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我国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组 织、职业结构、就业模式、劳动力市场等外部因素的不断变化,现有中职教育课 程体系已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给中职教育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根据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及相关要求,针对当前中 职教育课程设置状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对中职教育课程体 系建设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中流舐柱。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 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 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以此为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以学生必须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同时要求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 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思想,坚持“以能力为本、实践为主、需求为重”的办学 理念,根据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需要设置课程,明 确教学内容。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要求“贯 彻产教结合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 学生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适应职业变化 的能力和专业、创业的本领”。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 一线,针对职业岗位群,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要求培养的人才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上应有所突破,还应具有控制 和处理生产技术的综合知识结构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构。要贯彻落实 上述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层次的中 等性、知识的实用性、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就业去向的基层性, 突出技术性和技能性,就必须对中职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1.课程价值取向问题与分析。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忽略了学生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及具体规定。其主要原因:沿袭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 的传统模式未能改变,没有很好地把“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和就业目标”作为价值 取向的依据,部分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未突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 课”三段式结构,仍处于第一年上基础课、第二年上理论课、第三年上专业课的 教学模式,培养规格与要求不够明确,课程设置的观念陈旧,传统观念占主导地 位。
2.文化课程设置问题与分析。文化课被删减的现象较为突出,有的学校只 开设主干文化课程,有的甚至少开设或不开设文化课程,削弱了文化课为专业课 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课与专业课不对接,教学无用的东西过多,脱离学生生 活现实,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社会要求、企业要求有一定差距。主要 原因是受“企业需要什么教什么,学生能学会什么教什么”、“重专业课程、轻文 化课程”等教育观念的影响,加之学生文化基础差,易产生厌学情绪,学校和学 生对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观点认识不足, 使文化课开设与不开设、多开设与少开设成为争论的热点。
3.专业课程设置问题与分析。一是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门类过多, 课程内容过难,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使学生学习失去方向,难以学会、学 好、学精;
二是强调以学科课程为主,注重本学科课程的系统性,未按照不同学 科间相关性的逻辑顺序进行开设,使职业技能课体现不明显,职业技能训练有所 淡化;
三是课程设置缺乏论证,缺乏产业、行业、专家的参与,缺乏市场调研, 使某些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
四是课程设置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 书”的要求不相适应,给学生参加社会组织的各种“合格证书”、、资格证书”等考 试带来难度,难以获得多种证书来增加自身就业竞争的筹码;
五是校企合作开发 课程困难重重,实践、实习教学主要建立在校企之间的感情之上,缺少法律、法 规的激励与约束,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其主要原因是受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模 式的影响,受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对社会需求调查研究不够,对职业种类的变 化难以适应,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实践课程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学校教育与社会各种资格考试要求不能很好地实现有效衔接。
4.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分析。在中职教育的文化与专业课程、实习与实训领 域虽然有一些规划性教材进入课堂,但仍未改变教材增增补补,个别教师依靠经 验来统领中职教育课堂的局面。现有教材理论性较多,结合生产实践内容较少, 缺少企业专家或一线岗位技术人员的参与论证,针对性和现实性不强。教材资源 贫乏,新教材短缺,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其主要原因:职业发展迅速,职业种类增多,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资金投入不足,知识更新加 快,教材更新难度大,教材难以跟上社会发展和教学的需要。
5.教师队伍问题与分析。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有的教师被 “荒废”,有的教师教学任务过重;
年轻教师快速增长,往往是“先上马,后备鞍” 出现课程开发与教师开发双重矛盾;
不少学科教师专业局限,知识单知识陈旧落 后,传授的知识与未来学生职业劳动实践直接联系较少,不能满足现代中职教育 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中职教育大幅度扩招,学校规模膨胀,教学资源不足, 教师培养经费短缺,培养机会不多,互相交流合作很少,几乎都是自己单独摸索, 每个教师的特色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在1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对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1.课程设置思路。遵循国家职业教育指导方针,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更 新观念,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实行灵活性、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方案为依据,以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用人单位要 求为质量标准的课程设计理念,把培养方向定位于既有多种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又有转岗和继续教育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把课程设置定位于既有弹性和综合性特 征,又有多种课程形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更符合现代中职教育的实 际,更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城乡居民对中职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2.课程设置观念。逐步实现三大转变:培养方案从单一型向复合型、操作型 向智能型、就业型向创业型、终结教育型向终身教育型转变。着力改变过去以知 识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加强人文、历史、环保、健康知识、敬业精神、团队 精神、诚信度、忠诚度等非职业技能因素的教育与培养,达到以岗位能力为基础 设计课程的目的;
课程设置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课 程,着力打破过去原学科课程体系,达到课程、教师、教材配套开发与建设的目 的;
课堂教学从文本模式向实践模式转变,实行“工学交替”教学,让学生早期接 触企业、早期接触岗位、早期接触工作,进一步改革学年教学与评价制度,达到 学用一体化的目的。
3.课程设置框架。开展岗位调研工作,确定岗位课程目标,根据学生毕业 后就业的岗位是什么、岗位任务是什么、岗位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是什么以及支持 能力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元素进行设计。按照“岗位、任务、能力、知识、技 能、态度”六个项目组织课程设置,构建中职教育岗位课程知识技能体系框架结 构,使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得到合理布局,最终形成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岗位技能课、岗位实训课和职业资格培 训课的岗位课程结构。同时,努力探索与构建“先具体后一般、先应用后基础、 先实践后理论”的创新课程模式,使学生在实际中发现差距,从实际中激发兴趣。
4.课程设置建议。文化课程设置以“必须、够用”为度,适当增加文化课程 份量,尽量减少其学术性,充分体现其浅显性、广泛性、适用性和生活性,避免 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建议设置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德育、法律、艺术、职 业生涯、社交礼仪、环境保护、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课程;
专业课程设置以“必 知、必会”为度,适当调整现有专业课程结构,增加实习、实训、综合实习和社 会实践课程份量,根据各专业特点和理论与实践需要进行设置。建议对现有各专 业课程进行调整,加强“校本课程”和“校企课程”开发,进行“弹性课程”设置探索, 在针对性、现实性、创新性与开放性课程设置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革与创新课 程模式,建立符合学校实际又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切实改变过去中职教育课程设置大多“千孔一面”的局面。
作者:冯敬(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贵州遵义563000)