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化工类职业教育问题研究 化工类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范文 国家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中国职业教育开始备受关注 并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尤其是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国 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以来,该文件明 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内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 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下了政策基础。同时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不计其数的“职业学院(学校)”在 各地纷纷兴起。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件好事,中国职业教育好 像迎来了振兴的曙光,但是仔细观察了解就会发现,这些大 大小小的“职业学院(学校)”大都缺乏经过严谨科学论证的 教学体系,它们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没有“因材施 教”依照职业教育的具体实际情况来指导教学,同时有些院 校不具备应有的资源条件。这样的教育现状如何能撑起中国 职教的未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 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 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作为 国家教育体系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发挥出它对经济 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时代的 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传统的职 业教育体系还能走多远?是否还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和未来 职业的发展?如何改革才能使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茁壮成长,而非昙花一现呢?1传统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的职业教育不容我们讳疾忌医,而应直面传统职 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认为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应注意 到以下问题: 1.1现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成果,从研究的专业性和完整性方面同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比 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若干理论问题都没有进行科学的 界定和划分,完善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①对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拿来 主义”的精神,人云亦云,而没有根据我们的现状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在多篇研究文章或报告中,在同一层次上重复论证 同一个问题的现象,并不少见;另外,我们从事这方面研究的 人员需要更多的创新精神,提出符合国情校情的有新意的论 点。②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普遍运用的典型教学方法研 究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虽然强调了职业 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忽视了综合性、互补性以及最重 要的适用性。③某些基本概念认识模糊,甚至出现歧义。例 如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概念认 识不清,在一些研究文献中可见将教学模式混同为教学方法 的现象。④现有教学方法研究通常由从事该方面理论研究的 学者/专家完成,难免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导致研究成果不适合我们的一线教育实践。
1.2现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受普通教育,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 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是主角,学生是 配角,教师只完成“授业”,却没有“传道”和“解惑”,而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囫囵吞枣,这样就颠倒了现代教育理 念中的师生关系。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一 技之长,教学方法的内核应该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 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普通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 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教学模 式不改变,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深究其因,职业教育师资 素质对新教学方法实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如下弱点,阻碍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① 我国职教师资队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 师培训,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没有达到要求,教师资格 证书的获得不是经过严格的考核,而只是经过常规的认证。
②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 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 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技能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实施现 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 践教学常常是一体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个相辅相 成的过程,例如行为导向教学法既教理论,又教技能,理论教 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个过程展开。1.3现有职业教育教学对学生定位欠准确 大家都知道,职校的学生在中学时大多成绩不太理想。
升学后,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暴露出厌学,不遵守校规校纪等 问题。而教师往往也难以对其学生进行准确引导,管理方法 简单粗暴,更有甚者听之任之。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在抱怨这 批孩子真难教育,一般说服教育难以奏效,而严令处罚却导 致学生的抵触甚至是强烈对抗。面对综合素质较弱的职业学 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才,成为教师们迫切的 任务。作为职业教育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职业班学生在走 向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最需调整的是心态。要知道这些学生 原来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行为规范差等原因而经常成为被批 评的对象,所以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既压抑又敏感。较一般 高校学生,他们更易表现出难于管理的假象。事实上,如果我 们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重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将对他 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我们要真正站在 学生的立场上为他们考虑,抓住他们心理上的症结,对症下 药地进行教育。
1.4现有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局面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变化,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 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候 补”位置的职业教育的生源除技校生源外,多数是升入普通 高校无望才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 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生源质量偏低使 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而学校的课程安排又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许多职业学校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 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有些学校在课程设置和 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 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好、让好路”。由于时间、 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 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 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 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 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 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 约,学生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 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1.5现有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足 政府对“三农”的重视使我们看到农村职业教育大有可 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人员的 培训都要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依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 把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但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发 展形势却一路滑坡。其具体表现是:①农村职业教育规模持 续下降。②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下降。③农村职业 教育资源出现减少趋势。部分地区压缩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 有的县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甚至改办为普通高中。④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单一、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到职业教 育发展。一些农村职业学校脱离农民实际需求,片面注重传 统式学历职业教育。而农民更愿意上短期的民办培训班,以 很快学到市场需要的热门技术去打工挣钱,这就导致农村职 教日趋困难。
2关于化工类职业教育的一些建议 上述问题的存在,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有着致命的 束缚。因此,我们应当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 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
2.1逐步完善化工类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其中应包括在 职业教育一线从事教学的广大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展 开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从理论到实践,从微观到宏观展开 深入研究,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的理论体系,依据职 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及时更新研究内容,拓展研究 领域,使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的新成果能够在优 化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巩固。可以定期召开类似于“峰会”、 “论坛”等交流活动,为来自职业教育各个岗位的研究者们 深入广泛的讨论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另外,我国有着悠久 的教学理论研究历史,从春秋战国到两汉,以至唐宋,出现了 许多知名教育家和享誉中外的教育理论家,研究中应充分利 用这些宝贵的财富,并注意将这些理论与从国外引进的先进 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结合起来,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要的教学理论体系。
2.2建立符合化工类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建要突出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育类型的特殊性。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为主,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知识传授以必须够 用为原则;学科教育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以传授系统的学 科知识为主要目标,而实践教学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不同 的教育类型需要建构不同性质的教学方法分类体系,职业教 育方法分类要充分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法 应该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学科教育教学方法应突出知识传 授教学方法的重要地位。
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动手能 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参与意 识和风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某个项目实施的 全部过程;普通教育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较强,专注于书本 知识的学习,以被动接受学科知识为主,因此,职业教育教学 方法应该比普通教育更为丰富多彩,更为灵活多样,以适合 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职业教育应尽早建构模块化的 课程结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为学 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采用 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走出课堂,转变师生角色,为灵活 采用教学方法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
2.3准确定位化工类职业学校学生提高学生自信陶行知曾在《行知书信》中提到:社会的范围很不一定, 大而言之就是天下;小一点就是国家;再小就是一省,一县, 一村;再小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大凡服务社会,要“远处着 眼,近处着手”。这很适合对职业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 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因为这些学生原来文化课学习成绩差, 总是背上落后的包袱,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甚至自暴自 弃,所以在开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也是社会 的一份子,他们未来的职业工作同样是为社会服务,很有意 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并不比同龄人差, 只要努力学习技术将来定会取得成功。同时,我们还应结合 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克服情感和心理障碍。教师要对这些学 生有正确的看法和态度,有正确的情感。不仅要理解他们,而 且要帮助、教育他们。要予他们信任感,消除自卑感;给予成 功感,消除恐惧感。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对他们实际情 况作详细的分析,对他们的教育作好长远的规划,定出短期、 中期和长期的明确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地一步一步走向胜 利的彼岸。
2.4摆正化工类职业教育中文化课教育的地位 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 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 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 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 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 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 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职业教育目标。
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 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 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 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 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相互 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 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 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 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 问题。因此,我们要打破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目前所面 临的尴尬局面,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使文化基础课在中等 职业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
2.5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黄炎培先生早就说过,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无业 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就业压力 不是来自“下岗职工”,而是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的 低素质不仅会影响到农民“进城”,也会影响到农民“入地”, 从长远看,甚至可能动摇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导致乡 村凋敝。因此,使农村劳动力“有业”、“乐业”就应该成 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因此,要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所有 职业学校都可以面向农村;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 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 种植、养殖技能;要继续做好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工 作,重构县、乡、村三级农民继续教育网络,有意识地培养一 批能够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韩国“后继 农渔民培养计划”的经验,对在校立志学农、毕业后愿意务 农者,政府给予创业资金上的支持和税收政策上的优惠。我 们在考虑农民“去”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民的“留”,为未 来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做长远打算。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改 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靠政府的一项政策,或者 是直接套用某一个学校成功模式就能够一劳永逸的。生产力 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要不停地探索新的职业教育模式, 使其符合当前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实 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应从各方 面多角度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使其更加遵循社会经济发 展的客观规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