指点。由于个人知识和收集资料能力有限,论文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 处,比如收集的中小企业的数据实证不够,文字驾驭能力有所欠缺,提出问题、 分析论点时不够全面等,这些方面都有待于改进,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给予的悉心帮助与 指导;
还要感谢辅导员和授课老师在这三年来对我的教育与培养,也要感谢同学 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与支持。

以上就是我的答辩自述,希望各位老师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大家!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 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我国融资难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融资渠道少、规模小(二)融资秩序乱 其一,信用差,拖欠信贷 资金甚至赖着不还,造成银行“惜贷”加剧了中小企业资金的困难。其二,民间借 贷盛行,融资秩序混乱,甚至出现违法、违规现象。(三)市场歧视 (四)信息 的严重不对称(五)银行借贷量少且担保机制不健全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 在美国,银行是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供应者,37%的中小企业得到商 业银行的融资,其他主要的供应者有:金融公司、租赁公司和其他非金融机构。

20世纪50年代,美国建立了中小企业资金援助制度。美国中小企业局在许可范围 内可直接向中小企业贷款,贷款基金来自财政预算此外,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还特许和资助了由私人所有和经营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该类公司专门向具有较高 风险而难于从一般渠道得到投资支持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

日本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主要是通过专门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五家 金融机构来实现的,它们是: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环境卫生 金融公库、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这些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较为优惠的信贷资 金,并能使企业得到足够贷款。

法国对中小企业金融信贷支持主要是通过地方投资公司给予优惠信贷,贷 款总额不能超过投资总额的70%。法国还允许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向私 人公司借钱,但要由投资公司担保。

所谓资产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以不转移对法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 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 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

中小板块即中小企业板,是指流通盘1亿以下的创业板块,是相对于主板 市场而言的,有些企业的条件达不到主(更多请你搜索:www.haoWord.com)板市 场的要求,所以只能在中小板市场上市。

产权交易市场是指供产权交易双方进行产权交易的场所。狭义的产权交易 市场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企业作为独立的产权主体从是以产权有 偿转让为内容的交易场所 三板市场:即代办股份转让业务,是指经中国证券业 协会批准,由具有代办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采用电子交易方 式,为非上市公司提供的特别转让服务,其服务对象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柜台交易市场是在股票交易所以外的各种证券交易机构柜台上进行的股 票交易市场(也就是没有集中场所的资产交易网络)所以也叫做柜台交易市场。

简称otc。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学科。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由成 本会计的目标、假设、对象、原则等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加强其研究,不仅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工业革命导致成本会计的产生,其理论与方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和经济管 理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相对独立的分支学 科,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 是以成本会计假设为前提,围绕成本会计对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 对象、原则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目 的在于解释、评价、指导和完善成本会计实务。本文对成本会计的理论结 构进行初步探讨。

一、成本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确立成本会计目标是建立和 发展成本会 计理论结构的首要问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 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的目的”,成本会计作为一种记 录、计量和报告有关成本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目标因会计主体、历史环境等 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在这具体表现形式的背后,存在着相同的特性。据此,我 们可将成本会计目标区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和终极目标。

(一)基本目标。就是让一定的成本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或收益,即提高 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正是从成本费用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 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

(二)具体目标。就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 怎样提供信 息。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费用报告、统计数据及专题报告等形式,为 内部相关部门和员工提供特定的和综合的成本会计信息,以便其进行成本规划与 管理控制。(三)终极目标。就是进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成本会计的 最重要特征,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方面。企 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 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

二、成本会计假设 大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论文的选题方法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毕业论文开 题报告注意... 毕业论文格式毕业论文注意事项成本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成本会计工作的制约因素或前提条件,是对客观情况合乎逻辑的推断,主要有成 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成本计算分期、多重计量、公正分配等假设。

(一)成本会计主体。按照现代成本会计的观点,企业或其他组织等独立 的经济主体 是成本开支的真正主体,其成本是指为最终实现目标而耗费或放弃的各种 物质资料、劳务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等,或者说是为争取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应 排除一切与其经济活动无关的强加或强行摊派的成本,包括所有者及经营者的一 切个人开支;
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机构的不合理摊派;
其他单位的成本耗费等。

(二)持续经营。是指成本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经济活动为前提。这样 才能使成本 会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各项资产以 持续经营价值计价,资产的耗费以实际成本计价,各项费用成本体现已耗资产价 值的货币反映,从而保持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成本计算分期。持续经营确定了目前及将来的预期状态,为了提供 一定时期的 成本会计信息,与会计报表的周期相一致,会计分期的运用,使得成本会 计在成本费用的计量方法和内容上具有了鲜明的特色,正确划分各个时期的成本 费用界限。这样,才能有利于费用、收入、利润的确认和计量,保证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免误导使用者。

(四)多重计量。成本一般表现为经济活动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中不仅 包括物质资料的耗费,而且包括人力资源体力和脑力等精神成本的耗费。货币计 量的优点是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但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要将 人力资源精神成本等非货币计量属性完全转化为货币计量,是难以做到的或其准 确性不能保证。所以,成本会计的计量可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既 采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又采用实物指标,甚至用文字来 说明职工对所做出的贡献和造成的损失。

(五)公正分配。费用分配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所谓公正,主要是指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上,应根据因果关系,选择与所分 配费用的高低最密切的标准。要求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保持分配方法的 合理性。当然,公正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既是主观假设,也是成本会计陈报信 息的一项基本前提。

三、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是以费用为对象,对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分类、计量和分 配,为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与考核提供客观依据的一门分支会计。从本 质上看,同一般会计对象一样,成本会计对象仍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 动,所不同的只是限于资金耗费方面的资金运动,并且具有既侧重于单位整体的 资金运动,更侧重于单位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资金运动的特点。就性质上来说,成 本会计是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控制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提供 决策制订和业绩评价所需信息。为此,“费用”这一成本会计对象可以细化为营运 成本、期间费用、损益、现金流量等具体要素。

四、成本会计原则 成本会计原则是规范成本会计行为的指南,是成本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 项基本原则,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在坚持一般会计 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的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的内涵。

(一)合法性原则。它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的规定,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可靠。同时,也不能人 为地混淆成本和期间费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不同期间成本等的划分界限,这些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违法违规行为。

(二)受益性原则。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应按成本驱动原理,遵循受益性 原则进行选择,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思想。在具体选择分配方法时,按照受益 性原则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对各分配对象所分配的费用成正比例关系,受益多 的多负担,受益少的少负担,从而体现分配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目标性原则。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然具有明确的目标,期望发生的 成本支出能够带来尽可能大的效益,即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成本会计 提供的信息要有针对性,及时地为成本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满足决策需要。

(四)可理解性原则。既然成本会计的现实主要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对他 们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那么可理解性便是重要的一个质量特征。所谓可理解性, 指既要保证所有重要事项都能得到充分披露,又要避免提供过分琐碎的信息而使 使用者不得要领。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来说,应当在保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前提 下,力求使成本会计信息通俗易懂,便于使用者分析和利用看得懂的信息资源。

(五)实际成本原则。企业或其他组织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能不完全 相同,如可能采用定额法、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但为了正确地计算当期 的 盈利水平,需要在核算期期末时,将其调整为实际成本。但从成本计算的历 史发展和经济状况日益复杂性来看,实际成本计算只是成本计算的基础、核心和 主体,而不是全部。

(六)成本效益性原则。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即任何一项活动,只 有当其效益大于成本时才是可行的,成本会计信息也是如此。从管理者的角度, 提供的成本信息越丰富, 越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但要受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需要信息使 用者和会计人员之间有密切的协作。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 准确计算披露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设计成本会计制度、 确定成本信息披露详略程度、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时,仍需要对成本与效益因素 进行衡量和判断。

成本会计目标属于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构成其理论基石;
成本 会计假设规定了成本会计运行的前提和制约条件;
成本会计对象及要素的确认和 计量,体现了成本会计目标的具体要求;
成本会计原则作为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和实务处理的具体规范,是保证成本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手段。

成本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相对独立的一个分支学科。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是由成 本会计的目标、假设、对象、原则等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加强其研究,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工业革命导致成本会计的产生,其理论与方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相对独立的分 支学科,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成本会计的理论 结构是以成本会计假设为前提,围绕成本会计对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 标、对象、原则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目的在于解释、评价、指导和完善成 本会计实务。本文对成本会计的理论结构进行初步探讨。

一、成本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确立成本会计目标是建立和 发展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首要问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 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的目的”,成本会计作为 一种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成本信息的会计信息系统,其目标因会计主体、历史 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在这具体表现形式的背后,存在着相同的特性。据 此,我们可将成本会计目标区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和终极目标。

(一)基本目标。就是让一定的成本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或收益,即提高 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成本费用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 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

(二)具体目标。就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信息、 怎样提供信息。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费用报告、统计数据及专题报告等形式, 为内部相关部门和员工提供特定的和综合的成本会计信息,以便其进行成本规划 与管理控制。

(三)终极目标。就是进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成本会计的最重要特征,是把注意力放在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方面。

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 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二、成本会计假设 成本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会计工作的制约因素或前提 条件,是对客观情况合乎逻辑的推断,主要有成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成本计 算分期、多重计量、公正分配等假设。

(一)成本会计主体。按照现代成本会计的观点,企业或其他组织等独立 的经济主体是成本开支的真正主体,其成本是指为最终实现目标而耗费或放弃的 各种物质资料、劳务和支付给职工的工资等,或者说是为争取收入而付出的代价。

应排除一切与其经济活动无关的强加或强行摊派的成本,包括所有者及经营者的 一切个人开支;
主管部门或其他单位、机构的不合理摊派;
其他单位的成本耗费 等。

(二)持续经营。是指成本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经济活动为前提。这样 才能使成本会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具体表现为各项资 产以持续经营价值计价,资产的耗费以实际成本计价,各项费用成本体现已耗资 产价值的货币反映,从而保持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成本计算分期。持续经营确定了目前及将来的预期状态,为了提供 一定时期的成本会计信息,与会计报表的周期相一致,会计分期的运用,使得成 本会计在成本费用的计量方法和内容上具有了鲜明的特色,正确划分各个时期的 成本费用界限。这样,才能有利于费用、收入、利润的确认和计量,保证成本会 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免误导使用者。

(四)多重计量。成本一般表现为经济活动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中不仅 包括物质资料的耗费,而且包括人力资源体力和脑力等精神成本的耗费。货币计 量的优点是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但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要将 人力资源精神成本等非货币计量属性完全转化为货币计量,是难以做到的或其准 确性不能保证。所以,成本会计的计量可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既 采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又采用实物指标,甚至用文字来 说明职工对所做出的贡献和造成的损失。

(五)公正分配。费用分配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所谓公正,主要是指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上,应根据因果关系,选择与所分 配费用的高低最密切的标准。要求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保持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当然,公正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既是主观假设,也是成本会计陈报信 息的一项基本前提。

三、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是以费用为对象,对资金运动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分类、计量和分 配,为成本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与考核提供客观依据的一门分支会计。从本 质上看,同一般会计对象一样,成本会计对象仍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 动,所不同的只是限于资金耗费方面的资金运动,并且具有既侧重于单位整体的 资金运动,更侧重于单位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资金运动的特点。就性质上来说,成 本会计是合理利用内部资源的控制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提供 决策制订和业绩评价所需信息。为此,“费用”这一成本会计对象可以细化为营运 成本、期间费用、损益、现金流量等具体要素。

四、成本会计原则 成本会计原则是规范成本会计行为的指南,是成本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 项基本原则,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成本会计在坚持一般会计 核算原则的同时,又要符合其独特的要求,拓展或改变部分原则的内涵。

(一)合法性原则。它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的规定,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可靠。同时,也不能人 为地混淆成本和期间费用、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不同期间成本等的划分界限,这 些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违法违规行为。

(二)受益性原则。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应按成本驱动原理,遵循受益性 原则进行选择,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思想。在具体选择分配方法时,按照受益 性原则的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对各分配对象所分配的费用成正比例关系,受益多 的多负担,受益少的少负担,从而体现分配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目标性原则。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然具有明确的目标,期望发生的 成本支出能够带来尽可能大的效益,即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成本会计 提供的信息要有针对性,及时地为成本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满足决策需要。

(四)可理解性原则。既然成本会计的现实主要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对他 们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那么可理解性便是重要的一个质量特征。所谓可理解性, 指既要保证所有重要事项都能得到充分披露,又要避免提供过分琐碎的信息而使使用者不得要领。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来说,应当在保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前提 下,力求使成本会计信息通俗易懂,便于使用者分析和利用看得懂的信息资源。

(五)实际成本原则。企业或其他组织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能不完全 相同,如可能采用定额法、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等,但为了正确地计算当期 的 盈利水平,需要在核算期期末时,将其调整为实际成本。但从成本计算的 历史发展和经济状况日益复杂性来看,实际成本计算只是成本计算的基础、核心 和主体,而不是全部。

(六)成本效益性原则。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即任何一项活动,只 有当其效益大于成本时才是可行的,成本会计信息也是如此。从管理者的角度, 提供的成本信息越丰富,越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但要受信息披露成本的 制约,需要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之间有密切的协作。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 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披露的成本与效益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设 计成本会计制度、确定成本信息披露详略程度、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时,仍需要 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成本会计目标属于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构成其理论基石;
成本 会计假设规定了成本会计运行的前提和制约条件;
成本会计对象及要素的确认和 计量,体现了成本会计目标的具体要求;
成本会计原则作为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 指导方针和实务处理的具体规范,是保证成本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手段。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学生姓名:卓特琳 学号:201409913540 系别:管理系 专业年级:2014级会计电算化 题目:新世纪呼唤会计电算化指导老师:刘冰波 2014年6月 新世纪呼唤会计电算化 【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 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范围的信息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也为会计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会计信息 处理从手工发展到电算化是会计操作技术和信息处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一、会计电算化对现行会计的影响 第一,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 度。电算化会计以计算机为信息处理工具,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数 据处理的自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相关性。

同时,计算机的使用,使广大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第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 素质的提高。电算化会计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 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从而,引 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

第三,引起会计工作组织方式和会计人员分工与职能的变化。电算化会计 采取对数据编码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是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主要依据来组织会 计工作,改变了手工会计以会计事项性质为依据组织会计工作的做法。相应地,手 工会计下会计工作按职能组进行分 工的做法,也被电算化会计划分为数据(信息)收集、凭证编码、数据录入和 处理、系统维护等专业组的做法所代替。

第四,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电算化会计数据处理的 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 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为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如下:
1、会计电算化工作是法规的盲区。为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运作,财政 部从1994年始至目前为止,相继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 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核 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规章。但不少已经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无论是单位 的领导,还是单位财务部门的财会人员尚不知道上面这些专门针对会计电算化的 规章。因此,有时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违规了,但操作者不清楚,单位的领导也不知道, 同时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纠正,更谈不上有部门监督管理了。

2、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 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 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 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 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 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 根本没能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3、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 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 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而 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 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 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4、软件开发难以满足新会计制度要求。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会计软 件带来一个又一个的黄金时期。但是,“大多数软件开发商只注重会计软件、使用 平台、开发工具、使用环境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提高,”而忽略会计功能的拓展。

比如,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处理与选择、在存在大量外币业务的企业里,对外币 汇率的选择。以及存货计价的选择。新会计制度规定,这些方法一旦选定,不能随 意更改,如果要更改,必须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 明。而现行会计软件中未设置本年度内不允许改动的控制功能,这就使得一些用 户随意修改原先所确定的方法,甚至有的用户伙同软件开发商一起进行反结账、 反记账等违反会计制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